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38例患者实施彩超诊断,并将其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观察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效果。结果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为99.14%;恶性甲状腺结节、良性甲状腺结节彩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1.25%、63.69%。结论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过程中对彩超给予有效应用,能够为甲状腺结节相关性质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结节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部癌症采用CT方式诊断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检查的42例肺部癌症患者,其中33例为男性,9例为女性,年龄为33-87岁。并对其诊断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5.2%,误诊率为4.8%。结论有效使用CT征象进行综合诊断,能充分提升对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且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肺癌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效果。方法将86例并发性急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是否进行早期诊断及院前急救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1),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及失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引发急性失血性休克的病因及比例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20例,占比28.6%胎盘早剥21例,占比30.0%,前置胎盘12例,占比17.1%,宫缩乏力伴有软产道损伤12例,占比17.1%,胎盘滞留5例,占比7.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vs82.2%),两组比较χ2=12.519,p=0.002。结论产科休克以失血性休克为常见,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的诊断、预防,一旦发生通过正确的院前早期诊断及院前急救可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产科休克 失血性休克 诊断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骨科膝关节的损伤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50例不同程度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首先进行普通核磁共振扫描诊断,结果为对照组,然后对患者进行增强型核磁共振扫描,扫描前需抽出关节内积血、积液,并注射增强剂,诊断结果即为观察组诊断数据,将两组数据结果与手术的治疗性数据作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方法的准确度。结果增强型核磁扫描的诊断中,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软骨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普通核磁共振扫描相比,增强扫描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范围和程度上更加明确,具有特异性、灵敏性。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核磁共振扫描 增强型扫描 诊断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其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1。寻找一种有效快捷的早期诊断方法至关重要,宫腔镜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已被国内外众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本研究对2004~2010年收治的疑诊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宫腔镜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确诊率达96.8%,宫腔镜可视性检查指导下的活检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贫血患者,其中观察1组为地中海贫血(n=27),观察2组为缺铁性贫血(n=27),再选取27例健康者并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红细胞和RBCC/MCV方面,观察组1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平均红细胞容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方面,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P<0.05)。此外,观察2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鉴别贫血时,可通过检测红细胞、RBCC/MCV、平均红细胞容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指标进行,且对于贫血分型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超声诊断结果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胆囊周围粘连情况,探讨超声诊断的价值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临床诊断对象,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超声诊断资料,结合腹腔镜胆囊手术结果,比较超声诊断胆囊周围粘连的准确性。结果46例患者经超声影像学检查后,综合判定出现胆囊周围粘连患者共计42例,其中诊断为胆囊底同胆囊体部粘连患者20例,胆囊颈部粘连患者13例,胆囊底部同颈部均粘连者9例,胆囊同肝脏粘连者0例,对比临床手术结果确诊胆囊周围粘连者共计4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达95.45%。结论经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患者胆囊周围粘连情况,从而据此判断患者病情指导腹腔镜手术方案的制定,为患者预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提供客观参考依据,降低术中意外发生率,具有着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周围粘连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电图在诊断高钾血症中的临床运用效果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8例高钾血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行心电图诊断检查,然后通过对心电图诊断结果的分析,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高钾血症。结果接受临床检查的38例患者在接受了体内血清钾含量的诊断及心电图诊断后,有36人的诊断结果一致,被确诊为高钾血症,有2例因为疾病等因素造成误诊,但诊断的最终总准确率依旧高达95%,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高钾血症患者使用心电图检查的方式,可以缩短患者诊断时间、减少诊断痛苦,对高钾血症的真确诊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高钾血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髂静脉支架联合3D造影治疗髂静脉狭窄的疗效。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髂静脉狭窄患者50例,50例患者术前均给予2D造影与3D造影,确诊后应用髂静脉支架治疗,分析50名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50例患者的2D造影、3D造影诊断髂静脉狭窄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50名患者共植入50枚自膨式支架,无手术失败患者,术后即刻通畅率100%。随访6个月,通畅率90%,随访1年,通畅率86%。结论3D造影诊断髂静脉狭窄的准确率较高,髂静脉支架能够有效治疗髂静脉狭窄,两者联合,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髂静脉支架 3D造影 髂静脉狭窄 2D造影 自膨式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肠梗阻为急性患者的病因中应用CT扫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期间被拟诊断是肠梗阻的46例患者开展研究,都需选择螺旋CT实行诊断。