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伐他汀联合可地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血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予治疗,仅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伐他汀联合可地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伐他汀联合可地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可以有效的改善慢血流指标并提高病人的身体机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 慢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早期肝硬化应用德福酯与络化纤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德福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德福酯联合络化纤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德福酯与络化纤丸联合用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安络化纤丸 阿德福韦酯 乙肝早期肝硬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伐他汀钙(乐)联合厄贝沙坦(博维)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接受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甘油三酯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伐他汀钙(乐)联合厄贝沙坦(博维)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厄贝沙坦 早期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更昔洛昔洛)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校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有水痘的学生3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19例;对照组选择昔洛治疗,观察组选择更昔洛治疗;比较两组学生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更昔洛治疗水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水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前列地注射液联合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体会与效果。方法将全部观察的180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足综合支持治疗的同时再给予前列地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伐他汀钙片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流量、血流峰时速度、足背动脉管径)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28d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8%。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量、足背动脉管径指标检查均有所好转(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前列地注射液联合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迅速、安全性高和依从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且能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前列地尔 糖尿病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恩替卡德福酯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恩替卡组(给予恩替卡治疗)与德福酯组(给予德福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恩替卡组的HBeAg转阴率、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78%、95.56%、4.44%,显著优于德福酯组的84.44%、82.22%、20.00%,差异显著(P<0.05);恩替卡组的ALT指标显著高于德福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在常规保肝治疗同时辅助于恩替卡治疗,疗效与安全性高于德福酯,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肝 肝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德福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两组分别给予口服恩替卡德福酯抗病毒治疗,疗程至少52周,在0、24、48周检测HBV-DNA、ALT、HBeAg及药物安全性观察。结果①治疗组的HBV--DNA水平平均下降值显著大于观察组(6.31log10cp/mlvs.3.97log10cp/ml,7.24log10cp/mlvs.5.07log10cp/ml,P<0.01)。②两组患者的ALT水平复常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91%vs.73%,P>0.05)。③治疗组患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情况在24周时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vs.7%,P>0.05),但在48周时,显著多于观察组,(33%vs.12,P<0.05图2)。④安全性分析观察组曾有一过性肌酐升高,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学转换率和HBV--DNA达不可检测水平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

  • 标签: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 HBeA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地联合左卡汀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心内科住院的重度心力衰竭(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包含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可地和左卡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入院时和治疗7天后均测定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3.8%;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地和左卡汀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改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尼可地尔 左卡尼汀 重度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强的松和昔洛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了108例72小时内发病的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与强的松、昔洛及安慰剂治疗疗程10天,所有病人常规给予维生素B1B12及康复等治疗,以House-Brackmann评分为评分标准,观察病人的痊愈率。结果激素组3个月痊愈率为83.3%,昔洛组为66.7%,安慰剂组为63.9%。结论早期应用激素能有效改善Bell麻痹病人的痊愈率,无明显证据证明昔洛能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痊愈率。

  • 标签: 强的松 阿昔洛韦 Bell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昔洛外用联合利巴林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8月本院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06例,遵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103例,前者联合接受利巴林口服、昔洛外用治疗,后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副反应发生率与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疗效高于参照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时间、临床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副反应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昔洛外用与利巴林泡腾颗粒口服联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快速改善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深入推荐。

  • 标签: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 临床症状 阿昔洛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恩替卡治疗耐德福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治的67例耐德福酯CHB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28例;对比组单一应用恩替卡治疗,均应用恩替卡治疗,连续用药48周;对比治疗前后的血清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掌握治疗后血清HBV、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清HBV-DNA、ALT、AST及TBIL均显著降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HBV-DNA、HBeAg的转阴率自治疗6周逐步提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用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耐德福酯CHB患者应用恩替卡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和控制病情,且安全性较好,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寻找疗效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帕替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基线特征及治疗后不良事件筛选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time,OS)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的独立预后因子。结果中位OS为5.00个月。DCR为37.9%。治疗后出现高血压、手足综合症、腹泻和蛋白尿不良事件为OS的独立预后因子,预示着更长的生存获益。治疗后出现手足综合症和蛋白尿不良事件为DCR的独立预后因子,预示着更佳的疾病控制率。结论帕替对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事件可能是帕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因子。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疗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替治疗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和护理体会。方法例确诊的10例晚期胃癌患者,帕替250~500mgqd,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对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进行护。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出现反应轻微,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有助于减轻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昔洛是第三代广谱抗病毒药物,为合成的嘌呤核苷类似物,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由英国葛兰素-威尔康研发并于1981年5月在英国首次上市,目前已被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批准上市使用,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对病毒选择性高的特点。临床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与预防,带状疱疹以及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 标签: 阿昔洛韦 癫痫 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福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10mg德福酯治疗,于48周后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阴转率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变化。结果持续治疗第4周后,患者ALT复常率相对较低,HBeAg、HBV-DNA血清学无显著变化;于24周后,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上升,于48周后,三项指标升高显著。结论德福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颇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肝脏炎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昔洛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即分为两组,炎琥宁联合昔洛为治疗组,单用昔洛为对照组,于治疗7-10天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总有效率、促进结痂、减轻疼痛、完全止痛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昔洛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炎琥宁 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伤口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碘对产妇的会阴切开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结果,340例会阴切开的产妇中无一例发生感染,感染率0。结论,采用具有持效杀菌作用的碘进行会阴切开伤口处的消毒,对控制医院感染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安尔碘消毒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替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4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帕替500mg/日至750mg/日口服,直至患者病情进展。结果2月评估PR为7例,为15.2%,SD为25例,为64.1%,疾病总控制率为81.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高血压、皮疹、心悸、手足综合征、纳差、腹泻、乏力,但均能耐受,较为轻微,为Ⅰ级或Ⅱ级。结论帕替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毒副作用轻微,安全、有效。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人,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斑块大小、IMT及并发症情况,治疗时间为10个月,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内膜进行检查,进而测定中膜厚度值即IMT和斑块大小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膜厚度及斑块大小程度都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中膜厚度和斑块大小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疗效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伐他汀钙在治疗粥样硬化上的疗效显著,可很好的改善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大小,治疗后心脑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动脉 粥样硬化 斑块 IMT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