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舞蹈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小舞蹈病患者,对其进行内科治疗。结果经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小舞蹈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良好。

  • 标签: 小舞蹈病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孔金属支架组织学标本体内体外切片及染色的区别,为多孔金属支架组织学实验研究提供更好的方法。方法对支架体内体外进行塑料包埋切片采用HE染色法、VanGieson(V-G)染色法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组织切片中的细胞核、成骨等显示结果,分析体内体外的差异性。结果采用HE染色法染体外培养,细胞核明显;V-G染色法染体内培养,成骨及类骨质分界明显。结论V-G染色适合用于显示成骨、类骨质的区别,HE染色适用于看支架间的细胞核。

  • 标签: 金属支架 组织病理 切片 磨片 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及其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以期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机制。方法取1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及5例同期角膜移植供体的健康人眼内直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及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结果(1)光镜下及电镜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眼外肌纤维呈萎缩、损伤样改变。(2)光镜下及电镜下眼外肌本体感受器正常对照组比较,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结构出现明显异常。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弱侧眼外肌内直肌及其本体感受器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可能与间歇性外斜视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关。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眼外肌 本体感受器
  • 简介:摘要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disease,HD)是一种由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展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变性疾病,致病基因IT15序列上CAG的不稳定扩增是HD发生发展的遗传学基础。目前发病机制不明,且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现将郑州市一例HD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基因诊断情况作简要报告。方法对1例临床疑似HD患者的脑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方法,对4位家系成员的IT15基因的CAG重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基因分析确证了该患者IT-15基因序列上CAG重复次数大于35次,为HD患者;该家系成员中Ⅲ6出现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但无脑部MRI的异常改变;Ⅲ2、Ⅲ5在临床上表现为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脑部MRI显示出现侧脑室扩大,但是基因诊断IT15基因没有发生突变,基因诊断排除HD。结论亨廷顿舞蹈病的临床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及基因诊断进行联合分析。

  • 标签: 亨廷顿舞蹈病 影像学改变 基因诊断 CAG重复序列
  • 简介:摘要非酮症高血糖引起的偏侧舞蹈症在临床上少见且大多发生在糖尿病病史长血糖控制欠佳的中老年女性患者。但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这位患者是中年男性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并且症状在血糖恢复正常以后出现。故在临床上分析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代谢病因时要考虑到非酮症高血糖,给予早期诊断和治疗,此类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非酮症高血糖 偏侧舞蹈症 解剖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表现,探讨CT及MRI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舞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CT及MRI表现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4例患者发病时血糖水平为19.8~32.5mmol/L,平均26.3mmol/L,尿酮体(-)或(+)。结果头颅CT显示单侧或双侧基底节区呈高密度;MRI示T1WI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楚,T2WI呈稍低或混杂信号。结论非酮症行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可伴有异常脑部影像学改变,单侧或双侧基底节区CT高密度且MRIT1WI高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

  • 标签: 非酮症性高血糖 偏侧舞蹈症 CT 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