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4月~2013年6月入我院行CT检查的13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为主要重组方法。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经64螺旋CT和手术证实为肠扭转。64螺旋CT表现上述患者均有梗阻近端肠管扩张现象,液气平面清晰可见,其中有7例为顺时针扭转,6例为逆时针扭转,扭转度数介于180°~420°之间。包括10例回肠扭转、2例空肠扭转和1例乙状结肠扭转。结论64螺旋CT用于诊断肠扭转时可精确反映扭转程度,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同时可清晰显示出病变形态,是准确判断肠壁血运情况和诊断肠扭转的重要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肠扭转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64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coronaryangiography,64-MSCTA)的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782例行64-MS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检查的成功率为97.7%。结论对行64-MS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图像的质量,同时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成像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肠道急腹症诊断中应用64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肠道急腹症83例患者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诊断方案分成2组,将行超声诊断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64螺旋CT诊断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在肠道急腹症83例患者中,3例淋巴瘤、8例憩室、20例肠道炎性病、36例肠道肿瘤;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于肠道急腹症诊断中应用64螺旋CT临床价值高,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为疾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肠道急腹症 64层螺旋CT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193例64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对口腔、颌面疾病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193例64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进行分析总结;运用西门子64螺旋CT对患者进行螺旋扫描,然后行薄层重建,应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体重建。结果193例患者中埋伏阻生牙68例,颌骨骨折114例,颌骨囊肿7例,下颌良性肿瘤2例,颌骨恶性肿瘤1例,牙龈癌1例,能清晰、直观、准确显示上、下颌骨及牙齿的解剖结构及比邻关系,能清晰显示牙根、牙髓腔、牙槽骨、颞下颌关节疾病。结论64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对埋伏阻生牙、颌骨外伤、牙颌畸形、口腔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64层螺旋CT 口腔全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非外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急腹症病例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急腹症患者经MSCT检查,绝大多数做出准确诊断,正确诊断率达91.3%。结论MSCT对急腹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它能使急腹症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可作为急腹症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急腹症 诊断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诊断肺栓塞(PE)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36例患者行CTPA检查及后重建技术,后重建方法VR(容积再现)、MPR(多平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均能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限官腔狭窄程度,共发现栓子132个,其中肺动脉主干9个,左右肺动脉21个,叶动脉43个,段及亚段动脉59个,余4例均为阴性,行肺动脉造影,2例阳性,2阴性,SCTA准确率94.1%。结论MSCTPA是诊断肺栓塞无创、准确、安全、高效的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128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19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予以64排128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诊断,分析两组方法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结果应用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轻度、中度、重度敏感性分别为75.4%、86.2%、92.6%,特异性分别为94.5%、96.5%、98.2%。结论64排128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存在明显诊断准确性,在冠状动脉狭窄检测中属于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 标签: 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肠套叠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图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26例肠套叠,CT平扫诊断20例,CT增强诊断24例,检出率分别为76.9%和92.3%,良性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9%和94.7%,恶性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4%和85.7%。结论64螺旋CT增强扫描对发现肠套叠及原发病变定位、定性具有重要价值,建议临床怀疑肠套叠常规增强检查。诊断肠套叠的特异性征象包括同心圆征、彗尾征及肾形肿块征,特异性征象缺乏常导致误诊。

  • 标签: 肠套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穿孔运用64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25例临床病例,根据CT所见各种征象与临床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25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穿孔原因有胃肠道溃疡16例,恶性肿瘤7例,小肠系膜动脉栓塞伴肠坏死1例,肠道异物穿孔1例。CT诊断正确率达92%(23/25),以观察到腹腔游离气体为主要CT征象。结论64螺旋CT能够早期、准确的发现消化道穿孔征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消化道穿孔 游离气体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肺孤立小结节的特点,对64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肺孤立小结节病变患者。采用西门子DefinitionAS64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比患者的64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64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准确性为95%,敏感性为92.31%,特异性为91.18%,均高于90%。从影像学特征上看,良性组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晰(73.08%),恶性组则表现为不规则(50%)或毛刺(32.35%),差异显著(P<0.05);良性组内部结构钙化(34.62%VS5.88%)现象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螺旋CT低剂量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影像学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低剂量 肺孤立小结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人员完成两组64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工作,其中研究组给予心脏前置滤线器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体部前置滤线器模式。结果研究组诊断正确率为84.17%,对照组诊断正确率为89.21%,两组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CTDIovl、E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64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可获得相关疾病较高诊断正确率,有利于降低人体接受射线剂量保障检查过程安全性。

