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酮咯三醇或联合芬太尼在重症病房对患者的镇痛治疗效果。方法60例入住重症病房有疼痛表现的病人,(含40例正在在常规持续泵注芬太尼治疗至少10小时以上仍有疼痛表现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a组每次予酮咯三醇(尼松)1mg/kg肌注和或静推,b组每次予消炎痛栓2mg/kg塞肛,分别观察半小时,2小时,6小时后镇痛效果。结果a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b组。结论酮咯三醇可单独用于重症病房的镇痛治疗,或与芬太尼联合用药也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酮咯酸氨丁三醇 或联合 芬太尼 重症病房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酮咯胺醇和曲马多用于阑尾炎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阑尾炎患者5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40岁,体重60-75kg,随机分为两组(n=25),均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方式。术后A组给予酮咯胺醇240mg+舒芬太尼150μg+阿扎司琼20mg(稀释于100ml)PCIA,微泵恒速输注2ml/h;B组给予曲马多400mg+舒芬太尼150μg+阿扎司琼20mg(稀释于100ml)PCIA,微泵恒速输注2ml/h。记录各组术后2、4、8、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酮咯胺醇和曲马多术后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酮咯胺醇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

  • 标签: 酮咯酸三丁胺醇 曲马多 阑尾炎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联合潘生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西咪替联合潘生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25/2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21/2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头晕、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结论西咪替联合潘生能有效的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西咪替丁 潘生丁 过敏性紫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血清胆碱酶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酶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血清胆碱酶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对血清胆碱酶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碱酯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兜铃肾病的临床治疗及防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马兜铃肾病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马兜铃肾病患者经临床治疗,治愈3例,好转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对马兜铃肾病的治疗应当以预防为主,应用含有马兜铃的中药应当慎重,如必须应用,也应从最小剂量开始,短期应用为宜。但对个别敏感的患者,即使低剂量仍能引起肾损害,故应提高警惕,加强研究,保证安全。

  • 标签: 马兜铃酸肾病 治疗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2例慢性乙肝患者视为分析对象,且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参照组(n=26)。为两组患者均应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德福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BeAg、HBV-DNA平均含量及患者用药后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HBeAg、HBV-DNA平均含量相对较低,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用药后CD3+与CD4+水平相对较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在发挥药物作用效果的同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药物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肝 替比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苯酞胶囊、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苯酞胶囊,观察组加用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但组成差异对比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苯酞胶囊相比,应用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更为确切,药物毒副作用轻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酸分泌抑制剂在临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方法从药品入库出库记录资料中查出胃酸分泌抑制剂品种、门诊处方住院病历使用情况,根据药品说明书、诊疗规范、临床路径、药学医学最新教科书等,分析患者疾病是否需要使用胃酸分泌抑制剂,判定其合理性。结果门诊处方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为51%,住院病历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为81%处方用药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3.1%,病历用药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1.3%,其中泮托拉唑钠使用出现问题的频次最多。结论医务人员有待于加强法规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能力与规范管理水平。

  • 标签: 抑酸药 合理使用 改进措施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依托咪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患者予以分组,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研究组(16例),两组均选择舒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全身麻醉,研究组予以依托咪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SpO2、HR、MAP进行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30min后SpO2、HR、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适合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 标签: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 依托咪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柳烯喷剂治疗花斑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6例采用每天一次外用柳烯喷剂,共4周;对照组48例采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外涂每天2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7.44%,总显效率为89.53%,对照组痊愈率为25.00%,总显效率为54.71%。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总显效率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柳烯喷剂治疗花斑癣,疗效满意,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柳烯酸 花斑癣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杨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确诊为痤疮的89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采取外涂维A酸乳膏治疗)和治疗组(47例,采取水杨联合红蓝光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3.8%低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6%,治疗组患者的丘疹个数、脓包个数、结节个数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数量少,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组间对比分析(χ2=0.686,P>0.05)。结论痤疮采取水杨联合红蓝光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皮损,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水杨酸 红蓝光 痤疮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其可致使患者出现脑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并以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表现。本病死亡率约为10%,致残率为50%以上,同时具有较高复发率,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 标签: 脑梗死 脑缺血 丁苯酞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吡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单用托吡治疗,研究组患儿联合应用托吡与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但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托吡酯 丙戊酸钠 小儿癫痫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硝酸异山梨缓释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0例单硝酸异山梨缓释片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年龄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并伴有恶心和呕吐。结论在应用单硝酸异山梨缓释片进行治疗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有关,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护和指导,并从小剂量开始用起。

  • 标签: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琥珀亚铁对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孕妇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口服硫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观察组孕妇给予口服琥珀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对比两组孕妇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蛋白含量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可得,观察组缺铁性贫血孕妇体内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亚铁能够有效治疗孕妇孕期缺铁性贫血,且能够降低孕妇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具有临床治疗推广价值。

  • 标签: 琥珀酸亚铁 孕期缺铁性贫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乌司他是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蛋白酶的活性,如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纤溶酶等,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和清除氧自由基。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乌司他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以及减轻肺部水肿等途径起到肺部保护作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产后出血的72例患者(2017年4月—2018年4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催产素组与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组,每组各36例。其中催产素组患者采取催产素药物进行治疗,而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组患者采取卡前列氨三醇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2h、24h的出血量等情况。结果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2h、24h的出血量等情况显著优于催产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卡前列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产科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是给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后比较两组产妇对产科知识掌握的优良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对产科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于产科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产妇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科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应用西咪替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0例,临床资料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0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其中消化系统反应12例,血液系统反应3例,③中枢神经系统反应10例,心血管系统反应8例,泌尿-生殖系统反应1例,内分泌系统反应3例,皮肤反应1例,肌肉骨骼反应2例。均经停药或相应处理好转。结论西咪替抑制药物氧化代谢作用的起始和终止都很迅速,对肝功能不全病人的抑制作用较强,并且有剂量依赖性。西咪替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在体内分布广泛,药理作用复杂,故不良反应较多

  • 标签: 西咪替丁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