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方法回顾108例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并发术后颅内或腹腔感染病例14例进行分析。结果5例抗感染保守治疗治愈,9例手术治疗取出或更换分流管,其中7例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应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严格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重在预防。

  • 标签: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脓毒症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山东省立医院ICU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脓毒症CRRT的41例患者,分为腹腔感染组(21例)和肺部感染组(20例)。收集两组CRRT前后的临床指标,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应用去甲肾上腺素(OR=10.528,95%CI2.549~201.766)、器官衰竭数(OR=3.203,95%CI1.922~11.134)是预示腹腔感染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少尿(OR=21.666,95%CI1.237~379.342)、器官衰竭数(OR=2.491,95%CI1.867~7.158)是预示肺部感染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少尿、器官衰竭数是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腹腔感染 肺部感染 CRR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腹腔感染患者运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运用持续腹腔引流及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1例重症腹腔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持续腹腔引流及中药灌肠,观察组患者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16%、16%、48%均显著高于观察组19.23%、0%、0%、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显著低于观察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床旁血液净化联合持续腹腔引流和中药大黄保留灌肠对重症腹腔感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学习运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中医院感染的途径和原因,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中医院感染,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方法掌握妇科腹腔镜手术医院感染途径和医院感染知识,加强手术室环境和物品管理,严格无菌技术,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监控,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果加强微创手术的管理是有效控制和防止医院感染重要措施。结论重视微创手术医院感染的预防,严格医院感染途径的管理,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医院感染的管理机制。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室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穿刺置管在B超引导下对腹腔内残余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腹腔残余感染的48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在48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治愈的有28例,2次穿刺治愈的有12例,3次穿刺治愈的有8例。全部患者无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现象。结论B超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对腹腔残余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创伤很小,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极小,适合于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推广。

  • 标签: B超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 腹腔残余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治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HIV感染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研究组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IV感染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电视腹腔镜 经皮穿刺引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细菌性肝脓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术后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因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术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27例,术后观察并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尿路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感染22例,感染率为17.3%;经过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抗生素使用、长期卧床等和年龄等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史、长期卧床,抗生素使用和年龄是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糖尿病史、长期卧床,抗生素使用和年龄是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 回肠膀胱术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腹膜透析腹腔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日-2016年1月20日至我院就诊的50例腹膜透析腹腔感染患者,其中对常规组给予头孢唑啉治疗,对实验组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84.00%,常规组为44.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16.00%,常规组为44.00%,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腹腔感染患者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纳。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腔感染 五水头孢唑啉钠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恶性腹腔积液中应用。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反应发生率较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脱发和肌肉关节酸痛、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5.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恶性腹腔积液中具有胃肠道副反应轻,近期总有效率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恶性腹腔积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及感染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间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疼痛评分,并观察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23例手术成功,有2例需要中转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效果良好,但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同时还要加强术中术后操作,减少感染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患者 临床效果 感染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顺铂腹腔灌注治疗腹腔转移癌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的腹腔转移癌患者77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7例)和实验组(40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10.00%vs.27.03%,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92.5%vs.72.97%,组间差异经t和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腹腔灌注治疗腹腔转移癌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顺铂 腹腔灌注治疗 腹腔转移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抗菌药物用药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各自成本,对比两种药物的成本-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3年5月份至2015年12月份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与去甲万古霉素,给予试验组患者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均静脉滴注,治疗两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成本-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成本/有效率(C/E)明显高于试验组(108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患者的治疗,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疗效优于联合去甲万古霉素,经济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感染 成本-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的疗效作探讨。方法选入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患者4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20例用腹腔灌注化疗,观察组20例用热疗+腹腔灌注化疗;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85.0%比对照组45.0%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0%、40.0%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患者接受热疗与腹腔灌注化疗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性性高。

  • 标签: 热疗 腹腔灌注化疗 腹腔恶性肿瘤 腹腔积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腹腔探查技术在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80例急腹症患者,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腹腔镜探查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行腹腔腹腔探查,得到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达到100%;本组80例患者中,76例经腹腔镜手术成功,其余4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5.0%。结论腹腔镜探查技术能够及时明确急腹症患者病因,在腹腔镜引导下开展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腹腔探查 急腹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腹腔粘连患者,在治疗前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的人数均为5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52/53),对照组为86.79%(46/5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腹腔粘连的治疗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粘连 腹腔镜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内结外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病理学特征及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自2003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腹腔内结外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患者1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对其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EBER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肿瘤细胞CD21、CD23和波形蛋白均弥漫强阳性表达,CD34、CD117未表达,CD35、S-100蛋白、CD68、HLA-DR、EMA为部分表达。EB病毒检测有7例为阴性。结论腹腔内结外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对其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研究有助于鉴别诊断腹腔内其他类型的细胞肿瘤,发生于肝脏的呈炎性假瘤样形态的非典型患者,容易发生误诊。腹腔内非肝脏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并不密切。

  • 标签: EB病毒 树突细胞 滤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