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18~50岁)无偿献血人员首次献血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电话回访测试记录方式,对106名首次献血者和106名多次献血者进行SCL-90有意义清单的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调查人员首次献血后的心理状态可分为3种:(1)健康状态;(2)不良状态;(3)心理障碍;不良心理表现为怕痛,担心献血后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人员的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无偿献血服务和技术操作要切实做到自然、热情、周到、可信。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 服务 无偿献血人员 首次 心理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情况。方法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对107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班干部和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学习适应性有显着的预测作用;(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环境维度上与全国理论比率有差异。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适应环境较差。

  • 标签: 学习适应性 断面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对大型综合甘院重点科室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索性研究,为提高其心理素质、克服负性情绪、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心理测量专用量表《SAS》、《SDS》、《综合情况调查表》。在本院重点科室随机抽样100名18—53岁女性医务人员,同时在正常体检的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女性随机抽样100名进行测量、分析、井作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SAS》50-70分以上41例。总检出率41%。《SDS》50—70分以上11例、总检出率11%。总的负性情绪发生率52%。明显高于对照组《SAS》50-70分以上14例。总检出率14%。《SDS》50-70分以上5例、总检出率5%。总的负性情绪发生率19%。两组总检出率经秩和检验P〈0.01—0.05。SAS、SDS各个年龄组均分经炕计学分析显示P〈0.01,两组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大型综合医院重点科室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负性情绪发生率应引起关注。提高其心理素质、克服负性情绪、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 标签: 特殊群体 负性情绪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查在现阶段我国还没有条件对服刑人员提供广泛的长程心理干预的情况下,适合对服刑人员进行短程心理干预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方法采用意象对话技术对一名服刑人员进行一次性心理干预。结果本次心理干预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了来访者的一部分内心世界,并帮助其作出了一些积极的改变。结论使用意象对话技术对服刑人员进行短程心理干预具有特殊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精神卫生 服刑人员 意象对话技术
  • 简介:一股新的精神思潮崛起于1970及1980年代.这些较新的取向通常统称为“自我心理学”(selfpsychology)或“客体关系理论”(objec-relationstheory)。客体关系指人际关系。客体一词为弗洛伊德所使用,指满足需求的事物.或指一个人的感觉或驱动力之对象或目标的事物。此词可跟”他人”一词互换,而“他人”则是指儿童认定重要.而且在长大

  • 标签: 服刑人员 心理分析 动力学分析 犯罪心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性犯罪服刑人员不同刑期及服刑时间的心理特征,为性犯罪的社会心理评估和矫治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0名性犯罪服刑人员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服刑期限及己服刑期限对其心理特征的影响。结果罪犯组内短刑期组与长刑期组在EPQ的精神质因素上有显着性差异;罪犯组内不同的已服刑时间在EPQ的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性、掩饰性因子及消极应对方式指标上均有显着性差异.而且精神质、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倾向随己服刑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掩饰性因子随已服刑时间的延长掩饰性越来越差。结论性犯罪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随着刑期及已服刑时间的延长心理健康水平越来越羞.

  • 标签: 性罪犯 心理特征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性犯罪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为性犯罪的社会心理评估和矫治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0名性犯罪服刑人员及40名正常被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罪犯组较正常对照组在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因子及焦虑、抑郁、消极应对方式指标上均有显着性差异,在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之间的相关上得出P指标与SAS指标呈显着正相关,N指标与SDS指标、SAS指标呈显着正相关,L指标与SAS指标呈显着负相关,在应对方式与人格的相关方面,N指标与消极应对指标呈显着正相关。结论性犯罪的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标签: 性罪犯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