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痛逐瘀汤加虫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从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88例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疗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痛逐瘀汤加虫类药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周。着重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后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逐瘀汤加虫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身痛逐瘀汤 虫类药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逐淤汤治疗残余期布鲁氏菌病(下文简称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残余期布病患者5例,均为男性,给予患者服用痛逐淤汤,观察研究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全部患者的脾、肾、肝各项功能的逐步恢复,布病的临床症状逐步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感显著减轻,运动系统达到正常状态,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备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痛逐淤汤对治疗男性残余期布病患者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身痛逐淤汤 临床疗效 关节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痛逐疲汤联合针灸方法在风湿关节痛临床治疗期间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诊的80例风湿关节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手段,研究组患者在针灸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服用痛逐疲汤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2个月以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72.5%之间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逐疲汤联合针灸方法在风湿关节痛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见这一方法在风湿关节痛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身痛逐瘀汤 针灸 风湿关节痛 可行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逐瘀汤与针灸并用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痛逐瘀汤治疗,观察组加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逐瘀汤与针灸并用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身痛逐瘀汤 针灸 坐骨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