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儿童2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借助填写调查问卷和面对面访问方式,全面调查总结研究对象在乙型肝炎疫苗(HepB)、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MPV)以及甲型肝炎疫苗(HepA)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现状,并结合调查问卷中揭示的相关信息,系统总结影响我国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实际接种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12例调查对象中,有182例接种卡介苗(BCG),其接种率为85.85%;有171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epB),其接种率为80.66%;有187例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OPV),其接种率为88.21%;有172例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其接种率为81.13%;有142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其接种率为66.98%;有127例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MPV),其接种率为59.91%;有139例接种甲型肝炎疫苗(HepA),其接种率为65.57%。现阶段影响我国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包含儿童接种对象性别、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作用是否准确理解、儿童家长是否知晓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接种疫苗、是否知晓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疫苗安全性、是否知晓预防接种证信息对儿童入学和入托的影响,是否知晓疫苗接种后的观察期持续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医生是否告知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结论现阶段,我国儿童在常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影响我国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因素本身具有多样性,加强儿童早期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普及力度,积极改善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对疫苗接种问题的认识水平,并积极接受相关指导,是有效改善和提升我国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接种率 调查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促进免疫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5年间四川甘孜州地区色达县计划免疫工作资料与疫情报表资料,在本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对象包括新生婴儿、流动人口儿童家长。结果健康教育开展前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30.1%(17080/56742),开展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1.8%(35040/56742),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规划实施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能显著降低相关传染病发病率,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帮助群众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 标签: 健康教育 免疫规划 知识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区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流行特征与监测情况,为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免疫规划针对疾病,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报告免疫规划相关疾病3种共41例,发病率11.45/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的病种有流行性腮腺炎38例,乙肝(15岁以下)2例,百日咳1例。全年无麻疹、风疹、流脑、乙脑、甲肝、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及疫苗衍生病例。结论我区通过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策略,切实提高了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构筑了易感人群免疫屏障,控制和降低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但仍然存在免疫薄弱村寨,流动人口接种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 标签: 免疫规划 疾病 发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