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结果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28%(56/200),阴性率72%(144/200),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56例,其中重度AHR7例,占12.5%;中度AHR24例,占42.86%;轻度AHR16例,占28.57%;极轻度AHR9例,占16.07%。结论CVA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CVA的主要方法,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支气管激发试验 慢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B超检查与尿妊娠试验法对早早孕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我院2010年1月~10月停经35~45天妇女60例,全部进行尿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1月后进行B超复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两种方法对早早孕诊断的准确率无差异,均为100%(P=1.000);但B超检查还检出2例宫外妊娠,效果优于尿妊娠试验法。结论B超检查与尿妊娠试验对早早孕诊断的准确率相当,但B超对异位妊娠检出率更高,二者联合检查效果更好。

  • 标签: 超声 尿妊娠试验 早早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断幽门螺杆菌(Hp)的价值.方法选择以胃肠道疾病就诊的患者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同时行13C-UBT。结果820例RUT阴性患者中483例13C-UBT结果HP阳性,阳性率58.9%。结论给RUT显示HP阴性的病人补充13C-UBT有助于提高HP检出率。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13碳-尿素呼气试验 快速尿素酶试验
  • 简介:摘要结核菌素试验选取的部位为患者前臂曲侧中上部1/3处,进行皮内注射,注射剂量为0.1毫升,药物注射后可形成凸起的包块,其边界清楚。而结核菌素试验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给结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于部分条件下,结核菌素实验可以因为多种因素干扰,患者在结核杆菌感染后需要四周到六周的时间才可以进行变态反应,在变态反应形成之前,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反应;淋巴瘤、艾滋病、营养不良、百日咳、卡介苗接种等多种因素影响,可以导致结核菌素实验呈现阴性,硬性结节直径大小为1毫米到4毫米之间。结核菌素试验反应效果越明显,其对结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儿童、少年以及没有接种卡介苗的患者的结核疾病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 标签: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病 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在疑似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心电图正常或轻度异常而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36例,用微量输液泵经静脉泵入不同剂量的多巴酚丁胺液体(分级-逐级增加剂量),同时检测患者心率、血压、心电图及心室壁运动。结果36例患者中,DSE阳性22例,阴性14例,阳性率61,11%。结论多巴酚丁胺对疑似冠心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 标签: 疑似冠心病 多巴酚丁胺 负荷试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快速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确诊或疑诊结核患者进行T-SPOT.TB检测,检测其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在结核性疾病T-SPOTTB检测灵敏度为90%(36/40),特异度为91.2%(31/34)。肺结核组T-SPOT.TB检测灵敏度为92.8%(26/28),结核性胸膜炎组,检测灵敏度为83%(10/12)。结论T-Spot.TB试验是检测诊断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在结核性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结核病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老年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在老年人群中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同时探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关系,出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按时间顺序连续入选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可疑冠心病老年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年龄小于75岁老年患者;(2)完成了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3)完成了冠脉造影检查。排除标准包括(1)未能完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⑵未能完成冠脉造影检查;(3)急性心肌梗死;(4)陈旧性心肌梗死;(5)心脏瓣膜病;⑹心肌病;⑺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⑻既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按Bruce修订方案分级标准进行亚级量平板运动试验。采用标准的Judkin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径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多体位投照。对比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结果,计算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显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1.2%,特异性为61.1%,准确性为74.0%。在静息心电图正常患者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55.6%,准确性为70.8%。在静息心电图ST-T阳性组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55.6%,准确性为69.2%。静息心电图正常组和静息心电图ST-T阳性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心电图正常组和静息心电图ST-T阳性组冠心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为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而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运动中诱发心绞痛、ST段下降大于0.2mV等因素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无显著的独立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是男性患者的5.127倍(OR=5.127,95%CI3.000-8.762;P=0.000)。高血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是非高血压患者的2.668倍(OR=2.668,95%CI1.132–2.458;P=0.016)。结论在老年人群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无创性检查,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中等。静息心电图ST-T是否阳性对于提示诊断冠心病无特别意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独立相关因素,而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运动中诱发心绞痛、ST段下降大于0.2mV等因素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无显著的独立相关性。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画钟实验(CDT)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轻微肝性脑病(MHE)诊断的临床意义,为MHE的早期筛查选择简单易行的检测工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DT和MMSE对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智能检测。结果40%的肝硬化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注意力、短时记忆和精神运动速度的损害,MMSE和CDT分数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Child分级严重程度的增加,MHE患者比例逐渐上升,且C级与A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T和MMSE是临床上对MHE进行筛查的有效工具。

  • 标签: 轻微肝性脑病 画钟试验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应用于疑似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病诊断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00例并根据其检查结果及抗结核试验治疗的随访分为非结核组组与结核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及结核菌素试验。比较不同检测方式得出结果对结合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后结核组结果特异度、敏感度均显著高于TST实验(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用于诊断结核病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且不受先前卡介苗接种的影响。该实验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检测结果得出快,能够帮助患者尽早获得诊断结果并制定治疗方案,对促进疾病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 结核菌素试验 疑似结核患者 价值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简化OGTT试验(两点)与传统OGTT试验(五点)结果对血糖异常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141例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均进行OGTT试验五点血糖检测,均用西门子生化仪检测血糖。将结果汇总进行两点与五点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本次141例患者的OGTT试验血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传统五点血糖的诊断标准,正常者6例,占4.26%,异常者135例,占95.74%,其中糖耐量异常者75例,占53.19%,糖尿病者60例,占42.55%。结论对于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建议行传统OGTT五次血糖检测,尽量避免漏诊,以便及早预防、治疗、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OGTT试验 血糖值 糖耐量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46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试验进行分析,探讨心脏自主神经试验对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表现把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和糖尿病不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行心脏自主神经试验,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呼吸差,乏氏指数、30/15比值均低于不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组。结论心脏自主神经试验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掌握,重复性好,可作为评估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

