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一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sas焦虑评分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照料者SAS评分(43.29±4.0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4.19±4.54分)(t=4.071,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对照组有一定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改善老年高血压焦虑行为,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血压 s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父母职业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干预及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城区的幼儿园1所、小学3所以及初中2所共432名在校生,给予CBCL教师评定儿童行为量表调查4~15岁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总体比较、分析父母职业对儿童心理行为表现的影响,可看出父亲职业与母亲职业之间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儿童心理行为中的焦虑、抑郁、思想问题和过失行为、攻击性行为等表现分别与母亲职业、父亲职业有着密切关系。结论父母职业会对儿童心理行为正常发展具有影响,恰当干预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将促进儿童心理行为正常发展。

  • 标签: 父母职业 儿童 心理行为 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中国目前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1%1。儿童人口的庞大数量,儿童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变的庞大,儿童的护理与治疗任务也变的艰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更多的家长能给儿童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却忽视的儿童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给儿童入院治疗与护理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麻烦。

  • 标签: 儿童 心理行为 影响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心理问题成为很多人的困扰。龙口市市民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或工作压力大和受情感问题困扰,其中青少年和中年人是心理疾病的多发人群。就心理咨询的现状看,很多市民对心理疾病认识不足,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因此政府,医院和市民应该共同努力,提高龙口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心理咨询 社会压力 龙口市民
  • 简介:摘要手术对病人是较强的压力和应激源,此时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应对症实施心理护理和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缓解和消除病人及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

  • 标签: 患者 手术前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护理中行为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行为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行为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官兵口腔保健行为方式及其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根据军官,士官,义务兵的编制比例,等比随机抽取抽取986人调查口腔保健行为方式。结果刷牙的次数、时间、时机、方法均没有达到健康的刷牙标准,官兵对口腔疾病及其原因不了解,不重视,没有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结论加大对官兵口腔保健行为的教育和指导,培养官兵良好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和能力。

  • 标签: 军事人员 口腔保健 刷牙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整合相关文献,对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总结了医院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的意义以及测量,阐述了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制,为护理实施提供有利基础和参考依据。

  • 标签: 护士 组织公民行为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室,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最终取得最佳康复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围手术期通过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问卷调查,186例择期手术患者均对我院心理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手术带给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迅速康复,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支持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对矽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名伴有治疗的同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前、干预2月、干预4周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病人心理状态。结果心理干预四周SCL-90各因子得分及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支持治疗和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心身症状。

  • 标签: 矽肺 心理干预 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乙肝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患者在这双重打击下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且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乙肝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分析,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标签: 乙肝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行为改变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另一类就是传统的血管性痴呆。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功能 混合型痴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冲动行为干预对躁狂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06月我科接受120例躁狂症患者展开调查研究。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冲动行为干预,在护理干预三周后,护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应用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展开分析,分析观察对躁狂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对照组的社会能力因子分明显比观察组低,而激惹、精神病理以及迟滞因子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冲动行为干预对躁狂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社会能力,降低冲动行为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冲动行为干预 护理 躁狂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在我院某年度被确诊为冠心病的病患者,一共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采用了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了行为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在病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比较上,总满意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很明显。结论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行为护理 冠心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癫痫俗称羊癫疯,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千分之七,估计约有900万的癫痫患者,并且每年都在逐渐递增。其发病的表现复杂多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 标签: 癫痫患儿 心理护理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对手术患者实施的良好的心理护理手段,达到促进手术患者康复及良好愈后的目的。方法分析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障碍,对手术患者采取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手术患者在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护理下,疾病康复都有明显的促进。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可使手术病人的恐惧、焦虑、疑惑等情绪解除,增强患者战胜不良情绪的信心,促进手术顺利完成,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手术患者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并研究有效方法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3月-2015年03月创伤骨折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分组。B2组(对照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两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创伤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干预后,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创伤骨折住院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折患者,临床会表现出焦虑以及抑郁等系列的消极心理,临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将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改善,最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

  • 标签: 创伤骨折 住院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是为了对心理护理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情况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最终得出结论从躯体化、抑郁和人际关系等六方面分值的前后差异,可以看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明显改善,这对患者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

  • 标签: 心理护理 干预措施 肝硬化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至今我院曾收治的白血病患儿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况和治疗依从效果,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大多数患儿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得到明显减轻,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儿的抑郁、焦虑评分呈现明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5);患儿治疗依从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白血病患儿负面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效果,有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治疗与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儿 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