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因芯片技术迅速发展,因其高通量、高效性、节省资源等特点已被广泛运用,本文将对实验操作中可能的注意点做一个重点的阐述,以提高未来工作中效率。

  • 标签: 基因芯片 石蜡 包埋
  • 简介:摘要组织芯片也称组织微阵列,是生物芯片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将许多不同个体组织标本以规则阵列方式排布于同一载玻片上,进行同一指标的原位组织学研究。组织芯片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信息含量高、实验误差小、一次性实验即可获大量结果等特点。该技术自1998年问世以来,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组织芯片 制作过程 体会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在创伤中分子机制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基因表达的研究。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的技术,其用来研究后基因时代的生命科学,可以从更高层次的角度上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在本文中,探讨了皮肤修复领域中对基因芯片的应用。

  • 标签: 皮肤修复领域 基因芯片 科技的应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4期
  • 机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师正在开发一种先进的“心脏芯片”(heart-on-a-chip)。目前,他们的芯片是一个装在1英寸长的硅树脂上的搏动心肌细胞网,也是一个实际上的人类心脏组织的模型。经心血管药物测试证明,可作为一种药物筛选工具。这种器官芯片代表人们在开发精准、快速药物毒性测试方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由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上海生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有多组学实验及数据分析系列小型研习会将在2015月1月15日-16举办首场“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习会。本次学习内容由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主讲,内容分为两块:1)蛋白质组学:常用实验方法介绍、样本处理注意事项、数据分析方法;2)代谢组学:实验设计及样本处理、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本次研习会适合需要用到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进行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将帮助与会人员了解当前蛋白质组学和代谢学组的研究方法,开拓实验设计的思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因芯片技术是伴随着人类基因计划实施而发展起来的前沿生物技术,又称DNA微阵列。该技术被认为是继基因克隆、基因测序和PCR技术后的又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本文主要针对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优缺点及发展前景方向做一综述。

  • 标签: 基因芯片 兽医临床 诊断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脑出血患者334例,观察其急性期脑出血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等。结果镇静治疗急性期再出血率、死亡率均比对照低。结论镇静治疗可降低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镇静脑出血预后
  • 简介:摘要生物芯片等高通量检测正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领域,该技术可以同时测量上万个基因或蛋白的表达水平。基因或蛋白复杂的相互作用是决定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根本原因,生物芯片检测结果应该采用生物网络的原理进行分析。本文围绕生物芯片数据的网络分析策略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生物网络基本特征、生物网络构建方法和生物网络应用三个部分,最后对生物芯片的网络原理分析策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标签: 生物网络 肿瘤 生物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干扰素联合结核蛋白芯片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7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的血清,检测γ-干扰素、结核蛋白芯片,评价两者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肺结核患者中,结核蛋白芯片的阳性率为62.5%(45/72),γ-干扰素的阳性率为88.9%(64/72),两者联合的阳性率为97.22%(70/72),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干扰素联合结核蛋白芯片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阳性检出率。

  • 标签: &gamma -干扰素 肺结核 结核蛋白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检测,评估其在遗传性耳聋快速基因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集96例耳聋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DNA,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中国人中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突变,即GJB2(35delG,176dell6bp,235delC及299delAT)、GJB3(C538T)、SLC26A4(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C1494T)。结果96例耳聋患者共检出16例携带致聋突变(16.67%)。其中GJB2基因突变9例(9.38%)、SLC26A4基因突变7例(7.29%)、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和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国人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热点突变的检出率高,具有快速、准确、高通量、低成本等特点,能够满足临床耳聋基因检测的要求,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耳聋 基因突变 基因芯片
  • 简介:摘要药物基因学是一门研究遗传变异对药物效能和毒性的影响的科学,基因多态性是其基础和重要的研究内容。药学基因学的应用范围包括开辟药物研究的领域,促进合理用药的发展,加快临床前及临床药理的研究,以及对药物经济学的影响。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为验证经支气管镜灌洗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耐多药肺结核在结核病临床工作中可行性。方法对94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47例经支气管镜灌洗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耐利福平、异烟肼菌株,与传统罗氏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对照。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利福平一致率92.1%、异烟肼一致率90.7%,均无统计学差异。基因芯片检测需要时间6h左右,传统培养和药敏需6周左右结论在肺结核临床工作中经支气管镜灌洗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耐多药肺结核所需时间短,标本质量高,其准确性与传统培养和药敏试验接近,是发现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快速有效的可行性措施。

  • 标签: 支气管镜 灌洗 结核分支杆菌 基因芯片 利福平 异烟肼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2期
  • 机构: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通过学校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一个生化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挖掘”(GenomeMining)技术搜寻了1万种细菌,仅用4年时间就发现了19种前所未知的天然磷酸盐新产品,每种都有望成为有潜力的新药,其中之一已确认可作为抗生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传染病学研究论文,描述了一个可以被装入行李箱并运输到现场使用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测序监测系统,这个系统在收集样本后24小时内就可以得出结果。该论文还介绍了在西非几内亚最近的埃博拉疫情中成功使用这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测疫情的案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第二产程的应用。方法对417例实施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产妇与同例数未实施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产妇的对比观察。结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可减轻疼痛,降低会阴侧切率

  • 标签: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第二产程 分娩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基因计划的进行,蛋白质学逐步建立并且更加完备起来,目前它已深入到生命科学及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疾病研究、治疗和新药的开发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疾病研究 新药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行之有效的医院伤口专科学护士培训方法。方法依据伤口专科学护士入年限并结合理论考核将77名学护士分成为初级成员48名、中级成员27名和高级成员2名(均为造口治疗师,主要负责培训),分别设计伤口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同时对科研、教学和专科质量管理能力进行培训,设计考核进阶标准,予以考核进阶。结果培训后伤口学组成员分层次理论考核平均分由74.57±8.68,上升至84.60±7.84,学员对培训的课程设计、内容适宜性、模式实效性、教师授课技巧以及培训后对临床的指导性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伤口专科学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和考核,能有效提高培训效果和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士专科护理实践技能。

  • 标签: 伤口造口 专科护理 分层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