  • 标签: 心脏自主试验 糖尿病 植物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县级医院粪便常规的异常情况和隐血试验的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对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谷城县人民医院门诊各科和住院部收集的18366例粪便检验结果,其中8712例同时检测隐血试验,有2430例检测轮状病毒及360例检测腺病毒。按照科室分类统计粪便颜色、形状、红细胞、白细胞及寄生虫、潜血试验、轮状病毒及腺病毒的阳性率。结果常规各指标总的异常率为13.8%,其中性状异常最高,寄生虫、虫卵及各种病理结晶未检出。送检科室以新生科和儿科的送检标本次数最多,为5295例,但是各项指标异常率却以消化内科和儿科最多。隐血试验的总阳性率为22.5%,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4.5%,结论随着医疗水平及公共卫生条件的提高,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显著下降,结直肠癌呈现上升趋势。而为了提高每一份标本检验的准确性,粪便常规检验和隐血试验作为临床诊断此病的筛查试验,是非常重要及有必要的。

  • 标签: 粪便常规 隐血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溶血性贫血患者。针对患者通过BioVue抗人球蛋白卡进行直接或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部分患者出现了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合及交叉配血不符合等现象,在输入一定量的红细胞后有所好转。结论抗人球蛋白试验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重要意义,对合理输血具有关键作用。

  • 标签: 抗人球蛋白 自身免疫性溶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亚硝酸盐试验(NIT)对尿路感染(UTI)的诊断价值,评估对临床治疗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我院检验科2014年1月2日-2015年5月1日住院或门诊的患者送检中段尿标本297例,做尿定量培养和亚硝酸盐试验。结果297例中段尿标本细菌培养阳性有79例,其中37例标本亚硝酸盐试验结果为阳性。亚硝酸盐试验结果阳性41例,其中有4例标本尿培养为阴性。NIT阳性诊断为UTI的检出率和白细胞尿诊断为UTI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23,P>0.05)。结论NIT试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不是很大,但作为临床尿路感染筛选性试验却有一定的价值,给临床医生对感染的菌种可快速鉴别并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亚硝酸盐 尿白细胞 尿路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分型中运用结肠运输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同期入院接受治疗的非便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结肠分段和全肠段通过实践,并根据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全场到转运延长和正常两组,将全肠道转运实践延长的观察组患者分为出口梗阻型和慢传输型两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肠分段通过时间和全肠道通过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全肠道转运正常患者的左侧结肠分段通过时间延长明显,慢传输型患者的两侧结肠通过实践延长明显,(P均<0.01)。结论肠运输试验在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和分型中颇具价值,值得临床用于便秘患者的初步筛查。

  • 标签: 结肠运输试验 慢性功能性便秘 诊断 分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急腹症是一类很危险的急性腹痛症状的统称。急腹症通常可以发生于患者腹部受到损伤以及在发生多种腹部疾病之后,常见的急腹症包括外科疾病、内科疾病、妇产科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发作。急腹症的症状表现很多,在诊断过程中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仔细询问病史,准确全面的体格检查,根据病史症状、疾病的演变及特点和治疗反应,辅助检查等,反复分析、鉴别和综合,最终得出可靠的结论。

  • 标签: 急腹症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确诊原醛症患者20例,测量其实验前后血醛固酮水平,并以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醛组血醛固酮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实验对原醛症的诊断敏感性为95%(19/20),特异性为93%(14/15)。结论此试验是项安全可靠地原醛症确诊方法,值的我们临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SPOT-TB试验和内科胸腔镜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我科收住的120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行T.SPOT-TB试验和内科胸腔镜查,并对外周血T.SPOT-TB试验或内科胸腔镜检查阳性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2周,并观察疗效。结果T.SPOT-TB试验检查阳性率为95%(114/120),内科胸腔镜检查阳性率为85%(102/120),两组患者确诊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02例内科胸腔镜检查阳性患者外周血T.SPOT-TB试验均阳性。对外周血T.SPOT-TB试验阳性而内科胸腔镜检查阴性患者经抗结核治疗2周后,患者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明显减轻,胸腔积液均消失,临床上支持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结论外周血T.SPOT-TB试验比内科胸腔镜对结核性胸膜炎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T.SPOT-TB试验 内科胸腔镜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以及结核抗体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核病诊断58例,作为观察组;最终确诊为非结核病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以及结核抗体两种检测,观察两种结果分别的阳性率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T-SPOT.TB、结核抗体试验以及联合检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联合检验的阳性率高于T-SPOT.TB以及结核抗体试验的分别检验,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以及结核抗体的联合检测对于非外结核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 结核抗体 肺外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G血栓弹力图试验同常规凝血试验之间的关系,对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本院2016年10月1日—2018年6月1日期间选取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这180例患者分别进行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记录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并对比分析两种试验方法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以及常规凝血试验的结果对比,发现患者凝血因子的反应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TEG血栓弹力图试验明显比常规凝血试验的时间短,且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结论两种试验之间存在相关性,且TEG血栓弹力图试验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较短,与常规凝血实验的部分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以及凝血酶的形成时间,呈正相关;凝血酶的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趋势。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常规凝血试验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