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颞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颞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高分辨CT对骨折处进行横断面扫描和冠状位扫描,对照普通CT评价高分辨CT的诊断水平。结果36例患者经CT扫描,明确骨折17例,疑似骨折15例,骨折阴性4例,检出47.22%,骨折累及器官组织损伤均无明确显示。经HRCT扫描,明确骨折36例,其中纵行骨折27例(75.0%),横行骨折8例(22.22%),混合型骨折1例(2.78%),检出100%,骨折累及器官组织损伤显示较为清晰。HRCT骨折检出显著高于传统CT,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高分辨CT对颞骨骨折进行扫描,不仅能准确反映颞骨骨折部位及类型,也可显示软组织变化和累及结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传统CT,能够为临床治疗颞骨骨折及评估预后提供有效影像学信息,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颞骨骨折 高分辨率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评估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分辨超声对284例甲状腺结节评估的准确。结果284例甲状腺结节中彩超评估为良性结节的162例,手术确诊为良性的153例,手术确诊为恶性的为9例其中术中意外发现微小癌4例,诊断符合94.44%。彩超评估为恶性的122例,手术确诊为恶性的86例,手术确诊为良性的38例,诊断符合70.49%。结论高分辨超声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性质的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临床术前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高分辨率超声 评估诊断
  • 简介:摘要回顾总结56例高分辨食管测压的护理配合,认为测压前认真进行护理评估和相关准备、测压中密切观察病情和做好护理配合、测压后的导管消毒、维护和保养等,是高分辨食管测压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高分辨率 食管测压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麻疹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麻疹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探讨12例麻疹患者胸部CT及高分辨CT(HRCT)资料,分析该病的影像特点。结果胸部CT表现胸膜下病变及间质性损害12例;累计双肺(≥3叶)9例;结节影9例;树芽征8例;磨玻璃影7例;晕征7例;肺气肿5例;胸膜增厚3例;片絮影或球形4例,其中2例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成人麻疹肺炎以肺间质损害并双肺胸膜下多发多形态病变为主要改变,常伴有肺气肿、多形性病灶,甚至出现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征象。

  • 标签: 成人 麻疹 病毒性肺炎,计算机体层成像 HR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CT检查与高分辨CT检查在诊断肺弥漫性疾病方面的效果价值。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弥漫性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CT检查(对照组,37例)与高分辨CT检查(观察组,37例)时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接受高分辨CT检查的观察组患者,除肺小叶间隔增厚外,其余检查项目同对照组相比,检查图像均更加清晰、准确,分辨更高,对比其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肺弥漫性疾病时可以采用高分辨CT检查方法,同常规CT检查相比高分辨CT检查的检查图像更加清晰,分辨更高,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常规CT检查 高分辨率CT检查 诊断 肺弥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接高分辨CT(HRCT)以及小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慢性间质肺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共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分别使用HRCT以及MSCT对患儿进行诊断,将HRCT的诊断结果设为A组,将MSCT诊断结果设为B组,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以及使用剂量、扫描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图像在蜂窝影、磨玻璃密度影、肺大泡影、结节影、网格影、囊状透亮区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两组图像在质量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且两组图像在诊断正确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使用小剂量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效果较好,具有缩短扫描时间以及减少放射量的优点。

  • 标签: 小儿慢性间质性肺疾病 直接高分辨率CT 小剂量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RCT对肺内马赛克灌注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呼吸道疾病和血管疾病所致马赛克灌注的HRCT特征。结果HRCT对肺内马赛克灌注病因的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结论通过分析马赛克灌注的形态、分布、范围以及吸气相与呼气相衰减可以推断出疾病的类型,对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马赛克灌注 高分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结缔组织病废间质疾病临床及高分辨CT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60例不同CTD-ILD的临床及高分辨CT表现进行总结及相关统计学处理,研究其临床表现与影像表现的特点和关联性。结果本组60例CT影像表现特点结节影11.66%,实变影18.33%,蜂窝影28.33%,网格影31.66%,磨玻璃影53.33%;SSc-ILD的蜂窝影和网格影发生高于其他组(P<0.05),pSS-ILD、RA-ILD磨玻璃影发生高于其他组(P<0.05)。CTD-ILD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占43.33%,气短/胸闷46.66%,干咳/咳嗽63.33%,胸痛41.66%,爆裂音80.00%。SSc呼吸苦难发生高于其他组(P<0.05),pSS-ILD干咳发生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不同的CTD-ILD影响和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部分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临床表现 高分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获得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然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以往麻疹发病阶段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麻疹接种前,具有很高的自发性,发病高。其次,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麻疹的发病,使其成为低发状态,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呈负相关关系。即麻疹疫苗接种越高,麻疹发病则越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后,不断降低了麻疹的发病。同时,在免疫屏障的支持下,显示即便麻疹控制不足100%,也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病,最终达到彻底消灭麻疹的目的。

  • 标签: 麻疹 疫苗接种 发病率 关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与高分辨MR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经由B超检查与高分辨MRI诊断,比较B超检查与高分辨MRI检查的准确。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对照,高分辨MRI检查出的斑块个数明显多于B超检查,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特征中纤维帽破裂、纤维帽形态、斑块内是否出血或血栓等与是否发生临床事件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分辨MRI较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准确性更高,且能够准确分析斑块的成分及稳定性,对临床治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B超 高分辨MRI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影响我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及控制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份到2014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9例,对所选择的患者采取入户访问以及集中调查等方式,统计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以及控制的因素,此外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以及控制。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我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的控制以及治愈因素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年龄、思想观念、地理环境、家庭因素等;对所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治理之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及控制明显得到了提高,治疗从21.3%上升到71.7%,患者的血压控制从22.0%上升到8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影响治疗以及控制的因素并不单一,并且这些影响因素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控制,社区医院通过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干预护理,显著的提高了社区高血压的治疗以及控制

  • 标签: 高血压 影响因素 社区医院 治疗率 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架角度和剂量对调强验证通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6月所接收的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机架角度为0度与非0度(主要为40、80、280、320度)。每角度使用2种剂量(200与400MU/min)。对比不同条件下调强验证通过。结果当机架角度为0度时,使用不同剂量出束,调强验证通过无较大差异。当机架角度为280与320度时,以较高剂量出束时,调强验证通过较低。结论为确保加速器调强验证通过的准确性,应定时对其进行检测,保证剂量输出在高剂量以及非0度机架角度时的精准性。

  • 标签: 机架角度 剂量率 调强验证通过率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上升的原因,讨论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分析我院6年间剖宫产术指征、剖宫产上升原因。结果剖宫产术指征以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疤痕子宫较多,剖宫产逐年升高。结论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进行心理调控,提高分娩镇痛技术是降低剖宫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剖宫产发生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的有效措施,并探究自然分娩应采取的措施,对医院有效地降低剖宫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剖宫产率 降低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了2012—2015年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及我国恶性肿瘤的种类,以此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研究医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据描述法对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相关指标。结果在同时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为264.85/10万,占世界总发病例数的25.4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恶性肿瘤死亡为161.49/10万,占世界总死亡例数的26.6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结论中国恶性肿瘤无论发病或死亡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出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应扩大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区域,提高防治和治愈能力。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国内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