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疗技术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医疗结构、患者对医疗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机构据此进行了广泛的安全管理。这种形势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逐渐发展起来,它能够为临床提供安全高效的药品和药品服务。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药师通过审核药方保证合理用药,各项规程和操作标准保证药品安全和质量,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中心安全配制的管理和实施,安全配制管理和实施在中心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 标签: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 安全配制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从1998年的15.3%到2012年的28.3%,中国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部分疫情高发地区,这一数字甚至高达40%。”1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关注妇女与艾滋病主题研讨会上,联合国妇女署驻华办公室主任汤竹丽介绍,女性感染者中25%是配偶间传播,配偶及固定性伴正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药物配制室的管理方法,以避免化疗药物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方法制定化疗药物配制室制度,配备防护设备,培训专业配制人员,规范化疗药物配制操作规程,科学处理化疗废弃物。结果化疗药物配制室集中配制化疗药物3年多来,无人发生与化疗药物有关的职业伤害,未发生与化疗药物有关的环境污染。结论对化疗药物配制室实施科学、严格的管理,可保证配制人员的安全,避免环境污染,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化疗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 标签: 妇科肿瘤 化疗药物配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静脉药物配制过程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之间的520项输液配制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组为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配制输液项目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情况,实验组为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情况,对比两组药物耗损率以及药物配制错误率。结果对于参照组,实验组前药物耗损率11.53%、药物配制错误率17.31%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静脉药物配制过程中可以显著提升配置及时性与准确性,保障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药物配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士配制化疗药物自我防护的调查,分析护士对于化疗药物防护的现状和认识,为化疗药物的临床使用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应用参考文献资料自制的问卷,对110位临床护士接触化疗药物过程中的自我防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肿瘤科护士自我防护设备和意识均强于非肿瘤科,护士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存在防护缺陷。结论护士配制化疗药物过程的防护存在不足,应加强自我防护,同时管理人员应提供良好的防护条件,加强培训和指导,降低配制化疗药物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 标签: 护士 化疗药物 自我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制对合理安全临床用药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开的处方1042份,并将它们按照静脉药物配制规定于配置机构进行配比,同时组织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审查、核对同时规范条形码管理,并将这批处方配比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不合理用药的问题。结果通过对配比前后安全合理用药的情况,可以明显发现在配比后合理用药的情况要好于配比前,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科学规范的配比以及审核手段,静脉药物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将大大提升,也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静脉药物配制机构 临床合理用药 作用和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科技迅速发展,临床静脉用药的不断增加,对静脉配置中心护士用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减少静脉用药过程的失误,针对护士在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制定各班工作质量标准和用药制度,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护士药物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药物配置过程操作程序,使静脉用药过程保质保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士 药液丢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中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也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而药液的配制是保证静脉输液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用药目的、治疗安全及治疗效果,同时也影响到医护患关系的融洽。降低药物配制差错的发生,保证输液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此项操作技术。

  • 标签: 静脉输液 药物配制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静脉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我院从2016年1月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两个时间段内的临床静脉药物配制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对比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临床静脉药物配制效果。结果实施后药物损耗、配制错误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静脉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临床静脉药物配制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构造大众满意度函数、政府合理度函数,医院接受度函数将新医疗体系中医院的各项收入比例设定转化为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使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求解,为破除“以药补医”后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补助比例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医疗改革 以药补医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的重要性,通过对影响人口比例失衡因素的分析提出几点改革建议,以便更好的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优化计生工作效率,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建设。

  • 标签: 计划生育 性别比例 传统思想
  • 简介:摘要目的用30℃,35℃,40℃温开水配制能全素,探讨能全素不同配制水温对食管癌患者胃肠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干二科48区行食管癌手术患者90名分为3组,分别用30℃,35℃,40℃温开水配制能全素,用输液恒温器控制进入患者体内的营养液温度分别为30℃,35℃,40℃,观察能全素不同配制水温对食管癌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用40℃温开水配制能全素对食管癌患者胃肠道功能影响最小,从而指导临床配制能全素的最适宜水温是40℃。

  • 标签: 能全素 水温 食管癌 胃肠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实际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015年9月—2015年10月I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9月份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4.72%,10月份为23.53%;9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61.36%,10月份为66.07%。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符合相关规定,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较低,需继续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督和管理。

  • 标签: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存在的关系,并且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68例当做研究组,另外选择31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比组,分析嗜酸细胞计数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3岁以下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嗜酸细胞计数、血EOS比例明显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婴幼儿存在气道高敏性、先天性疾病明显高于其它的年龄阶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治疗的时候,存在一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后病情得到缓解,其比例占患儿总数的73.8%。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嗜酸细胞比例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通过气道高敏性的调查,发现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有效反复呼吸道感染。

  • 标签: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