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筛查朱砂真伪的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朱砂真伪样品Hg元素含量并比较。结果真伪样品中Hg元素的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结论本法所作的元素特征可简捷快速、直观有效的鉴别朱砂真伪及伪劣品中有害元素的引入来源作出识别和判断,有望应用于其他中药的鉴定,可以作为现场筛查朱砂真伪的方法。

  • 标签: X射线荧光 朱砂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鉴别炉甘石真伪的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炉甘石真伪样品Zn元素含量并比较。结果真伪样品中Zn元素含量有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以准确、快速地对炉甘石的真伪进行鉴定。

  • 标签: X射线荧光 元素分析 炉甘石 真伪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62例肺部出现球形病灶患者采用X射线观察与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至2013年内,所出现肺部球形病灶患者采用X射线观察的研究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肺部球形病灶的病情复杂,诊断较为困难,x射线观察是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医生做出明确诊断,以便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肺部 球形病灶 62例 X射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肺结核的老年患者进行X射线诊断时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68例确诊为肺结核的临床老年患者病例,在临床治疗开始之前采用X射线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对该诊断技术与确诊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后发现,抽样中的68例患者,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63例为肺结核患者,检查结果与病例学检验结果的符合率为92.6%。该类患者的病症的主要特点为病灶大、并发症多、病情相对严重,病灶主要表现为混合多态性、渗出性、增殖性等。结论虽然采用X射线技术对患有肺结核的老年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但是本着对患者负责,避免误诊和漏诊现象发生的原则,在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时,应采用多种诊断方法,并结合多方面的资料做出最后的结论,不可马虎大意。

  • 标签: 肺结核 老年患者 X射线诊断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多层螺旋CT迅速发展,在心脏和灌注的影响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高分辨率以及亚毫米层厚扫描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X射线剂量技术在CT检查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儿童CT扫描中,辐射剂量已经成为诱发癌症概率的主要原因,这对被辐射人群的健康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主要研究低X射线剂量技术在CT检查中的应用,并阐述CT检查中降低X射线剂量的策略。

  • 标签: 低X射线剂量技术 CT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基层医院X射线检查与防护措施。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X射线检查的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加强X射线检测及辐射防护措施,通过调查患者满意度评估防护效果。结果一人一室检查满意率90.00%,机房外环境辐射防护满意率87.5%,检查前被告知X射线有辐射危害满意率62.50%,受检者和陪检者配用防护品满意率7.50%。结论基层医院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应加强综合管理,配备相关防护用品,减少受检者X射线辐射危害,保障放射安全和患者健康。

  • 标签: 基层医院 X射线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腹部X射线平片和CT诊断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肠梗阻的病例30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两种方法在诊断是否存在肠梗阻、发生部位、梗阻类型以及病因等方面的准确率。结果入选30例病例中,CT诊断对于肠梗阻有无、肠梗阻部位及病因等方面的准确率分别为93.3%、86.7%及80.0%,与X射线平片的73.3%、53.3%及26.7%准确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肠梗阻部位、类型及病因等方面,使用CT诊断效果优于腹部X射线平片。

  • 标签: 肠梗阻 腹部X射线平片 CT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宝石CT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3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常规CT以及CT实施检查,并将对应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肿瘤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小病灶检出率方面,宝石CT和常规CT诊断比较存在着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CT在肿瘤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对于常规CT诊断方法,诊断更加准确,在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宝石能谱CT 肿瘤诊断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技术快速检测补钙保健食品中的钙方法。方法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仪,测试时间180s,标准偏差2б,采用模式矿石模式。结果此方法的检出限为10mg/kg,与原子吸收测试结果比较,方法准确可靠。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适合补钙保健食品中的钙快速测定。

  • 标签: X射线荧光 元素分析 化妆品 补钙保健食品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防护工作都是非常重视的。国际上也先后颁布了相关的规定要对受检者进行防护,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受检者的受照剂量。但是通过这些年防护措施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对于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的防护工作没有充分的了解。因而基于目前的情况。我们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对受照剂量进行控制,完善受检者的防护工作。

  • 标签: 医用X射线 诊断 受检者防护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平扫与X射线平片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优势。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鼻骨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给予CT平扫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取X射线平片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CT平扫技术诊断后发现51例患者均被诊断为鼻骨骨折,诊断的有效率为100%,其中被诊断为单纯鼻骨骨折患者有23例、鼻中隔骨折患者有13例、复合鼻骨骨折患者有15例,诊断符合率达到100%。对照组患者采用X射线平片技术发现51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为鼻骨骨折,有12例为可疑鼻骨骨折和12例未发现鼻骨骨折,诊断的有效率为43.1%;被诊断为单纯鼻骨骨折患者有13例、鼻中隔骨折患者有6例、复合鼻骨骨折患者有3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5%,46.1%,20.0%。结论CT检查技术在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上优于X射线平片技术,对鼻骨骨折的具体位置以及骨折类型和骨折程度都有很高的准确性。

