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性小畸形患者行再造术术前、术后护理后的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18例先天性的小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Ⅱ期再造手术,同时在手术前后均进行相应护理,本研究观察的指标为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恢复状况。结果在手术前18例患者的恐慌、焦虑的情绪有了较大缓解,同时在手术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方面都有良好的恢复。结论在再造手术前后进行护理是小畸形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耳再造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耳部病变,在婴幼儿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本文对婴幼儿真菌病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做一综述。

  • 标签: 婴幼儿 耳疾病 真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突根治术后患者再流脓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干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经典乳突根治术,术后不干30例(30)经典乳突根治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检查见外耳道被肉芽充塞、瘫痕形成致外耳道狭窄8例,乳突腔脓痴积聚5例,霉菌生长1例,外耳道后壁高2例,鼓窦口狭窄3例,上鼓室、后鼓室、乳突腔内充塞胆脂瘤样或肉芽者共6例,面神经嵴过高3例,咽鼓管病变1例,异物遗留1例。结论病灶清除不彻底和术腔引流不畅是引起不干的两大主要原因。

  • 标签: 乳突 根治术 不干耳 分析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其内窥镜下换药与常规换药的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90例(98)行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换药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49),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换药,实验组患者给予内窥镜下换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干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发现肉芽组织和干的平均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干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内窥镜下换药和常规换药的干率没有差别,但内窥镜下换药能够明显提早发现肉芽组织的时间,并及时清理,从而加快干的时间,降低发生炎症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胆脂瘤型中耳炎 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 耳内窥镜 换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背景对94例外伤伤者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并分析成因。病例报告此次所选取的94例外伤伤者,其中包括60例男性,34例女性;别54例单纯左耳损伤,30例单纯右耳损伤,14例双耳同时损伤;伤者的平均年龄为38.7(±8.7)岁。上述伤者有三十五例耳廓损伤;上述伤者有三十四例为外伤性鼓膜穿孔;上述伤者有十例为感音性耳聋;上述伤者有八例为神经性耳聋;上述伤者有一例为左耳混合性耳聋,并发生耳膜穿孔;上述伤者二例为功能性耳聋;四例伤者为伪聋。上述伤者的损伤程度,除了两例伪聋不进行鉴定以及一例由于不能证明右耳陈旧性穿孔是不是和案件有联系而不能鉴定外,剩余伤者鉴定结果如下所述四十例为7~10级伤,一例为3级伤,五十例为4~6级伤。讨论一般来说听力障碍基本都是因耳部受到外力撞击所造成。除耳廓损伤外,听觉功能的评定是判断损伤等级的金标准。在检查是否耳聋时要先经过主观的测听,根据实际情况择取有效的客观测听法予以判断,可先通过耳语、捻发音以及秒表等方法予以测检,再实施电反应测听以及声阻抗电测听,声阻抗电测听在评定伪聋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若伤者的伤口为新伤,就容易给出相应结论,反之一定要查证案发时的听力证据,证据包括伤者的病历卡、体检单以及人证进行反复的比对。

  • 标签: 耳外伤 法医临床学鉴定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如何缩短先天性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引流的伤口愈合时间。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的22位先天性前瘘管感染行脓肿切开引流换药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0例,实验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换药4~5次后使瘘口自然引流同时TDP理疗每天1次。结果实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引流的患者行常规换药加TDP理疗和自然引流,能有效的缩短换药时间,对伤口愈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减少了患者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先天性耳前瘘管 感染 换药 TDP理疗 自然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后不干的原因,做好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98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8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患者,有215例为胆脂瘤残留,占72.1%,30例患者咽鼓管感染,占10%。25例外耳道狭窄,占8.4%。28例换药不当,占9.5%。再次实施手术,患者后期均达到干,干率为100%。结论乳突根治术后不干的原因为病灶清除不彻底、外耳道过于狭窄、咽鼓管感染、换药不当、残留异物等。为了避免术后产生不干,要求术者严格按照规则操作,彻底清除病灶,保持术腔引流通畅,防止咽鼓管感染,为患者合理换药,减少术后不干的几率。

