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的采供血关键控制质量管理对血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桦甸市血站的679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采供血关键控制质量管理,将678名无偿献血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的315名无偿献血者,观察组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363名无偿献血者,比较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供血关键控制质量管理能有效保障献血者安全,提高血液质量安全。

  • 标签: 采供血 关键控制点 血液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拔牙后利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Fibrin,PRF)复合人工骨粉(bio-oss)应用于牙槽窝位保存的临床效果与单纯牙槽窝滞留血凝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患牙不能保留并有种植修复要求的病人22例,实验组利用PRF复合人工骨粉进行位保存;对照组拔牙窝内滞留血凝块,不做其它处理。分别测量患者术后及术后3个月牙槽嵴顶宽度和高度的变化。结果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得到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PRF复合人工骨粉应用于拔牙位保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PRF 人工骨粉 拔牙位点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老年患者PICC穿刺渗血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PICC穿刺渗血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有效控制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有效控制、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穿刺渗血老年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PICC 渗血 穿刺点渗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种植中应用拔牙位保存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于牙齿种植修复前进行拔牙,对照组患者成功拔牙后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拔牙之后行即刻位保存。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共计49例患者种植成功,成功率是98.00%;对照组患者中共计41例患者种植成功,成功率是82.00%;观察组患者的牙槽骨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牙齿种植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中采取拔牙位保存技术有利于提高口腔种植成功率,并提升患者满意度,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 拔牙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ionplatelet-richfibrin,iPRF)复合Bio-Oss骨粉进行拔牙位保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40只健康大耳白兔,制备,微创拔除其上、下颌双侧第一磨牙,将4个位分为四组,分别为iPRF+Bio-Oss骨组、PRF组、Bio-Oss骨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0只,分别填入iPRF+Bio-Oss骨粉、PRF、Bio-Oss骨粉和不做处理。随机分别于术后4、12周各处死20只,取牙槽骨标本行形态学测量和组织学观察,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测量骨密度评价拔牙窝的愈合情况。结果所有位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4、12周时iPRF+Bio-Oss骨组、PRF组、Bio-Oss骨组和对照组间剩余牙槽嵴相对宽度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PRF+Bio-Oss骨粉组保留牙槽嵴宽度最大;iPRF+Bio-Oss骨组和PRF组、Bio-Oss骨组较对照组的成骨活跃且新生骨成熟度高,实验组CT值均高于对照组,且iPRF+Bio-Oss骨粉组优于其他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RF复合Bio-Oss骨粉应用于拔牙位保存中可减缓牙槽嵴吸收,促进新骨形成,其保存拔牙位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RF和Bio-Oss骨粉。

  • 标签: PRF Bio-Oss骨粉 拔牙位点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拔牙位保存技术对于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拔牙位保存技术进行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美学效果。结果种植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拔牙位保存技术应用于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拔牙后牙槽的高度以及宽度,保证了牙槽骨的剩余量,为后期牙齿的修复奠定了较好的组织基础,同时种植完成后的美学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口腔种植 牙槽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指伸肌腱止撕脱后垂指畸形患者的手术意愿及影响患者手术意愿的因素。方法以2015年9月—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伸肌腱止撕脱后垂指畸形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148例患者接受手术118例(79.7%),30例(20.3%)患者拒绝手术;(2)通过比较发现影响患者手术意愿的因素有年龄、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工作性质、对指伸肌腱止撕脱引起垂指畸形的了解及对手术知识的了解有关(P<0.05),且通过组内比较发现知识水平越高及收入水平越高的患者越愿意接受手术治疗(P<0.05)。结论指伸肌腱止撕脱导致垂指畸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更多,年龄、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工作性质、对疾病及对手术知识的了解等因素影响患者对手术的选择。

  • 标签: 指伸肌腱 垂指畸形 手术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进行影响探讨,也就是说,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给血站献血者献血。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3月某固定献血的无偿献血者900名。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外一组是实验组,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全血捐献的时候,对照组所使用的护理方法是传统所使用的常规护理,对进行献血之前的实验组所使用的护理方法是早期护理干预,确保献血过程中的常规基础护理,然后通过观察和比较,记录和总结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的具体情况情况,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献血之后的反应发生概率以及两组献血者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献血反应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为2.44%,实验组为0.67%。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相比较对照组来说较高,实验组满意几率是98%,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一系列实验观察,发现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有效地减少了献血反应,在推广和应用上具备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周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医用臭氧痛阻滞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医用臭氧痛阻滞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医用臭氧痛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0±0.12)分、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3.75±4.36)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医用臭氧痛阻滞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医用臭氧痛点阻滞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应用屈髋屈膝位膝关节后内侧横行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的患者56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横行小切口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髋屈膝位膝关节后内侧横行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的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后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屈髋屈膝位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