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HL-60细胞用经典方法不容易培养成树突状细胞(DC),需探索一种有效获取HL-60细胞源性DC的方法,为APL复发及MDR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HL-60细胞株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以GM-CSF、IL-4、TNF-α等共处理,只在实验组加用卡介苗和ATRA。观测细胞形态,检测DC免疫表型、上清夜IL-12水平测定,观察MLR反应。结果使用卡介苗和ATRA后获得了具有较明显树突状突起的细胞,DC表型CD83为(29.46±2.67)%、CD80为(65.23±4.65)%、CD86为(56±3.76)%、HLA-DR为(27.87±3.64)%及CD1d为(30.11±3.92)%,均明显升高(p<0.05),上清液IL-12水平为(182.44±11.96pg/ml),亦明显升高(p<0.05),并具有明显的MLR反应。结论利用ATRA联合卡介苗可以成功地诱导HL-60细胞为成熟DC,其CD1d表达明显增高,推测可能参与NKT细胞激活,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卡介苗 HL-60细胞 树突状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并发维甲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所收治的52例APL并发维甲酸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在服用全反式维甲酸后的2~14天内并发维甲酸综合征,且出现发热、呼吸困难、胸腔积水等临床症状;30例患者的WBC>20×109/L,17例患者的WBC<10×109/L;经治疗后,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造成颅内出血,51例患者均治愈,且在全反式维甲酸的持续治疗下均实现完全缓解(CR)。结论在对APL患者予以全反式维甲酸进行治疗时,应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如维甲酸综合征等并发症,且及时处理,从而提升疾病治疗的效果。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维甲酸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全反式维甲酸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全反式维甲酸对细胞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全反式维甲酸浓度增加,Skp2mRNA表达逐渐减少,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子宫内膜癌 Skp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了苯甲酸的作用及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苯甲酸。对其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并通过溶析结晶法精制苯甲酸

  • 标签: 有机合成 苯甲酸 溶析结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9月至2014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9例甲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治愈,6例死亡,治愈率为84.6%。结论尽早清除毒物、防治消化道出血、抗感染、预防食管狭窄,保护肝、肾功能等治疗是救治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甲酸中毒 治疗
  • 简介:摘要当今医疗口罩使用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医务工作者为了过滤空气中的患者的飞沫、病原体,必要时可以避免病人的体液对自身的伤害;第二,感冒流行季节,佩戴口罩防止病原体的相互传播,防止交叉感染。然而临床的经验告诉我们,现在的口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对它的需要。因此,我们提出了关于新型芳香型多功能口罩的设想,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对现在医疗口罩的看法,为医疗口罩的发展树立新的里程碑。新型芳香型多功能口罩将增加芳香、除臭、治病等新功能,是一种理想而又完美的口罩。

  • 标签: 芳香型口罩 除臭 醒神 治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完善药典收载的苯甲酸鉴别试验提出建议。方法对苯甲酸与药典附录一般鉴别试验中有关苯甲酸(盐)鉴别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苯甲酸的鉴别试验存在不真实之处。结论应对苯甲酸的鉴别试验进行修订。

  • 标签: 苯甲酸 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讨论
  • 简介:摘要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症,是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的病症,并与压力造成的精神因素有关。只以单纯的按摩手法治疗虽然有效,但由于施术过程中患者精神紧张,并因面部皮肤的娇嫩而受到制约。芳香按摩疗法在治疗本症的过程中则弥补了按摩疗法的不足,疗效显著且见效快。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按摩疗法 芳香疗法
  • 简介:摘要通过UPLC-MS法提取芳香植物水中的有效化学成分分析,为该配方提取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芳香植物 减肥 UPLC-MS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参味合剂中苯甲酸钠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色谱柱HP-FFAP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53mm)色谱柱温度220℃,进样口温度200℃,分流比为101,检测器温度240℃,自动进样1ul,载气N2,流速5ml?min-1。结果苯甲酸在0.1012mg?ml-1~3.0355mg?ml-1范围内成线性,回归方程为Y=1334.6X-15.743,r=1(n=5);加样回收率为100.0%~106.7%,RSD=2.1%(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参味合剂中防腐剂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参味合剂 苯甲酸 苯甲酸钠
  • 简介:摘要通过对气相色谱法测定果汁中苯甲酸含量的检验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确定该检测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而求出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对贡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表述。

  • 标签: 测量不确定度 气相色谱法 苯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为完善药典所收载的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提出建议。方法将我国药典附录中一般鉴别试验与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的方法存在与药典附录中一般鉴别试验的方法不一致的情况。结论应参照药典附录一般鉴别试验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对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盐鉴别试验进行修订。

  • 标签: 安钠咖注射液 苯甲酸盐 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与人类皮肤色泽改变相关性的规律性。方法2010年9月~2013年6月,对18例病例取人活体正常皮肤(如下睑松弛术中计划切除皮肤)进行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局部注射,分组不同药物浓度、剂量(补充计量),达到预定剂量后1,手术取下左侧受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作用的和右侧未受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作用的皮肤标本,立即分组冷冻储藏2。待积累一定数量标本后3,对其皮肤色泽进行测定。结果本组共18例患者,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局部注射后会导致局部皮肤色泽变化。结论目前认为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与人类皮肤色泽改变存在相关性,不仅为相关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改变皮肤色泽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更可以指导日常生活中对相关药物的正确选择。

  • 标签: 人皮肤组织 色泽 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30例)和对照组2(30例)3组,分别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膦甲酸钠联合、膦甲酸钠、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l有效率73.3%,对照组2有效率46.7%,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带状疱疹 膦甲酸钠 复方甘草酸苷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妇安消疹洗液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0.02mol·L-1醋酸铵溶液-甲醇(9010);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10µL;柱温25℃;流速1mL·min-1。结果苯甲酸钠在24.0µg·mL-1~120.0µ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2.5997×10-4X-2.195×10-3(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6.6%,RSD=1.98%(n=9)。结论所建方法便捷、重现性好,适用于妇安消疹洗液中苯甲酸钠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妇安消疹洗液 苯甲酸钠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和甲硝唑治疗(对照组),两组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结果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对照组。结论苯甲酸雌二醇用于局部给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程短、经济安全,有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的作用。

  • 标签: 苯甲酸雌二醇 甲硝唑 老年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hthalateeaters,PAEs)又称为塑化剂、增塑剂,常用于塑料制品、装修材料和医疗器械中。因PAEs的广泛使用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导致食物和水源等物质的污染。PAEs被认为是一类具有生殖发育毒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除生殖发育毒性外,PAEs也被认为有神经发育毒性,但目前母乳中塑化剂含量与婴幼儿期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接触对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国内无相关报导。本文对婴幼儿期PAEs暴露对神经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展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暴露对婴幼儿期神经行为影响的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暴露 生殖毒性 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甲酸雌二醇配合缩宫素治疗及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350例产妇按胎儿娩出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立即予苯甲酸雌二醇6mgim,同时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肌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完整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胎盘残留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苯甲酸雌二醇配合缩宫素治疗及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单纯应用宫缩素,对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苯甲酸雌二醇 缩宫素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