  • 标签: 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法联合中药熏蒸对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共计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压法加日常护理,研究组采用压法联合中药熏蒸加日常护理,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分级相比较,在Ⅰ、Ⅱ、Ⅲ、Ⅳ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法联合中药熏蒸护理对面瘫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瘫 耳压法 中药熏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状疱疹所致面瘫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带状疱疹所致面瘫疾病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总结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经药物综合治疗后,有7例(23.33%)病人经过治疗后得以治愈,有15例(50.0%)病人经过治疗后显效,另外有8例(26.67%)病人经过治疗后一定程度好转,没有病人经过治疗后无效,其疾病治疗的有效率(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达到73.33%。同时面瘫修复及时间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治疗1个月后,有6例病人病情得到好转。治疗3个月后,有8例病人病情得到好转,有5例病人显效。治疗半年后,有8例病人病情得到好转,有10例病人显效,有5例病人得以治愈。治疗一年后,有8例病人病情得到好转,有15例病人显效,有7例病人得以治愈。结论在带状疱疹所致面瘫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相应的综合性药物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病人治疗的有效率,极大的缩短病人面瘫恢复时间,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因此该治疗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耳带状疱疹 面瘫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成人先天性前瘘管反复感染的效果。方法将54例成人先天性前瘘管反复感染的患者按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前瘘管感染形成脓肿者,给予传统的切开排脓局部换药。炎症控制后,对反复感染的瘘管仅告知手术摘除瘘管。实验组26例,脓肿给予穿刺抽脓冲洗,局部换药,换药时间向患者详细讲解此病的特点及手术的必要性,排除患者的心理忧虑,为手术做好准备。感染一旦治愈,及时电话通知患者手术摘除瘘管。结果实验组的脓肿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愈合后瘘管摘除的手术率为92%,对照组为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先天性前瘘管反复感染的患者行穿刺抽脓冲洗,换药,有效的健康教育,积极预约手术时间及电话通知患者等护理干预,可以缩短脓肿换药时间,提高瘘管摘除的手术率,根除感染源,避免了多次感染及破溃,减少了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 标签: 耳前瘘管反复感染 换药 摘除瘘管 脓肿 感染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炎灵口服液治疗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对收治的120例(100)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0%和58.3%,总有效率分别为98.4%和74.9%;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实验组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炎灵口服液治疗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耳炎灵口服液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期先天性前瘘管的手术治疗的时机、效果。方法手术治疗65例感染期先天性前瘘管。结果65例患者一例复发,一例发生软骨膜炎,最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感染 耳前瘘管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顺铂毒性豚鼠耳蜗中Connexin26表达,探讨顺铂毒性与Connexin26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Connexin26表达。结果Connexin26阳性率对照组99.25%,实验组38.12%。结论Connexin26表达减少与顺铂毒性相关。

  • 标签: 顺铂耳毒性 Connexin2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在外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中的实用性。方法对在内窥镜下行鼓膜修补术的3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穿孔一次手术治愈率94.44%,总治愈率为100%;术后半年复查纯音听力测试,气骨导差降低0~10dBHL8,11~20dBHL19,21~30dBHL7,气骨导差>30dBHL2,气骨导差平均降低15.8dBHL。结论内窥镜下行鼓膜修补术是一种操作简单、费用低、微创小、安全可靠的鼓膜修补方法。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鼓膜成形术 鼓膜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外耳道骨坏死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经我科门诊治疗56例70耳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外耳道Ⅰ~Ⅱ型颞骨骨坏死患者在内镜下的局部治疗。结果10例(8)外耳道骨坏死患者经治疗后外耳道上皮重新爬生,上皮化,经观察2年以上未见新骨壁裸露。38例(54)外耳道坏死骨壁范围得到控制。12例10须手术切除坏死骨及软组织,组织瓣修复缺损区域,切断感染途经,外耳道封闭术。结论内镜下定期外耳道局部清理治疗,对外耳道颞骨骨坏死的病情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耳内镜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 颞骨骨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方法观察组18例采用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传统鼓膜刺激贴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随访1-36个月,观察组术后1例术后半个月因感冒致中耳感染,移植物脱落。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痊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 传统鼓膜刺激贴补术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前瘘管反复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成人先天性前瘘管反复感染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脓肿愈合时间平均为(9.53±0.32)d,短于对照组的(13.55±1.01)d(P<0.05);实验组手术治疗率为82.93%,护理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46.34%、82.93%(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成人先天性前瘘管反复感染,可缩短疾病康复时间,提升手术治疗率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成人 先天性耳前瘘管 反复感染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