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但疾病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威胁着我们的生命,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在这些数据中无情的流感带给我们多么大的伤害,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就可以找到对抗方法,就可以减少死亡的发生。

  • 标签: 识别流感 重在预防 减轻伤害
  • 简介:摘要目前关于患者戒烟的临床实践指南趋于完善,而全科医生必须首先确定患者是否使用烟草。本研究将检测(1)全科医生检测吸烟状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2)与检测烟草使用情况有关的全科医生和患者的特征。最终帮助全科医生识别患者的吸烟状况,从而在预防性保健方面或在提供戒烟建议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全科医生 吸烟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根管内感染是根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通过实施根管治疗术,在严格控制根管内感染之后,严密充填根管阻止根管感染,有望保存患牙。对于根管治疗后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既往根管治疗后疾病的情况和根管充填的质量、根管治疗医生的技术、设备条件以及术前评估等等。

  • 标签: 根管治疗 根管再治疗 根管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急救患者护理过程中关于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本院急诊所收治的所有急救患者中选取其中的4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这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识别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院前急救依从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职业精神,从而提高第护理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 标签: 急诊急救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患者孕期间的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50例产后抑郁孕者,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有助于患者心里健康的恢复,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抑郁再孕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让人们对消化道出血有所认识,有所警惕,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并很快康复出院。方法回顾分析消化急诊科实习以来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活率,并避免了再出血的发生。结论家属送往及时,医生护士很快救治,护士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并且及时报告医生使医生作相应的处理,加上护士住院期间认真细致的护理,使病人住院及时,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识别出血 抢救生命
  • 简介:深度辅导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适应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型的教育和引导方式,更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举措。但是,有些大学生对于深度辅导的意义认识还不充分,理解还不到位,他们在深度辅导过程中往往采取回避或防御的态度,掩饰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 标签: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防御 识别 大学生 引导方式
  • 简介:自高考年龄放宽限制后,大龄本科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高等院校。他们由于年龄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适应或心理问题。我国高等院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预防和治疗,关注抑郁、焦虑或恐惧等心理问题,虽然过分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特质,但却未能抑制心理问题的滋长。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是一门关于潜能与美德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心理特征、积极的公众品质[1]。

  • 标签: 高等院校 大龄 新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后手术的病因和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18例阑尾切除术后手术病例。结果18例中男10例,女8例。17例经手术治愈,1例死亡。结论阑尾切除术后手术病例多因腹腔内炎症残留或手术并发症。讨论了手术指征。做好首次阑尾切除术的各个处理环节,可有效地减少手术率。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再手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粘贴式腕带在ICU患者身份识别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ICU使用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采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员服的胸前,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印电子腕带佩戴于手腕或脚踝。定期观察两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腕带在实验组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核对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腕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使用粘贴式腕带粘贴于病服胸前可减少护士操作前进行身份识别所需时间,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士核对的依从性,准确性,保障患者的安全。

  • 标签: ICU患者 改良腕带 身份识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基层产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如孕产妇、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组织管理及医院设施、设备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对策,从而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旨在为孕产妇提供更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医院产科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基层产科 护理风险识别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残余及复发结石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8例胆管残余及复发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128例患者向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治疗痊愈率为99.22%;术后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93%;随访1年胆管结石复发7例,复发率为5.47%。结论针对胆管参与和复发结石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需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强化手术过程的护理工作,以达到降低残石、结石复发及手术的目的。

  • 标签: 胆管残余 复发结石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心理疾病上应具备的识别能力。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在嘉兴市的秀洲区、南湖区、桐乡市三个市辖区或县级市中整群抽取30名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这些服务人员对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结果就抑郁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80.0%>秀洲区60.0%>桐乡市40.0%;就焦虑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70.0%>桐乡市30.0%>秀洲区20.0%;就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90.0%>郑秀洲区50.0%>桐乡市30.0%。虽三组数据有所不同,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服务人员缺乏对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资源不足和重视不够是主要原因,社区应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其心理疾病识别能力。

  • 标签: 卫生服务人员 社区 心理疾病 识别能力 人员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5例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复发时卡氏评分(KPS)、复发时间、肿瘤切除范围、肿瘤病理分级,并分析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8例患者中13例全切除,15例次全或者大部分切除。患者总体生存期为2~45个月,平均17.8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复发时间、手术后肿瘤病理分级、手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辅助治疗是患者再次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高、复发时间长是患者手术预后保护因素,而手术后肿瘤病理级别高是预后危险因素。结论复发时KPS评分≥70,术后较低的病理级别,复发时间超过6个月的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 标签: 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再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管化治疗后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60例曾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过的冠心病血管化的患者,根据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将其分为抑郁组和正常组,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冠心病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种治疗方式患者抑郁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抑郁组患者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抑郁病史、既往心肌梗死以及麻醉时间等因素与正常组患者存在显著区别(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术前抑郁病史是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患者、术前患有抑郁病或者存在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冠心病血管化治疗后易发生抑郁。

  • 标签: 冠心病 再血管化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26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手术临床资料。方法对1996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手术患者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无死亡,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12例随诊半年至8年症状未见复发。

  • 标签: 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 再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切口构建急性肾缺血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予以优化,构建急性肾缺血灌注损伤模型的新途径。方法大鼠取俯卧位予以固定,将腹部垫起,在背部正中偏右一厘米处切开皮肤,开口为三厘米,切开腰背筋膜肾周脂肪组织暴漏在外,因此已进入腹膜后间隙。通过拉钩支撑切口,通过钝性游离脂肪组织右肾与肾蒂漏出,在此基础上分离右肾动脉直到腹主动脉,通过棉签向腹主动脉底端游离,方可发现左肾动脉。隔绝举措无损伤动脉夹隔绝双肾动脉,滞留四十五min,松开无损伤动脉夹,查看肾灌注无异常后缝合切口。结果实验组一只Sprague-Dawley由于术中出血而死亡,其他十五只术后存活,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超过九十三个百分点,伪手术组及对照组Sprague-Dawley术后均存活。实验组serumcreatinine与BUN显著超过伪手术组及对照组,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Sprague-Dawley第一天、第四天与第七天的serumcreatinine与BUN逐渐降低,且P<0.05,即术后肾功能慢慢得到恢复。结论此次研究我们所构建的大鼠急性肾缺血灌注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很好的匹配于急性肾缺血灌注损伤研究。

  • 标签: 大鼠 急性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构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对肾缺血灌注损伤大鼠远程器官心肌和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分钟后去夹灌的方法复制肾缺血灌注损伤(RI/RI)模型。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1)假手术组;(2)肾缺血灌注组;(3)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取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取心脏组织测定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脑组织测定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肾缺血灌注组SCR、BUN及心肌和脑组织MDA含量均增高(P<0.05),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肾缺血灌注组相比辛伐他汀组Scr、BUN及MDA含量均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RIRI大鼠远程器官心肌细胞和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辛伐他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