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胞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7例确诊为组织胞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诊疗过程。结果组织胞菌病发病形式多样,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难度大,及时用药、正确选择药物、用足疗程的治疗预后较好。结论明确诊断、使用正确药物、早期足疗程治疗能有效的控制组织胞菌病。

  • 标签: 组织胞浆菌病 临床症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4月~2013年6月入我院行CT检查的13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为主要重组方法。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经64层螺旋CT和手术证实为肠扭转。64层螺旋CT表现上述患者均有梗阻近端肠管扩张现象,液气平面清晰可见,其中有7例为顺时针扭转,6例为逆时针扭转,扭转度数介于180°~420°之间。包括10例回肠扭转、2例空肠扭转和1例乙状结肠扭转。结论64层螺旋CT用于诊断肠扭转时可精确反映扭转程度,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同时可清晰显示出病变形态,是准确判断肠壁血运情况和诊断肠扭转的重要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肠扭转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在诊断和分析急性胰腺炎病情中轻重缓急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到2013年02月这一期间确诊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查看患者的CT诊断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60例患者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有21例,其中1级患者10例,2级患者9例,3级患者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患者有39例,其中2级患者4例,3级患者15例,4级患者20例。结论使用螺旋CT检查可以较准确的诊断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患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变的范围,也可以掌握患者的病变程度,从而了解其发病原因,为患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资料,因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螺旋CT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卡因胶抑制全麻拔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声门内注入盐酸丁卡因胶,观察两组患者停全麻药时、手术结束时、患者出现吞咽反射、呼之能应及拔管时各时间点的HR、MAP的变化及对气管导管的耐受程度。结果观察组拔管期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明显提高。

  • 标签: 丁卡因胶浆 气管插管拔管期 心血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术前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肾细胞癌表现为圆形、类圆形、稍低密度影为主,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液化坏死区未强化。对减薄后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显示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内充盈缺损及动静脉瘘。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29例,肾乳头状瘤7例。结论肾细胞癌的CT表现有明显特征性,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的影像特征显示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肾脏肿瘤 肾细胞癌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螺旋CT对于胃癌的临床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通过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癌患者共60例,对其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并对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与影像学表现。结果本文60例患者中1型共12例,2型共18例,3型共27例,4型共3例。其CT表现主要为胃壁明显增厚且存在异常强化,胃腔内存在肿块或溃疡,腹腔与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采取螺旋CT对胃癌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浸润型胃癌,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与病变程度,较胃镜检查更有优势。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螺旋CT 胃癌 应用价值 影像学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伴幽门螺旋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某医院2011.1.1~2011.6.1之间在我院接受胃溃疡伴幽门螺旋菌感染治疗的患者48例,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予以治疗,再观察对比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其调查的结果显示,在用药之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结论胃溃疡伴幽门螺旋菌感染在临床治疗过程之中,宜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旋菌。

  • 标签: 胃溃疡 幽门螺旋菌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汇集我院碎石科(2010年9月到2012年3月)门诊病例115个怀疑泌尿系结石患者的CT平扫图像,其中男性73例。女性42例,结果CT图像未见明显结石征象20例,肾脏及输尿管皆有结石35例,输尿管下段近膀胱入口处32例,57例有轻度肾盏肾盂扩张和输尿管扩张,重度肾积水10例,膀胱结石7例。胆囊结石3例,肾内出血1例,膀胱炎1例,尿道结石1例。结论不增强的螺旋CT可作为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标准方法。泌尿系结石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是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检查。

  • 标签: CT 泌尿系结石 肾积水 输尿管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62例,全部进行x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和VR重组。结果62例中病变发生于腰椎30例,胸椎16例,胸腰段15例,腰骶椎1例。共累及138椎体、42个椎间盘,其中2个椎体受累46例,3个椎体受累10例。结论CT扫描结合其3D后处理重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死骨、钙化、脓肿以及椎间盘的改变,对病变范围、椎管狭窄程度及脊髓压迫情况具有优越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CT检查技术 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多排螺旋CT的迅速推广应用有益于临床医学诊断,但同时也增加了受检者医疗照射,增加一定的电离辐射风险。然而相应的放射防护监测及评价的前提是准确表达并测量其辐射剂量。因此本文侧重辐射剂量学角度,分析探讨影响多排(层)螺旋CT扫描所致辐射剂量的主要因素。正确掌握这些X射线CT所致辐射剂量的表达及其测量与评价方法,成为放射防护学界、医学物理学界、临床医学放射学界以及医疗器械研发部门等共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 标签: 多排(层)螺旋CT 辐射剂量学 CT 剂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对耐药性幽门螺旋杆菌(HP)的疗效。方法对已确诊的对西药三联或四联疗法耐药的HP感染性胃病,予自拟中药汤剂健脾益气,抑酸解毒,辨证施治。结果HP清除率68.5%,总有效率80.5%。结论具有健脾益气,抑酸解毒功的中药,可以改善胃肠粘膜的组织形态,对耐药性HP感染性胃病疗效显著。

  • 标签: 耐药 幽门螺旋杆菌 中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细微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准确做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2年05月~2012年10月来就诊的外伤患者50例,常规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应用16排的螺旋CT进行扫描后经过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以及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显示为细微骨折。结果45例患者经过MPR及SSD成像后均能清晰显示骨折图像,5例患者一周后复查显示细微骨折。结论根据螺旋CT重建后可对四肢细微骨折作出明确得诊断。临床值得推广应用。骨折在外伤中非常多见,通常明显的骨折经X线平片检查后结合临床的表现很容易诊断,但是一部分部位的微小骨折、特别是四肢大关节的细微骨折普通X线检查很难发现。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螺旋CT以及一些先进的影像学后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细微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可以使骨折得到及时的诊段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这样也能够减少由于骨折引起的并发症,为探讨和分析螺旋CT用于细微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为准确的做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螺旋CT重建 细微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以分析杨浦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做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的预防工作。结果2011年和2012年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97%与47.43%,低于全国成人55%-59%的平均水平。2011年1252患者中阳性者有538人,约占42.97%。2012年1653患者中阳性者有784人,约占47.43%。结论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属于易感地区,但2012年中、青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仍须加强预防工作。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阳性率 中青年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剂量普查早期肺癌的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6000例无症状的受试者行肺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P、50-80mA,层厚5mm,螺距为1.5mm/转。在CT图像上,统计病变的检出例数,观察肺叶、段支气管显示情况。结果100%叶、段支气管可显示;显示2mm以上的肺结节1273例,纵隔淋巴结增大682例,冠状动脉钙化624例,胸膜增厚或积液568例。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连续扫描方法适合开展普查早期肺癌。低剂量多层螺旋CT可有效提高肺内非钙化小结节及支气管病变的检出率,结节周围模糊征是早期肺癌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征象,对肺癌的筛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0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胸部螺旋CT及DR图像,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肋骨骨折、气胸、膈疝等胸部创伤中的实际诊断价值。结果100例胸部创伤患者,与DR摄片相比,在肺挫伤、气胸、胸腔积液、皮下气肿的诊断中,螺旋CT诊断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椎骨折、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中,螺旋CT与DR比较,检出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R在胸部创伤检查中是最简便、准确率较高的首选检查方法;螺旋CT相对DR诊断准确率更高,但是螺旋CT辐射量大,价格昂贵,可作为可疑病变的补充检查。

  • 标签: 螺旋CT DR 胸部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