  • 标签: X射线平片 CT检查技术 鼻骨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单结节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间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结节甲状腺腺瘤12例,甲状腺癌8例,并将10例正常甲状腺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选择动脉期谱成像对腺瘤组、甲状腺癌组及对照组进行单能量重建及物质定量分析,在碘-水基图与水-碘图上定量测定碘、水含量,计算谱曲线的斜率(λHU)并测量混合能量图像上相应部位的CT值。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方差分析证实腺瘤组、甲状腺癌组及对照组两两之间在碘、水含量及λHU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腺瘤组在碘、水含量之间均高于甲状腺癌组(P值均<0.001);对于混合能量下的CT值,腺瘤组、甲状腺癌组分别与对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腺瘤组与甲状腺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结论扫描单能量重建及物质定量分析对于区分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公司工业拟建的X射线探伤室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屏蔽厚度设计的评价,为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及相关国家标准,用X射线探伤室屏蔽厚度的计算方法,对探伤室的屏蔽厚度进行计算与评价。结果屏蔽设计方案的屏蔽厚度符合辐射防护要求。结论评价工业X射线探伤室设计的屏蔽厚度,应根据辐射源情况选用合适的公式计算,还需按放射工作人员区及公众人员区进行区别计算。

  • 标签: X射线 探伤 屏蔽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对日立牌CT-PRONTO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结合维修工作实践遇到过设备出现的不同故障和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操作维护技术人员合理使用维护提供参考和解决问题有所借鉴。

  • 标签: 图像传输 扫描中断 故障 检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成像在老年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老年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CT成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CT成像鉴别诊断老年孤立性肺结节的结果,比较良恶性结节能特征参数。结果①CT鉴别诊断良恶性结节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高达97.62%、98.28%、98.00%;②良性结节Eff-Z、病灶钙含量高于恶性结节,NIC,曲线斜率(K)低于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良性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能特征参数存在一定差异,CT成像可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能谱CT 孤立性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A与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价的对照分析情况。方法选择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超声和CT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颈动脉斑块位置和数量情况和患者斑块内三种不同成分谱曲线情况。结果患者共存在68硬化斑块。从位置检出率上来看,CTA检查检出率稍好于超声检查,但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脂质成分主要呈现为背向上上升曲线,能量上升,增高幅度越大。CT值也随之上升;纤维和斑块内出血表现为衰减曲线,能量上升,CT值下降,脂质成分主要呈现为背向上上升曲线,能量上升,增高幅度越大。CT值也随之上升;纤维和斑块内出血表现为衰减曲线,能量上升,CT值下降,和后者相比,前者的下降幅度显著较大,两两比较有效原子序数和曲线斜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式均适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评价,超声适合初筛,CTA可以准确检测出硬化斑块中的脂质成分,纤维基质和斑块内出血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量化性数据。

  • 标签: 能谱CTA 超声检查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宝石CT诊断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术前行普通CT平扫,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宝石CT增强扫描,对两组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41%、79.64%、90.01%、87.32%、89.2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宝石CT对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高于传统CT,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宝石能谱CT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宝石CT颅颈联合CTA对脑中风防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患者进行宝石CTA﹑DSA﹑及颈部彩超等检查,进行观察分析。结果CTA在脑动脉瘤检出方面与金标准DSA相比优于MRA,有助于分析斑块的性质。结论利用宝石CT独特功能和优势,可以实现颅内金属植入物病人、难以耐受快速造影剂注射病人的CTA检查;明确脑动脉瘤弹簧圈植入术后疗效或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出血;明确颈动脉斑块性质,有效预测脑中风发生;明确颈动脉支架术后有否合并支架内再狭窄及栓子性质。从而指导临床更好地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X线骨密度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门诊健康体检的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双X线骨密度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有66例诊断为骨质疏松,20例骨量减少,14例正常。结论双X线骨密度检查在健康体检中作用显著,在指导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列为健康体检重要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双能X线骨密度 健康体检 骨质疏松症 重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双X线骨密度仪椎体骨密度测定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确诊的62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双X线骨密度仪测定,对比分析患者检测结果。结果从机体骨密度来看。本组患者均低于x-2.0SD,所处年龄段主要集中于30~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不同年龄段骨密度主要为(83.2±20.8)、(80.3±21.8)、(57.5±16.7)、(42.2±21.3);在骨密度低于x-2.5SD条件下,本组患者共有49例,不同年龄段骨密度表现(79.2±2.9)、(74.7±16.3)、(56.8±16.1)、(40.3±20.2);中老年群体的骨密度指标与年龄增长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会下降。结论应用双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能够对患者实际骨量进行判断,还可以按照检测指数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分析,为临床给予重要的数据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椎体骨密度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