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黛力新对更年期妇女焦虑状态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门诊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值18分以上的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都服用戊酸雌1mg/d,连服21天,研究组口服黛力新1片/bid,连服4周。用药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HAMA分值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30%。研究组患者植物神经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黛力新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焦虑状态,不良反应较小,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更年期 焦虑状态 黛力新 戊酸雌二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采用炔雌环丙孕酮片、戊酸雌片和氯米芬序贯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米芬实施治疗,将炔雌环丙孕酮片联合戊酸雌片以及氯米芬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序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2.5%,对照组7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炔雌环丙孕酮片联合戊酸雌片以及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患者进行序贯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其人妊娠率大大的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戊酸雌二醇片 氯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聚乙散联合西沙比利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经确诊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6例)口服西沙比利+聚乙散,B组(24例)口服西沙比利,c组(18例)口服聚乙散,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5%、43.82%、62.62%,A组显著高于B,C两组(P<0.01)。结论聚乙散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优于单用一种药物。

  • 标签: 聚乙二醇散 西沙比利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戊酸雌配伍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节育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择组在绝经后取节育环治疗中的应用戊酸雌配伍利多卡因,对照组在绝经后取节育环治疗中的应用戊酸雌,比较研究对象有效率和患者疼痛阈值。结果选择组患者节育环取出总有效率、无痛或轻痛比例分别为100.0%、92.0%,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戊酸雌配伍利多卡因可提高绝经后取节育环成功率,减轻痛苦。

  • 标签: 戊酸雌二醇 伍利多卡因 绝经 节育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常用泻药对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服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后出现便秘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分别使用番泻叶、聚乙4000散、麻仁丸后观察患者排便次数,大便形状及不良反应。结果番泻叶组24名患者中6名发生腹痛、腹泻,聚乙组4000组仅一人出现轻微腹胀;麻仁丸组和聚乙组均无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三组资料比较提示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提示番泻叶组与麻仁丸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番泻叶疗OIC疗效优于麻仁丸。

  • 标签: 番泻叶 聚乙二醇4000散 麻仁丸 阿片类药物 便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甲双胍联合炔雌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所在医院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实验组(n=41)给予甲双胍、炔雌环丙孕酮片联合疗法,对照组(n=41)单纯口服炔雌环丙孕酮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8.0%),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雌水平、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睾酮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双胍、炔雌环丙孕酮片联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多种指标。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70例,采用聚乙干扰素α-2a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完成本次治疗,无一例严重的毒副作用,无一例中途退出,70例慢性丙肝患者持续应答65例,复发10例,无应答2例。结论聚乙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是最常用的治疗慢性丙肝的方案,治疗过程必须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其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 -2a 利巴韦林 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甘露为临床常用的脱水利尿药,用于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利尿及防治早期急性肾功能不全等.近年通过临床实践,该药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现回顾其对脑梗塞、顽固性心绞痛、休克、导泻、肺性脑病及肺心病、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等方法。

  • 标签: 甘露醇 外科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甘露加温前后输液的效果。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将神经外科使用甘露治疗的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输注加热后温度为35-37℃的甘露,对照组输注温度<15℃的常温甘露,每次输注250ml,每12小时输注一次,连续使用三天。观察两组输液后出现的疼痛率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输液后出现的疼痛率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甘露加温后静脉输注可以减轻疼痛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甘露醇 加温 输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戊酸雌治疗,观察组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治疗;全面整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临床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治疗的效果更佳,可在短时间内完全止血,患者临床症状亦得以明显改善。

  • 标签: 米非司酮 戊酸雌二醇 围绝经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宫血宁胶囊与戊酸雌在排卵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排卵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宫血宁胶囊与戊酸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对于治疗排卵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建议选择宫血宁胶囊与戊酸雌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比常规用药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出血 戊酸雌二醇 宫血宁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作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戊酸雌治疗,观察组进行药物联合治疗,即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小,血红蛋白值比对照组高,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值、有了明显改善,有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 标签: 小剂量 米非司酮 戊酸雌二醇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双胍、炔雌环丙孕酮联合使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所致不孕的患者4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0例和观察组210例,对照组采用炔雌环丙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用甲双胍联合炔雌环丙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和排卵率与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相较于促排卵组排卵率、成功妊娠率更高,流产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91.43%和4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0%和21.52%。结论甲双胍联合炔雌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

  • 标签: 二甲双胍 炔雌醇环丙孕酮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双环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甲肝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患儿47例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葡醛内酯片治疗2~3周。治疗组为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患儿45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双环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率和肝功能复常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环片治疗甲肝患儿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用药治疗。

  • 标签: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儿童 双环醇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卡前列素氨丁三注射液与米索前列用于预防产后出血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将我院92例存在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注射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米索前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后2h的出血量为(247.68±37.76)ml,产后24h的出血量为(271.81±42.23)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产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更有效对产后出血现象起到明显的预防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戊酸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平滑肌评分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是(8.34±1.27)mm、(6.25±1.64)mm,控制出血时间分别是(4.67±0.22)天、(6.34±0.51)天,止血时间分别是(1.63±0.64)天、(2.46±0.12)天,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7.5%、75.0%,相较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好,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戊酸雌、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剂量米非司酮 戊酸雌二醇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联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戊酸雌的单独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戊酸雌醇和小剂量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止血时间用时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止血时间用时和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行戊酸雌醇和小剂量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疗效极其地显著,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剂量米非司酮 戊酸雌二醇 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小剂量米非司酮联用戊酸雌对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患者的分组,给予43例对照组患者戊酸雌进行治疗,43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控制出血时间跟完全止血时间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的治疗模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子宫的出血时间,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 标签: 小剂量米非司酮 戊酸雌二醇 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