  • 标签: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低剂量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64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4年1月于我院CT室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150例患者,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容积再现(VR)技术显示肺动脉,记录下检出栓塞动脉支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研究的这150例患者中,有96例被诊断为肺动脉栓塞。其中左、右肺动脉干栓塞有19支,叶肺动脉栓塞136支,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189支,偏心型175支,闭塞型96支,中央型41支,附壁环形型32支。在检测对段和亚段动脉诊断的时候,MRP重组技术要显著地优于其他的后处理方法。结论64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能够有效且直观的显示出肺动脉栓塞的位置、栓塞范围及栓塞动脉管腔通畅性等图像,是临床工作中用于诊断肺动脉栓塞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1三维重建技术及X线诊断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笔者的应用体会。方法研究分析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之间接收诊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将拥有的X线片影像学资料与64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加以研究总结。结论相对于X线平片而言,64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优势显著,能够更为清晰的显示肠梗阻的细微处,对治疗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在临床上出现较低的误诊率,更加适合治疗较隐匿的肠梗阻,临床治疗复杂的肠梗阻患者推荐采取64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 标签: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X线片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64螺旋CT检测肺结节有效性的分析。方法选择性的挑出不同密度的胸部模型,胸部模型的直径在2.5mm至13mm之间,采用64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测肺结节,在检测过程中分别设定250mAs,30mAs两种不同剂量,根据这两种计量的扫描检测评价指数分析其有效性。结果250mAs,30mAs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检测得出的局部CT值相差无几,无显著差异,但两种剂量CT值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其计算值和电流呈负相关;250mAs的DLP,CTDIw值分别为219.0mGy?cm,14.6mGy,30mAs的DLP,CTDIw值分别为26.2mGy?cm,1.7mGy,相比之下,250mAs辐射剂量更高,可见度相对较低。结论参数为30mAs的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检测效果更佳,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基本征象的显示价值,提高其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SPLC40例,每例病例均行64螺旋CT容积扫描后,拆成1.25mm薄层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并与横断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MPR能充分显示癌灶与支气管的关系,显示支气管的狭窄及管壁情况。(2)MPR对SPLC的边缘情况(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及内部密度(空洞、空泡征、支气管气相)的显示和判断高于横断薄层扫描。(3)MPR能较真实地测定病灶大小,有助于鉴别病灶是片还是结节。(4)曲面重建可显示支气管动脉供血情况。结论MPR多方位观察能充分显示病变的特征性征象,克服了横断图像观察的局限性,为SPLC的影像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标签: 多平面重建 周围型小肺癌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智能跟踪技术在选择不同感兴趣区(ROI)的位置时肺动脉CT成像中图像的质量。方法46例怀疑肺栓塞而接受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成A、B两组各23例。其中A组智能触发点ROI为肺动脉干,阈值60HU,对比剂总量为40~50ml;B组ROI为上腔静脉,阈值60HU,对比剂总量25~35ml。采用双盲法对两组所得CTPA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除了1例严重右心功能不良导致肺动脉图像较差外,其余的图像,肺动脉强化明显,肺静脉不强化或少量强化,主动脉不强化,图像满意。而A组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都强化,图像质量较差。结论以上腔静脉为监测点,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可获得理想的肺动脉CTA图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动脉 肺栓塞 智能跟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与64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经CR初检阴性但临床体征高度怀疑骨折的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DR与多层螺旋CT检查。由两名以上的高年资放射医师完成阅片。结果67例患者共确诊骨折61例,其中DR检出42例,检出率68.85%(42/61);64螺旋CT检出61例,检出率100%(61/61)。后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64螺旋CT显著提高了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DR对于隐匿性骨折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临床应合理选择应用。

  • 标签: DR 64层螺旋CT 隐匿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