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院数据集成平台,整合医疗业务和医院管理的数据,即建立全院级的数据中心。改变原有信息系统存在的数据不标准、格式不统一,且数据零星、分散的局限性,利用数据平台对院内的诊疗信息进行全集成,实现数据的综合展现与利用,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全数据集成的工作平台,为医院的临床部门、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能力。

  • 标签: 大数据 数据集成 数据中心 决策分析 数据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宁市38家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结构指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纵向和横向分析比对2016年第三、四季度及2017年第一、二季度部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统计图,发现南宁市38家医疗机构部分结构指标数据采集存在偏差并进行纠正数据采集方法。结果2016年第三季度全国床护比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第三、四季度南宁市护患比明显高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而护理时数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一致与实际不相符,改进数据采集方法后,2017年第一、二季度南宁市护患比、护理时数更接近实际情况。结论运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科学管理,必须不断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 标签: 护理结构指标 数据采集 准确性分析
  • 简介:摘要将大数据技术在医院临床数据管理中进行应用,可以解决医院临床数据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系统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就大数据技术在医院临床数据管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两个方面内容进行论述。

  • 标签: 大数据技术 医院临床数据 智能分析应用平台 意义 构建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而分析前的标本质量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制定标准化、规范化采集、保存、运送、处理标本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检查结果误差,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标本 标本质量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总结31例小儿气管气管异物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体会,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出现术中并发症,无一例死亡,护理重点在于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做好各种急救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障。

  • 标签: 小儿 支气管异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气管结核的CT诊断。方法通过对7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75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通过临床和传统的诊断方法被诊断为气管气管结核,最后经过CT进行诊断后确诊为气管气管结核的患者共有70例。气管气管结核的CT检查主表现为气管或者支气管狭窄、气管或者支气管的管壁有增厚肥大表现、管道内产生闭塞,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核作为辅助诊断结果。结论在临床诊断中CT能够有效的帮助识别患者的气管气管结核病变,且CT诊断方法简便易行,诊断的正确率高,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医学诊断方法。

  • 标签: 气管支气管 结核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高频电凝等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对5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综合抗结核及雾化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镜介入进行病变局部冷冻等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镜下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以观察其疗效。结果56例患者经过平均治疗一个半月,4~8次/例的联合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气管、支气管壁病变绝大部分吸收,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狭窄的管腔通畅,阻塞性肺不张均消退。显效28例,有效27例,其中1例结核性气管瘢痕狭窄型患者,因治疗期内球囊扩张器未及时购入,仅应用多次冻融、高频电凝介入治疗控制支气管瘢痕狭窄的进展,后转外院应用球囊扩张术介入治疗,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8.2%,所有病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等联合治疗可使支气管结核患者迅速改善咳嗽、气短等临床症状,加速气管、支气管局部病变的吸收好转,有效解除病变造成的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治疗风险小。

  • 标签: 气管支气管结核 介入治疗 镜下注药 冷冻消融 高频电凝
  • 简介:摘要喉癌患者因肿瘤占位、肿物压迫气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从而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常需要进行气管造瘘来保障呼吸;造瘘后再进行放射治疗是治疗喉癌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1。气管切开造瘘后的患者可能涉及到众多疾病,当疾病或其他因素解除后,有多方面因素影响气管瘘的愈合,这里涉及疾病本身的因素,也有患者体质包括营养方面的因素。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多数是针对气管瘘的护理工作,而鲜有通过护理操作,而将气管瘘闭合的,我院推行伤口管理制度两年以来,处理相关病例较多,本文将总结实际经验,报道气管瘘闭合病例施治及效果分析。

  • 标签: 临床护理 气管瘘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报道一例术中气管插管致气管裂伤,本症发生少,易漏诊。本例气管裂伤较大,及时发现,予以气管裂伤修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气管裂伤
  • 简介:摘要通过血液检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病人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实施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血液标本的采集,常出现的问题和提高标本质量的措施。

  • 标签: 血液 标本采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气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多年来收治的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病例资料。结果179例在全麻下经支气管镜成功取出,7例死亡。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重点预防,初步确诊后,应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术中麻醉应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异物 支气管镜 治疗
  • 简介:摘要肺心病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损害肺脏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右心室肥厚以及右心衰竭。患者多有肺部基础病变,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程迁延,且随着病变的发展,呼吸道纤毛消除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痰液储留,细菌极易侵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 标签: 肺心病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47例,均在急诊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对所有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采取急救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儿术程顺利,术后给予积极有效护理,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术后有2例患儿出现喉头水肿,有1例患儿出现反复发热、咳嗽,考虑肺炎、支气管炎,该3例患儿给予抗感染及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明显好转,所有患儿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7天,47例患儿及其家属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7%。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是加强健康宣教,对于异物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准确、有效的护理,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异物 紧急处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于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由我院接收病治疗的100名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的资料显示,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的发病年龄在1~3岁之间最为常见,占整体发病年龄阶段人数的72%以上,其中男性发病几率站68%左右,最为常见的为植物类异物,在进行支气管镜手术过程中,除一例患者死亡外,其他均得到治愈;结论小儿支气管气管异物的治疗关键所在是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支气管异物 临床资料研究 治疗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以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溶血、凝血率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方法按入院的单双号将15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空针采血法。结果静脉留置针滴血法与普通空针抽血法采集血标本,在穿刺成功例数、标本溶血及标本凝血的发生方面,经X2检验,P值均<0.05,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针采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避免了真空采血后再次穿刺输液带给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标本溶血及凝血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

  • 标签: 婴幼儿 标本 采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