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神经患者3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神经患者,经治疗有效8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特发性神经的药物治疗首选抗癫痫药,临床已经证实了抗癫痫药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卡马西平常作为治疗神经的一线药物。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的30例神经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神经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治愈者21例(70.00%),显效者8例(26.67%),无效者1例(3.33%),故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对神经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并遵医嘱合理用药,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其快速康复,预后良好。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疼痛科2013年6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32例患有神经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2例神经患者经药物、封闭、射频电凝及微血管减压术等治疗后,疼痛缓解者30例,无变化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93.75%。结论对神经患者行有效护理,可使其疼痛感得以缓解及减轻。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第磨牙压迫神经后疼痛的性质和症状与神经的临床表现相似,易造成误诊。根据临床病例,检索文献,分析下颌第磨牙与神经的误诊教训。在临床诊疗中,当头面部疼痛原因不明时,应考虑存在下颌第磨牙的可能性。

  • 标签: 第三磨牙 三叉神经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神经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及微球囊压迫治疗TN的6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结果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共计45例,疼痛消失43例,减轻1例,无变化1例;接受微球囊压迫患者有20例,疼痛消失19例,减轻1例。结论针对神经的治疗方法采取针对性的术后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微球囊压迫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6例神经(TN)病人行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护理要点集中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达到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目的。由于加强了术后护理,本组16例老年患者术后疼痛消失10例,减轻5例,无变化1例,不但减少了相关并发症,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三叉神经 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为神经的30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6.7%。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疗效良好。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针刺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窦后人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的显微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8年30例原发性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录像。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判定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26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单纯静脉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神经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术中全程探查充分减压神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原发性神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w、4w的NRS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2w、4w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神经,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加巴喷丁 神经阻滞 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和分析射频治疗术治疗神经的疗效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原发性神经的患者72例,对这些患者和的术前资料和术后资料做好详细的记录,方便在进行效果评价时能够得到合理的结论。结果进行术后护理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较术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射频治疗技术在治疗患者神经的疗效过程和护理措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

  • 标签: 射频治疗术 三叉神经痛 疗效及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髓炎与神经误诊情况。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文献分析与回顾性分析法。结果60例误诊患者经过详细的口腔检查后发现存在牙龋齿、牙隐裂,并且已经有27(45.00%)例患者出现了龋洞,而有19(31.67%)例患者有药物填充行为。在对60患者施冷热刺激实验是发现所有患者均出现了头面部剧烈疼痛的现象,由此,将患者的病情改判为牙源性头痛。随后,对患者行经局麻下开髓引流、拔髓、根管预备以及根管充填治疗。此外,还同步给予患者消炎镇痛治疗,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疼痛全部消失。结论牙髓炎引起的疼痛位置较为复杂,因此容易误诊为神经;为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加强对患者病史信息与发病信息的收集,做好患者的全面检查工作,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髓炎 三叉神经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亚甲蓝治疗原发性神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23例神经患者,采用亚甲蓝治疗,观察评价患者在治疗期的临床表现,包括情绪状态、疼痛感受、依从性等。结果23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6例、一般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1.31%,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生活状态有明显改善。结论亚甲蓝治疗原发性神经有效。

  • 标签: 亚甲蓝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表现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患者应用针灸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患58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研究组(n=2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针灸治疗方案,对照组(n=29)仅行常规治疗。分析两组疼痛程度的缓解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34±0.59)分,比对照组的(5.16±0.92)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比对照组的75.86%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针治疗方案,并将之积极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疗效,建议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VAS评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能够有效缩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西医治疗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30例坐骨神经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30例坐骨神经患者经治疗后,痊愈者5例(16.67%),显效者13例(43.33%),有效者11例(36.67%),无效者1例(3.33%),治疗有效率为96.67%。结论对坐骨神经患者行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并辅以理疗,患者多可减轻疼痛甚至治愈。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神经的临床疗效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神经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腺苷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神经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卡马西平 腺苷钴胺 三叉神经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神经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拉莫嗪与使用卡马西平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该病患者进行选取,选取的总人数为94人,将这94人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命名为A组,另一组命名为B组,对A组病患给予拉莫嗪进行治疗,对B组病患给予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对两个小组的治疗疗效展开对比,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其进行评分,对两个小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状况展开对比。结果通过治疗后可以得出,A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3.61%,高于B组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0.21%,差异明显(P<0.05);A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比B组低,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概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这两种药物对该病的治疗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综合分析来看,拉莫嗪治疗效果更加,值得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拉莫三嗪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针灸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