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延续护理对产妇产后性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具有性情的产妇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延续护理,最终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护理前,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数据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护理完成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具有性情的产妇中应用延续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性情,降低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负性情绪 影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疾病确诊初期发生性情的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4例已确诊的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后一周和治疗阶段(9~12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确诊后一周时的焦虑检出率为58.33%,抑郁75.00%;治疗阶段(9~12周)时的检出率为33.33%,抑郁45.83%。结论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初期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性情,且较治疗阶段(9~12周)明显,护理人员应在疾病诊断的早期及早的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白血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白血病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癌症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68例癌症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发生抑郁的患者和未发生抑郁症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女性(OR=3.875,95CI0.345~10.456),文化程度较低(OR=3.454,95CI0.489~5.332),家庭月收入<3000元(OR=4.563,95CI0.459~7.352),对患癌症知情(OR=4.823,95CI0.454~13.344),经过手术治疗(OR=3.323,95CI0.565~9.356);经过放化疗治疗(OR=2.453,95CI0.443~6.346)是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较低,经过手术及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抑郁发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癌症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为骨科手术患者提出可行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骨科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即入院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结果患者普遍存在愤怒、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障碍。经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1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术前1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反而加重(P<0.05);但两组的抑郁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40例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术前紧张、恐惧心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骨科手术患者 负性情绪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动研究在尿道下裂患儿亲属性情的干预实践。方法选取32例尿道下裂患儿亲属进行量性研究,另选取12例尿道下裂患儿亲属进行质性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即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计划形成螺旋式循环实施干预。结果干预后尿道下裂患儿亲属性情有显著地改善,并呼吁建立和完善集医疗、护理、保险、社会福利为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结论行动研究法运用于尿道下裂患儿亲属的健康干预,能改善其性情,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有利于患儿的治疗、护理和康复。

  • 标签: 行动研究 尿道下裂 患儿亲属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早期妇女进行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选择妊娠20周以下的产前检查妇女125人,应用SAS,SDS评定她们的焦虑抑郁状况,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影响妊娠早期妇女情绪状态的主要原因。结果妊娠早期妇女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影响情绪的主要原因有担心胎儿发育不良,缺乏妊娠早期保健知识等。干预措施树立干预意识,提供心理支持,加强健康教育,传授放松方法,运用认知调整技术,指导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 标签: 妊娠早期妇女 抑郁焦虑情绪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性情的护理对策。方法将60例住院癌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性情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性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 标签: 癌症 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性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的性情,改善心理状态有重要作用,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负性情绪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性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名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44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肿瘤 心理护理 手术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改善冠心病病人性情的心理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诊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病人均进行药物或者介入治疗,并给予心理干预,对比病人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冠心病病人护理前SAS量表评分为(43.54±0.52)分,SDS量表评分为(44.12±0.45)分,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冠心病病人的SAS量表评分值为(20.44±0.58)分,SDS量表评分值为(21.13±0.44)分,负面情绪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冠心病病人的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冠心病病人的负面情绪,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冠心病病人 负性情绪 心理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性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64例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满意度和心理状态(SAS、SDS)。结果观察组SAS和SD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上胆结石手术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缓解病人心理焦虑、忧郁状态,有较高满意度,临床可进一步扩展。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胆结石 负性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冠状动脉疾病是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呈性。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工作从心理、生理、社会等全方位进行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4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估其性程度及自身前后T分值有无显著差异。结果心理护理前后T值有显著差异。结论有针对性地对冠心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对改善和缓解患者的性情,以及对冠心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形美容患者性情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6月收治的235例整形美容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221例。并选取1158例未做整形美容者为对照组。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性情进行调查,并将整形美容的221例根据SAS评分结果分为焦虑组和无焦虑组,对可能影响患者焦虑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21例整形美容的SAS评分高于未做整形美容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与无焦虑组在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地、整形部位、社会支持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整形部位、社会支持度影响整形美容患者SAS评分(P<0.05)。结论整形美容患者的焦虑情绪比较突出,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以增强患者对性事件的应对能力。

  • 标签: 整形美容 负性情绪 SAS评分 高危因素 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改善偏头痛患者性情中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中,有50例符合此次研究标准,将其以随机模式分成两组,普通组患者入院之后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入院之后接受心理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治疗效果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t=3.535)和SDS的评分(t=3.211)均低于普通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偏头痛患者的性情改善,促进治疗效果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改善 偏头痛患者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的性情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接收的肺癌患者中随机的抽取80例参与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等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一组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每组各为40例患者。让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经过护理后,SAS、SDS评分情况较对照组肺癌患者更佳,且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协同护理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协同护理 肺癌患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细节化护理干预对于孕产妇的睡眠质量以及性情的作用。方法16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8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84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两组SAS以及SDS评分均得以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睡眠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实施细节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消极情绪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睡眠状况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伴性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16例冠心病伴性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于干预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性情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伴性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产后性情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生产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各项参数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则不明显。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初产妇产后性情和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