结果实行CT检查以后,有42例患者被确诊是肠梗阻,其阳性率是91.30%。病因上经过分析,有14例是结肠癌,11例是粘连性的梗阻,5例是直肠癌,4例是回盲部有炎性的病变,4例是肠套叠,5例是其他。结论患者腹部平片局限性是决定了临床上CT检查重要的位置,而CT检测能够准确的将肠梗阻的病因与症状确定,在诊断与医治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临床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诊断 CT扫描 肠梗阻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诊断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诊断的268名患者为例,对26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其中护理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加诊断护理。此外还制定了问卷调查,统计了患者的治疗状况和患者对护理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做出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85.8%,对照组的痊愈率为53%,得知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而高于对照组87.3%的满意度。结论护理诊断在护理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护理诊断并且不断创新,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护理诊断 临床应用 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MRI诊断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62例,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颅脑外伤准确率为95.2%,CT诊断颅脑外伤准确率为74.2%,组间差异显著(P<0.05);MRI诊断脑挫裂合并血肿95.0%、硬膜下血肿94.7%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诊断颅脑外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 MRI 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检查法,比较两组检查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诊断符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符合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经济安全,准确率较高,可以对临床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有很大帮助。

  • 标签: 宫腔镜 诊断 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甲状腺微小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通过进行手术研究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组,同期选取甲状腺良性小结节患者40例,作为本次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二维声像图显示为边界模糊等各项指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微钙化的患者比率为70.00%,对照组微钙化的患者比率为0.00%,同时实验组患者血流信号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十分便捷、操作简单,有着无创伤的特点,且其对于诊断甲状腺微小癌准确性较高,能够帮助患者早日了解自己的病情,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彩色多普勒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诊断以及X线平片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在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方面,螺旋CT检查的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骨折片突入椎管以及椎管容积改变的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诊断能够清楚显示患者脊椎的三柱受累以及损伤程度,有利于改进脊椎骨折的诊断质量,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X线平片 脊椎骨折 椎管狭窄 骨折片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胎儿心脏异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产科从2008年12月开始对前来规律产检的孕妇常规进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截止2013年12月,共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异常的胎儿50名。对所有这些孕妇和胎儿进行跟踪随访,比较实际诊断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的相符度。结果经统计,超声检查出的心脏异常的50例患儿中共有36例在妊娠18-24周查出,2例在妊娠10-12周查出,12例在妊娠32周以后检出;而实际诊断为先天性胎儿心脏异常者共53例,漏诊3例,总符合率为94.3%。结论产前超声对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检查手段。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心脏异常 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病与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妇科接诊的128例乳腺肿瘤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的不同性质,将64例患有良性乳腺肿瘤的患者归为良性组,将64例患有恶性乳腺肿瘤的患者归为恶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征象及TIMI血流分级情况。结果恶性组和超声征象在周边声带、内部回声、形态、边界、后方回声等方面差异较大(P<0.05)。TIMI血流分级分布方面,0级、I级、Ⅲ级的良性组与恶性组差别显著(P<0.05),但Ⅱ级的良性组及恶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病及乳腺癌患者的基本形态、边界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定性、预后诊断作用,但单纯对TIMI血流分级的诊断欠缺科学依据,临床中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加以分析。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诊断效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外孕患者中实行彩超诊断方案的研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宫外孕女性并分组,分别接受腹部B超与阴道彩超诊断方案诊断。结果彩超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其准确率明显好于B超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超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宫外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外孕 阴道彩超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方案均为丙戊酸钠,研究组加用卡马西平。结果研究组脑卒中后癫痫治疗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次及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肯定,能够控制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同时药物服用安全性好。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接诊的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异常率(97.5%)明显高于出院时的心电图异常率(3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诊断时应联合其他辅助检查手段,以提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诊断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