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行多样护理,探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118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个人意愿,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9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行多样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治疗后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即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行多样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预后,加快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探讨多样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9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回顾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设多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依从。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多样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多样性护理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样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3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编号单双数方法将患者分为单一组和多样组。单一组给予普通的内科单一护理措施;多样组给予多样护理方式和措施。评价(1)病情改善率;(2)疾病掌握评分、情绪管理评分、合理用药评分、健康饮食评分;(3)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多样组患者病情改善率显著比单一组高,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样组疾病掌握评分、情绪管理评分、合理用药评分、健康饮食评分显著比单一组高,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护理前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相似,多样组护理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单一组,比较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维持血糖平稳,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多样性护理方式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病情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细菌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方法收集我院50例细菌腹泻患儿的集粪便标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并对检验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原菌检出率为76.0%(38/50),其中志贺菌属、弧菌属、气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50.0%、26.3%、21.1%,其它菌株检出率为5.3%,志贺菌属检出率高于其它菌种(P<0.05);药敏试验结果提示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志贺菌是导致儿童细菌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其耐药性较高,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防治工作。

  • 标签: 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医学上的一大热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今的社会要求,为了推动再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为许多临床上难以治疗的疾病提供更多思路。应该将干细胞生物学更好的应用到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让医学院校的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干细胞生物学在医学上的重要,从而为日后医学界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本文通过探索和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及方法,希望能够给日后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干细胞 教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基本都是用一次鼻导管吸氧,对于间断使用的同一患者为减少费用,达到鼻导管保持清洁的目的,自主研制一次氧气鼻导管的保护装置,从而达到方便广大患者的使用。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使用中 一次性 氧气鼻导管 装置 研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快递包裹表面微生物,分析其对人体的危害。为人们日常生活和从事快递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建议,避免其表面微生物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方法在快递店随机抽取塑料包装和纸质包装两种外包装不同材质的快递包裹各十件,根据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的要求对抽取的快递包裹表面进行微生物采样并进行检测。结果外包装为塑料和纸质的快递包裹表面单位面积细菌总数最高分别为138.2cfu/cm2(CFU,Colony-FormingUnits,菌落形成单位)和116.4cfu/cm2,平均菌落数分别为为63.2cfu/cm2和59.7cfu/cm2。两种快递包裹表面大肠菌群超标率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高菌落数为17.2cfu/cm2,还检测到其它溶血性细菌。结论快递包裹表面存在多种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危害人体健康。建议从事快递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注意防护,建议快递公司工作车间安装一些杀菌消毒设施并定期对工作车间进行杀菌消毒。领取快递者要及时清洁与快递接触的皮肤并妥善处理快递包裹外包装,减少因领取快递引起的致病微生物感染。

  • 标签: 快递包裹 微生物 致病菌 细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检验的35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道感染10例,消化道感染4例,血液系统感染2例,对其采集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患者成功分离真菌菌株72株,其中白色酵母菌3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0株,克柔念珠菌5株。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侵犯的主要是内脏和皮下组织,会引发患者全身性感染的真菌,多数的深部真菌可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及坏死等病变。

  • 标签: 深部真菌 感染 微生物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综述涉及幽门螺杆菌脂多糖(LPS)结构和生物合成的现有知识和分歧。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定植于人类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管腔面。脂质A构成改变阻碍TLR4诱导以及幽门螺杆菌LPS通过以Lewis抗原修饰O抗原来模仿宿主,都促进了免疫逃逸和慢性炎症。至今,尚未获得幽门螺杆菌LPS的完整结构,目前推荐的模型为一种线性结构,其内核由被定义为多聚己糖(Kdo-LD-Hep-LD-Hep-DD-Hep-Gal-Glc)的物质构成的,外核由保守的三糖(-GlcNAc-Fuc-DD-Hep-)组成,连接到由Lewis抗原修饰的多聚LacNAc构成的内核、葡聚糖、庚烷和一个可变O抗原的第三个庚糖上。虽然负责幽门螺杆菌O抗原链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已经被识别和描述,但是在有关核心LPS的合成方面仍存在许多分歧。这些局限性保证了对该胃内细菌会有的足够的诱变和结构方面研究,从而获得其完整LPS结构和相关生物合成路径。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脂多糖结构 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微生物标本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提高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并制作的微生物标本共19416例,检验样本阳性率并分析不同时间段内阳性率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制作的样本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呼吸道微生物样本阳性率最高,阳性率达32.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穿刺液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综合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所有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标本检验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不同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不一致,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临床指导,加强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可提高检验阳性率。

  • 标签: 微生物 阳性率 临床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酮康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检验。结果酮康唑乳膏酵母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回收率达到7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酮康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酮康唑乳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
  • 简介: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的一种麦类作物病害,可导致农作物减产,其代谢的毒素也给人畜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传统的化学方法去除效果差,并有很大的局限性,生物防治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各种弊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小麦赤霉病 生物防治 危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通脉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方法建立通脉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采用常规法对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均不低于70%,可用于通脉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验。结论确定采用常规法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埃希菌检查。

  • 标签: 通脉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现状、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我院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5234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微生物检验标本中的不合格标本的不合格率、分布情况、原因、类型回顾分析。结果2013-2015年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20.49%、20.20、16.79%;不合格标本类型中上呼吸道标本占27.11%,尿液占9.16%,分泌物占7.06%,血液占5.74%,脓液5.30%;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本采集、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无菌操作意识差以及标本基本信息不全等。结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阶段是一个较复杂、参与人数较多、难以控制因素多的环节,加强沟通,有效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等,确保检验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不合格 分析前 质量控制对策 探索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1。病媒生物控制是我国预防虫媒病的主要措施之一,而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基础工作2。为了全面掌握石嘴山市病媒生物种群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订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有力依据,2015年1-12月对全市病媒生物进行监测。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

  • 标签: 病媒生物 密度调查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对细菌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影响,指导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对策改进。方法采集65例行气管切开的重症病房病人术后3天和术后10天气道分泌物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改良Moskowitz生物膜分析法,标准化稀释细菌悬浮液、生物膜培养、结晶紫染色、干燥和乙醇溶解吸附结晶紫后,用酶标仪读取595nm光密度(OD595),测量生物膜的形成量。以自身对照,比较两次气道分泌物中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结果气管切开后气道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增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01,P<0.05)。结论气管切开可诱导细菌获得更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并且随着气管切开的时间延长而增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策改进非常重要。

  • 标签: 气管切开 生物膜 细菌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我院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现状,为水痘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水痘患儿44例,对其检验方式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4例患者年龄3至16岁,其中39例患儿出现发热现象,所有患儿在治疗周期内均可见疱疹;经过微生物检验可知,44患儿皮损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呈阳性37例,约占77.27%。结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为二至三周,儿童在初次感染后会引起水痘,在恢复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潜伏的病毒在受到刺激后可复发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人。

  • 标签: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 带状疱疹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