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与香菇、木耳提取物配伍应用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饲2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然后连续给予模型大鼠银杏叶提取物与香菇、木耳提取物4周,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给予高脂饲料后大鼠血脂显著升高,银杏叶与香菇、木耳配伍应用能够明显降低喂饲高脂饲料小鼠血清TC,TG含量,并提高HDL-C含量。结论银杏叶与香菇、木耳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 标签: 银杏叶 香菇 木耳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与香菇、木耳提取物配伍应用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饲2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然后连续给予模型大鼠银杏叶提取物与香菇、木耳提取物4周,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给予高脂饲料后大鼠血脂显著升高,银杏叶与香菇、木耳配伍应用能够明显降低喂饲高脂饲料小鼠血清TC,TG含量,并提高HDL-C含量。结论银杏叶与香菇、木耳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 标签: 银杏叶 香菇 木耳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菌检验和血清检验诊断布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布氏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并对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经血清检验确诊72例,其中有24例经细菌检验确诊;能够被两种检验方法同时确诊者16例。经血清检验无法确诊,或者是血清检验结果阴性者,细菌检验中结果为阳性。结论经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均能够对布氏进行确诊,然而两种检验方法无明显相关性,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应针对具体情况对布氏检验方法进行选择,提高检验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 布氏菌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102株铜绿假单胞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研究。方法采用K-B法检测102株铜绿假单胞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EGF)进行同源性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102株铜绿假单胞福平、氟氯西林耐药率高达100%,对头孢唑啉、庆大霉素耐药率也有98%,通过PEGF发现PA可分为19个基因型。结论本地区存在流行优势克隆株,应随时进行耐药性监控,防止流行性爆发。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纸片扩散法 脉冲场凝胶电泳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食品类理化检验的研究与工作经验,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研究基础上,对食用煎炸油的理化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提升检验准确性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食用煎炸油 理化检验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2012—2013年收住我院的64例多重耐药(MDRB)所致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尿路感染住院患者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为多重耐药的64例患者的病原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菌株的分布和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64例患者共留取192份标本,分离出5种病原、204株细菌。183份标本分离出单种细菌,6份标本分离出2种细菌,3份标本分离出3种细菌。其中耐药共192株,革兰氏阳性81株,占42.2%;革兰氏阴性111株,占57.8%。病原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敏感率较高,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氯霉素敏感率高。对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曲南、磺胺类全部耐药。结论多重耐药所致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敏感率高,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氯霉素敏感率高。MDRB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普遍耐药。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尿路感染 药物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铜绿假单胞注射液的毒力、免疫力及生物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中对铜绿假单胞注射液毒力、免疫力及生物活性测试的要求,其中简化了淋巴细胞混悬液制备的步骤以及缩短供试品溶液制备时的离心时间。结果主种子和工作种子的LD50均为7.65×10-8个/mL;主种子和工作种子对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80%和76.7%;供试品稀释至1100时,生物活性刺激指数为2.15。结论所选用铜绿假单胞注射液的毒力、免疫力及生物活性测试均符合标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进行比较与鉴定。方法随机选择药材市场15处采购的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分析生药来源和性状,通过显微镜下检查、薄层色谱等比较鉴定,分析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的鉴定结果。结果通过对比鉴定发现,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从来源、性状到显微镜下观察都存在极大的差异。结论这种比较鉴定方法可以准确鉴定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使中药用药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肉桂 食用桂皮 比较 鉴定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儿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相比于正常细胞,癌细胞从抗氧化物得到的获益更多,这一发现增加了人们对于癌症病人食用饮食中抗氧化物的担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肺炎(PCP)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艾滋病合并PCP的资料,对其临床及影像特点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咳嗽6例(100%),咳痰2例(33%),呼吸困难5例(83%),发热6例(100%),精神疲倦4例(60%),体重减轻3例(50%),腹泻1例(10%);呼吸音粗2例(33%),湿性罗音1例(17%),胸腔积液1例(17%),气胸1例(17%);实验室检查1例白细胞升高,4例正常,1例降低;5例LDH升高,正常1例;动脉血气分析检查,5例pH>7.45,5例PaCO2降低,1例在正常范围,6例PaO2均降低;血清白蛋白2例正常,4例降低。降钙素原1例升高,5例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2例升高,4例在正常范围。胸部HRCT的主要特点双肺磨玻璃样影4例;双侧云雾状、网状不均匀条索影2例。经甲强龙及复方磺胺甲嗯唑片治疗,其中1例联合克林霉素,好转5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CP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临床以干咳、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时,应行胸部HRCT检查,同时给予HIV筛查,若为阳性,应尽早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影像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狼刺根对六种代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六种实验的抑实验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埃希有抑菌作用。对黑曲霉菌几乎无效。可作为药用植物予以开发。

  • 标签: 狼刺 抑菌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狼牙刺地上植物部分对六种代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六种试验的抑试验。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埃希有抑菌作用。对黑曲霉菌几乎无致。可作为药用植物予于开发。

  • 标签: 狼牙刺 抑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用于火热亢盛、迫血止溢、目赤暴痛、热毒疮疖处方中,抑中药材配伍前后的抑效应的变化。方法采用体外抑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先测定各抑中药材的抑性,再对处方中有较强抑菌作用的几种中药材进行配伍,同法测定其抑效果。结果处方中黄岑、大黄、黄连、甘草配伍后,对细菌抑的总体效果相当于几种药材的平均效果;对霉菌的整体抑菌作用,只达到几种药材中,抑性最低药材的抑效果;对酵母的总体抑菌作用,相当于几种药材中,抑性最强药材的抑效果。甘草的不同配比,对整个配伍的抑效果无明显作用。结论该处方中抑中药材配伍后,细菌抑菌作用无明显变化;霉菌抑菌作用具拮抗作用;酵母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 标签: 中药材 抑菌性 配伍的抑菌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肺炎(PCP)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艾滋病合并PCP的资料,对其临床及影像特点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咳嗽6例(100%),咳痰2例(33%),呼吸困难5例(83%),发热6例(100%),精神疲倦4例(60%),体重减轻3例(50%),腹泻1例(10%);呼吸音粗2例(33%),湿性罗音1例(17%),胸腔积液1例(17%),气胸1例(17%);实验室检查1例白细胞升高,4例正常,1例降低;5例LDH升高,正常1例;动脉血气分析检查,5例pH>7.45,5例PaCO2降低,1例在正常范围,6例PaO2均降低;血清白蛋白2例正常,4例降低。降钙素原1例升高,5例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2例升高,4例在正常范围。胸部HRCT的主要特点双肺磨玻璃样影4例;双侧云雾状、网状不均匀条索影2例。经甲强龙及复方磺胺甲嗯唑片治疗,其中1例联合克林霉素,好转5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CP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临床以干咳、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时,应行胸部HRCT检查,同时给予HIV筛查,若为阳性,应尽早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影像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用自制豆豉导致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因食用自制豆豉导致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患者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情与食用的豆豉量有直接关系,食用量较少的患者出现头晕、呕吐、乏力、腹胀等症状,服用量较多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肌张力降低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治疗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越早注射抗毒素治愈的可能越大。结论要谨慎食用密封发酵食品,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

  • 标签: 自制豆豉 肉毒杆菌 食物中毒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