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塔戈运动在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老年患者跌倒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奥塔戈运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周、干预24周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及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结果干预6周、干预24周后两组FMA评分及MFES评分均升高;实验组干预24周后的FMA评分及MF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塔戈运动有利于提高脑出血后遗运动障碍老年患者的运动功能,在跌倒预防中效果良好。

  • 标签: 奥塔戈运动 脑出血后遗症 运动障碍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患者接受雷沙吉兰药物治疗对清晨关期运动障碍及非运动症状的效果。方法此次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帕金森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参照计算机抽选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以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沙吉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4周、8周后观察组清晨关期运动障碍评分(7.04±0.21)、(6.09±0.14),非运动症状评分(5.13±0.13)、(4.01±0.1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接受雷沙吉兰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清晨关期运动障碍,降低非运动症状评分,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雷沙吉兰 帕金森病 清晨关期运动障碍 非运动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查南充市3~6岁幼儿家长对钙营养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干预对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南充市三区城区6所幼儿园中3~6岁幼儿家长1200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评估家长的营养知识、饮食态度及饮食行为。结果本次研究问卷回收率为83.75%,问卷有效率为89.55%;高文化程度家长的钙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得分显著高于低文化程度家长(P<0.05);高水平家庭收入的饮食行为得分显著高于低水平收入家庭(P<0.05)。结论针对低文化水平家长的钙营养知识不足,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针对性措施,提高儿童家长钙营养知识水平,进而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 标签: 钙营养知识 认知现状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益气通络汤加减与运动想象联合康复方案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益气通络汤与运动想象联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MA)、生活能力(B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对中风偏瘫患者采取益气通络汤加减与运动想象联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中风 偏瘫 运动想象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及运动康复措施。方法通过对100名跑步运动年限在半年以上、跑步频率在3次/周或累计15公里/周的跑步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测量、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测试、下肢稳定性测试等,对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及运动康复分析。结果踝关节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及下肢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踝关节部位容易发生损伤,损伤急性期通过POLICE原则处理,后期对踝关节进行包括肌肉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在内的运动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复杂,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康复。

  • 标签: 踝关节 运动损伤 机制 运动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高校中大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探究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有运动损伤经历的大学生876名纳入本次研究之中,对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损伤处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876名大学生之中,主要是以皮肤擦伤、脱臼、关节扭伤、韧带拉伤、关节扭伤、骨折为主,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学生不够重视、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心理状态不佳、场地器材设备比较差、身体素质差、组织教法不合理、身体疲惫或伤病、保护措施不当。结论在该校大学生之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是以皮肤擦伤、脱臼、关节扭伤、韧带拉伤、关节扭伤、骨折为主,需要按照实际状况给予积极的应对措施进行处理,以此减少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可能。

  • 标签: 大学生 处理措施 运动损伤 原因 高校
  • 简介:摘要目的就帕金森(PD)患者生活质量与非运动症状(NMS)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40例PD患者组成实验组,并将同年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相关量表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焦虑、抑郁倾向,伴有智能障碍,睡眠质量与记忆力差,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NMS的早期鉴别及相应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遏制病情发展速度,利于预后。

  • 标签: 帕金森 非运动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针灸治疗)和研究组(22例;针灸+推拿治疗),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的针灸治疗,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

  • 标签: 针灸 推拿 膝关节运动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推拿综合康复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临床。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所收治患有脑卒中疾病的病患96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96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8例病患。干预组采取针灸推拿与康复运动联合疗法,常规组则为单纯性的康复运动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在接受康复治疗后WHOQOL一100、Bl、FNIA等各项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指标评分,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疾病康复治疗来说,采取针灸推拿与康复运动联合疗法,能改善病患各项的运动功能,促进病患各项运动功能早日恢复至正常状态。

  • 标签: 针灸推拿 康复疗法 改善 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本院接治的颈椎病患者96例。应用计算机随机排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施悬吊运动疗法的48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推拿疗法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70.83%和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3.75%、9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悬吊运动疗法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优于推拿疗法,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悬吊运动疗法 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联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运动。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疼痛、健康总体自评、活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运动 针灸 中风后遗症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意念疗法在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以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46例则予以康复锻炼联合运动意念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表、巴氏指数。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改善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表、巴氏指数无显著差异,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表、巴氏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锻炼联合运动意念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表、巴氏指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意念疗法 脑梗死病人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8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患者。对照组利用药物、饮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血脂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69%,依从性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4%,依从性75.26%,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血脂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环境更加复杂,对患者的治疗,除利用药物、饮食控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运动的指导,运动指导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社区糖尿病 运动疗法 传统治疗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肺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呼吸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灶吸收,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 肺结核 应用价值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实验联合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实验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将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实验诊断正确率。结果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158例,阳性率为79.0%。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实验联合检查对于冠心病的检出阳性率为93.0%,检出阳性率高于单一冠脉造影检查(P<0.05),联合检查检测多支、双支及单支冠脉病变阳性率均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实验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正确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运动平板实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6)以及对照组(n=5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运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2hPBG以及FBG水平。结果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2hPBG以及FBG水平存在一定程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更低(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通过运动护理干预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 标签: 运动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新的数学模型预测肺部肿瘤在500ms后移动的位置以补偿使用动态肿瘤跟踪放射法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由于多叶准直器(MLC)控制系统的延迟所造成的误差。方法使用具有外源性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网络(NARX)建立数学模型,使用实时循环学习算法对其进行训练,在模型训练后可以对肿瘤的位移进行预测。结果①建立的新的数学模型能够计算出肿瘤未来500ms后移动位置的估计值,并与500ms后肿瘤真实的位置相近,证明建模的成功。②预测的七名癌症患者的未来的肿瘤移动位置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和门控占空比相比于先前的研究者建立的数学模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结论使用新模型的预测结果相较于以前的模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停留在理论模型阶段,需要继续进行改善。

  • 标签: 放射治疗 呼吸引起的肿瘤运动 主动跟踪和动态传递 肿瘤位置预测 具有外源性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运动平板实验与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A组为实验组(30例),B组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运动平板实验检查,对照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阴性率。结果实验组灵敏度、阳性率、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93.00%>60.00%;90.00%>66.67%;96.67%>66.67%);阴性率低于对照组(10.00%<33.33%),P<0.05。结论运动平板实验诊断阳性率、特异度、灵敏度高于动态心电图,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平板实验 动态心电图 老年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治疗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均采用常规药物降压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无其他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加以运动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24h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和24h心率变化,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改善血压及心率等指标,对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 运动康复治疗 有效性 血压水平 24h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脑卒中康复期间常规康复疗法和运动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为常规康复组和运动康复组,对比两组康复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身体运动功能。结果三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显示运动康复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身体平衡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运动康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