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急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护理纠纷进行了探讨。首先认为急诊护理的纠纷与急诊科本身的性质、医疗费用较高等客观因素有关,同时也与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法律防范意识薄弱,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有关。因此提出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护理技能;改善急诊科护理工作条件;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护患交流和沟通,认真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规避措施,才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

  • 标签: 急诊 护理 纠纷 原因 规避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和规避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风险因素,参考相关临床经验,提出规避方法。结果普外科护理风险规避方法实施后,普外科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重视普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分析,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风险 规避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冰冻切片制备过程中,如果冰冻速度缓慢,将导致组织内的水份结晶膨胀,破坏组织结构,出现多孔和丢失的细胞,细胞中出现大量空泡样改变,即通称“瑞士奶酪”现象,这将严重影响、甚至无法做出病理学诊断。为了获取细胞、组织形态不被冰冻损伤的组织切片,为术中临床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探讨“瑞士奶酪”现象的发生机制及消除方法。方法通过本院病理科80例乳腺上皮恶性肿瘤样本切片分四组的实验性分析,确定出可应用的冰冻速度参数范围。结果第1组20例最终温度-20℃条件下,经过2’28”自然冻结(未开启冷冻台),损伤率100%,即20例样本全部出现“瑞士奶酪”现象。第2组样本先放置冷冻台,而后再开启冷冻台,最终温度降至-40℃,经过1’30”冻结,损伤率30%,即20例样本有6例出现“瑞士奶酪”现象。第3组先开启冷冻台,它的温度达-40℃再放标本,经过1’21”冻结,损伤率为5%,即20例样本有1例出现“瑞士奶酪”现象。第4组先开启冷冻台同时开启冷冻加速,它的温度-40℃,放组织标本,经过53”冻结,损伤率0%,“瑞士奶酪”现象完全消失。结论实验分析验证了成因分析的判断,即影响冰冻样本组织形态的最重要因素是冰冻速度,而不是最终温度,快速完成冻结即可规避组织样本的损坏。只要加快冰冻速度,使组织内的水份没有时间产生结晶,就可以减少“瑞士奶酪”现象的产生。

  • 标签: 冰冻切片 瑞士奶酪形态 固态水 生物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化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公民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作为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在实际卫生行政执法监督过程中时刻面临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的风险,面临着行政执法责任过错追究的风险,面临渎职的风险,甚至面临着人身安全的风险。一线卫生监督人员应对此有高度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强化责任风险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

  • 标签: 卫生监督 执法风险 责任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翼状胬肉手术并发症的规避措施及其效果作探讨。方法研究中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患者98例纳为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均分为两组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49例患者,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49例患者;将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0%比对照组24.49%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1例2.04%、对照组复发率8例16.33%,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可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其临床治疗效果亦明显改善。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治疗 并发症 规避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医疗,将药物副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充分发挥药物的最大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我科住院患者在使用左氧氟沙星药物静脉滴注过程中发生静脉刺激症不良反应22例。结果静脉刺激症不良反应发生是因在静脉输液管理中对左氧氟沙星药物副作用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配置药物和操作方法不规范,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不够勤等。结论用静脉输液治疗作用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注意重视规避药物副作用,严格正确执行操作方法,重视对患者、家属及陪人进行药物注意事项、副作用和基础护理宣教,是可以避免和减轻或减少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静脉输液 药物副作用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语言沟通技巧在规避护理纠纷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11月住院病人共80例,将他们随即分成语言技巧组和传统组,每组各40例。传统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护患沟通,语言技巧组在常规护患沟通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评定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的数量及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语言技巧组患者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技巧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运用人性化语言沟通技巧,与传统的程序化护理沟通进行对比,能够有效地规避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

  • 标签: 人性化语言 沟通 规避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析,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应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技巧。方法分析我院2001-2010年间接种门诊报告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然后对其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总结。结果2001-2010年在我院开展的15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中,记录有9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96例,一般反应79例,异常反应16例,偶合反应1例。结论严格掌握预防接种的禁忌症,规范化操作,选用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的疫苗,能够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对不良反应及时鉴别并给予正确处理,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处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