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治疗各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气喘的疗效。方法用α-糜蛋白酶4000u+丁胺卡那霉素0.2+地塞米松5m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也可单独使用氨溴索,15mg,每日2次,雾化吸入。结果显效64例,有效76例,总有效率88.6%。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药物雾化吸入有利于降低痰液的粘稠度,促进痰液排出,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具有祛痰功能,作用时间快、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易于接受、安全可靠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连队卫生室。

  • 标签: 超声雾化吸入 基层医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肺炎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 超声雾化 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院ICU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病历56份。结果经过3-7天治疗后患者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掌握好影响超声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因素并给予正确的护理方法,有利于使药物达到更好的效果,加快患者恢复时间。

  • 标签: 超声雾化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进行呼吸道疾病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科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病历504份。结果经3-7天治疗后均达到满意效果。应注意雾化前对患者的解释,雾化时的雾量大小、间隔时间及痰液的处理。结论掌握好影响超声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使

  • 标签: 超声雾化吸入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喉炎过程中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慢性喉炎患者82例,根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护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愈显率90.24%、总有效率97.56%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85.37%,其差异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1例出现急性肺水肿或支气管痉挛,而对照组则1例发生急性肺水肿、2例发生支气管痉挛,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1%,但两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喉炎过程中实施有效针对性护理干预,其治护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减少

  • 标签: 超声雾化 急慢性喉炎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肺炎病患61例做为研究对象,现将所有病患随机分成治疗组(31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病患入院后,对其进行基础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利用超声雾化吸入方式,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方式,7天之后,对比相关治疗结果。结果经过一周的系统性治疗之后,治疗组在退热止咳,以及肺部细湿方面均比对照组疗效要好,(P<0.05)。对病患的胸正位片进行观察比较,治疗组肺部阴影吸收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利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急性肺炎病患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雾化吸入 小儿急性肺炎 痰热清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歇超声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患儿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传统雾化吸入疗法,予以观察组间歇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后的血氧饱和度、有效排痰时间及憋喘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超声雾化吸入应用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间歇超声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超声雾化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炎琥宁粉针剂静脉滴注及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应用炎琥宁粉针剂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吸入辅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较好。

  • 标签: 康复新液超声雾化疱疹性咽峡炎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方法本文就我科常用的两种雾化吸入方法进行对比,从使用、时间、过程、后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论使用电动雾化器比气动雾化器更方便、雾滴更稳定,但气动雾化则同时可供氧;电动雾化需要特定的雾化器,氧气驱动雾化不需要特定的雾化器;根据不同的疾病可选择合适的雾化器。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为患者开展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用药剂量小、起效快等诸多优点,这使得其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小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要想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就需要做好其临床护理工作,本文就主要对小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护理进展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小儿雾化 临床护理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用综合治疗,观察组用综合治疗+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结果观察组(综合治疗+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综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综合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择综合治疗+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者。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药物超声雾化吸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0例哮喘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时,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更佳显著,而且能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提升。

  • 标签: 氧驱动雾化 空气压缩泵雾化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蒸汽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对急性会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急性会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90例。观察组采用蒸汽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对比二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采用蒸汽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 标签: 蒸汽雾化 氧气雾化 急性会厌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收治的27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常规疗法,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呼气流峰值平均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平均值与治疗前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5.6%。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具有作用直接、快捷、患者耐受性强,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对于及早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症哮喘 雾化吸入 呼吸内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疗法是帮助COPD患者稀释痰液,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对雾化吸入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差异确定体位、雾化量、给氧量、吸入方法、和每次吸入量,确保了治疗效果。

  • 标签: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析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探讨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哮喘患儿10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雾化吸入和常规性护理干预,干预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依从性为64%,干预组总依从性为90%,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哮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提高I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治疗5天后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后的效果。结果在治疗5天之后,观察组显效21例,好换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1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都是小儿哮喘常见的治疗方法,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