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内科患者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治疗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心血管疾病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选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选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留置时间长。结论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静脉炎效果优于普通输液器。

  • 标签: 精密过滤输液器 静脉炎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采用过滤法滤除血浆中白细胞后受血者列入研究组,另选同期100例输入为过滤白细胞的血浆受血者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4.5%)低于对照组(26.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过滤法滤除血浆中白细胞后再行输注,可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提高受血安全性。

  • 标签: 输血反应 白细胞 过滤 非溶血性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混合浓缩血小板进行过滤,得出3种不同的血小板过滤器呈现的多样性的效果方法根据血小板回收率特定值制造混合浓缩血小板的离心条件,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法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过滤,并在浓缩血小板过滤之后进行计算,得出血小板回收率值、白细胞清除率数值、红细胞清除率数值等,最后把上述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3种过滤方法的研究所得出结果均有差异,并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由12U浓缩血小板所制备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与《全血及成分质量要求》中对混合型浓缩血小板所要求的计数含量相差无几,红细胞混入量的符合率也达到71.8%,混合浓缩血小板的研究总体符合率是67.2%。可略掉关于混合浓缩血小板中白细胞过滤的程序,既采用12U型的浓缩血小板制就可达到预期成效。

  • 标签: 混合浓缩血小板 过滤器 白细胞过滤 血小板回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细过滤输液器用于中成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输注中成药物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9%和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静脉输入中成药物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可有效缓解局部血管疼痛程度,预防局部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炎 中成药物 精细过滤输液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对高血压病早期控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例高血压病高危风险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常规组采用一般门诊途径发现筛查干预,实验组采用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包括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控制率、相关疾病发生率及服药依从性,并采用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1)实验组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控制率、相关疾病发生率及服药依从性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疾病认知程度评分(88.96±1.65)分,常规组疾病认知程度评分(70.24±1.5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对高血压病早期控制效果显著,可准确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社区过滤式筛查 高血压病 早期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种方式静脉输注氯化钾后疼痛的发生率。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器输液,对比两组药物性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输注氯化钾时,采用精细过滤输液器对预防氯化钾静滴疼痛有良好的效果,且方便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化钾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临床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偶见堵管现象的原因。方法使用不同材质滤膜和不同稀释液进行Vcap恒压过滤测试对比不同膜材和溶液的过滤特性,探讨舒肝宁注射液造成临床滴速变慢及堵管的原因。结果不同材质滤膜和不同稀释液对舒肝宁注射液流速均有较大影响。结论对于舒肝宁注射液,滤器使用聚醚砜和聚丙烯滤膜滤速较慢,而纤维滤膜较好;葡萄糖稀释液易造成过滤过程堵塞,而生理盐水因盐溶作用,滤膜不易发生黏附。

  • 标签: 舒肝宁注射液 精密过滤器 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联合马铃薯外敷预防前列地尔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使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精细过滤输液器静脉输液并在用药前20分钟沿静脉走向穿刺点上方外敷新鲜马铃薯薄片,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方法输液,如出现静脉红肿﹑疼痛,予50%硫酸镁湿敷。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5%,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9.4%,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联合马铃薯外敷预防静脉炎发生疗效显著、安全。

  • 标签: 前列地尔 精细过滤输液器 马铃薯 预防 静脉炎
  • 简介:摘要探讨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微粒污染控制对策,临床护士在执行静脉推注治疗时使用可脱卸静脉推注过滤器装置,可有效降低静脉注射微粒,增加静脉注射治疗的安全。

  • 标签: 静脉注射治疗 微粒 对策 静脉推注过滤装置
  • 简介:摘要中医全科医学在社区医疗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中西结合的全科医师在社区具有非常明显、独特的优势,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金钥匙。中医全科的教育模式有很多,而社区实践在中医全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注重中医全科医学生的社区实践,才能巩固各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医全科医学。

  • 标签: 社区实践 中医学 全科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哈萨克族医学是哈萨克人的祖先在对天、地、日、月、水、火等自然现象的观察中发展了它们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和相互克制的依存关系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六原学说是哈萨克医药理论的核心,指导哈萨克医药的一切理论和医事活动。阴阳学说是哈萨克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哈萨克医药理论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药物的属性,饮食的属性,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哈萨克医学 理论 健康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探讨倒置的是败诉风险倒置的对象必须是部分要件事实被告人对本来的证明责任对象应从相反的方向承担证明责任等对举证责任倒置理论的理解。

  • 标签: 举证责任倒置 特点
  • 简介:摘要介绍了“扎根理论”的相关概念、起源及发展,总体研究方法、过程及特点,重点阐述扎根理论在护理研究中的具体实施步骤,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广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 标签: 扎根理论 定性研究 护理研究 具体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头针因其在治疗中风肢体痉挛的特殊疗效备受临床针灸医生的亲睐,其作用机理亦受到普遍关注。患侧肢体痉挛状态是中风病最主要的功能障碍一,过高的肌张力直接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活动能力,痉挛状态伴有疼痛还影响病人睡眠,情绪及精神心理状态1。因此偏瘫的恢复过程中,痉挛是关系到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地抑制痉挛是中风恢复期治疗的主要内容及难题。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头针治疗中风肢体痉挛较体针疗效明显16-17。

  • 标签: 头针 中风肢体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程度。方法将86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干预后15天、25天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状态于干预后15天、25天在统计学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可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抗生素药物的管理,探索PDCA循环理论在抗生素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自2011年4月份正式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抗生素药物的临床管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具体实施,对临床病人进行个体化管理及调控,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抗生素使用规范、抗生素用量及病人的病情。结果应用PDCA循环理论管理的方法,抗生素的使用规范性明显提高,减少药物滥用,在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保障下,提高了抗生素使用效率,减少耐用风险。实施PDCA循环后滥用药程度分类、滥用的用药强度(AUD)程度和用药疗程3个角度的不合理病人例数均明显低于对实施常规管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临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使抗生素用药更加规范、科学,提高用药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抗生素药物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