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有肝胆管结石的患者同时患有肝胆管癌的诊断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间进行诊治的24例肝胆管结石同时伴有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这2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及治疗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生存时间。结果对照组在对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进行诊断时主要的检查方法为B超,临床检查的阳性率为40.0%、治疗组的检查方法为CT以及MPCP,其临床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58.3%、75.0%。治疗组所选患者中进行非手术治疗的有3例,其余的9例进行手术治疗,将这9例患者分为根治组和姑息组。4例行根治行手术,占33.3%;5例行姑息切除手术,占41.7%。结论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患者易被临床医生忽略,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手术时能够根治切除的患者很少,预后较差,在临床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病例,争取早期诊断,尽快治疗。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利肝胆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清利肝胆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金胆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利肝胆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清利肝胆法 慢性胆囊炎 肝胆湿热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手术的临床麻醉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收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28例行肝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进行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6例,肝中叶切除术的患者8例,右半肝切除术的患者5例,胆囊造瘘术的患者5例,其他患者4例。结论在手术的麻醉过程中,患者在术后的镇痛效果不容忽视,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措施,以达到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 标签: 肝胆手术 麻醉 分析。
  • 简介:摘要肝胆管囊腺癌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所以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本文对本院1例肝胆管囊腺进行全程跟踪分析结合既往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归纳,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胆管囊腺癌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诊治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B超、CT诊断肝胆管结石及定位病灶为手术提供依据,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经胆总管胆道取石及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取石,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纳入40例肝胆管结石,行联合手术后,31例患者结石清除,9例残留结石。9例残留结石患者择期再手术取石,6例患者结石取净,3例结石残留,总结石清除率为92.50%(37/40);肝功能不全7例、创面胆漏3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00%。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肝胆管结石复发3例,复发率为7.50%。结论正确诊断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治疗的关键;肝功能不全是术后主要并发症,需加强术后并发症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诊断 治疗 多处肝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肝胆清片生产工艺。方法对渗漉工艺、水提取工艺、干燥工艺、崩解剂和包衣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渗漉法接收渗漉液为5倍量,加水10倍量水提取法提取,进风温度在170~180℃,出风温度在90~100℃条件下干燥,加入微晶纤维素作为崩解剂,80%乙醇作为黏合剂,选择欧巴代(Opadry)Ⅱ作为包衣材料,效果最好。结论该工艺可行,参数合理,易操作,完全符合肝胆清片生产的要求。

  • 标签: 肝胆清片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基本治愈42例(52.5%),显效25例(31.3%),有效9例(11.2%),无效4例(5.0%),有效率为95.0%(76/80);结论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的过程中,选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肝胆管结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2月~2012年7月本院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50例护理情况。结果50例术后半年获得随访,治疗效果优良者占93%。结论术前密切观察有无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包括胆道管道和腹腔引流管)、并发症(包括胆漏、膈下脓肿、急性胰腺炎等)的观察与预防以及出院指导是手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护理要点。

  • 标签: 肝胆结石 外科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术后放置引流管,加强护理观察、充分健康指导,可以观察术后是否有渗血、腹腔出血、胆漏等,又便于引流出残留于腹腔的少量积血和积液,也不会延长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此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肝胆外科手术 引流管 并发症 护理学
  • 简介:摘要肝胆管结石病(hepatolothiasis)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原发于肝内胆管系统的结石病,多见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上方,不包括胆囊内排降并上移至肝内胆管的结石及继发于其他胆道系统炎症和胆汁淤积所致的肝胆管结石。本文现就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 标签: 肝胆管结石病 治疗 现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通过收集2011年一月至2012年一月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发现肝胆外科病房真菌感染主要感染途径是下呼吸道和深部切口,其中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深部真菌感染疾病主要是肝胆胰恶性肿瘤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是长期的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真菌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一经发现就必须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恶化。并且根据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病理,需要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

  • 标签: 肝胆外科 真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效果,探究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与标准,选取在2013年08月10日—2014年08月10日入住我院肝胆外科部门中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统计与分析这1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100例患者根据随机选取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患者在肝胆外科手术后利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分析组的患者在肝胆外科术后利用引流管进行护理。结果分析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好,并且术后的恢复情况比较好,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较低。结论肝胆外科手术之后利用引流管进行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引流管护理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临床试验方式。

  • 标签: 肝胆外科 术后护理 引流管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对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肝胆管结石的患者11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肝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手术并发胆瘘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2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22例患者中,接受非手术引流治疗的有17例,其余5例因胆管严重损伤接受再次手术治疗,均住院期间全部治愈,治愈率达到100%。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造影检查,其中有16例患者可以明确胆瘘的位置和原因,治愈的时间不同,其中8例在3周之内治愈,占36.4%。在3-4周之内治愈的有5例,占22.7%。在4周之后治疗的有4例,占18.2%。对患者出院之后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6-12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针对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临床分析,胆瘘的发生不仅和患者自身的病因有关,还与手术操作过程有关。对于胆瘘患者,临床应做好充分引流这一预防工作,肝胆手术结束后尽早进行诊断,并对患者发生胆瘘的具体原因、漏出量,以及腹膜炎程度等进行认真观察,从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肝胆手术 胆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肝穿刺活检术在婴儿肝炎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射频消融术(RFA)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射频消融术(RFA)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肝胆胰外科肝穿刺活检术、射频消融术(RFA)、腹腔镜手术几种手术技术的应用和改进进行了简要的探讨,现综述如下。

  • 标签: 肝脏胰外科 几种手术技术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结石外科术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0月间100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肝胆结石术后患者主要出现疼痛、引流管护理及腹腔感染等问题。结论加强肝胆结石术后的整体护理,提高肝胆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肝胆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473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全部患者综合预防护理;并对全部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感染部位、感染例及感染率,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感染例次19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1%,护理疗效较为满意;本组患者医院感染中,手术部位感染例次最多,计7例次,占比36.8%,其次为下呼吸道,共计5例次,再次分别为胃肠道、皮肤、泌尿科等;对19例感染病原菌检测中,共检出病原菌24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多,其次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结论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手术部位居多,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病毒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经采用综合护理预防措施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护理预防后,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肝胆外科 临床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肝胆手术后对发生胆瘘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其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的10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从生理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后辅导等途径进行全面护理。结果显效的患者有4例,有效的有5例,无效的有1例,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表明,5名患者非常满意,3名患者满意,2名患者不满意,满意率达80.0%。结论术后的护理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再临床上大力推荐。

  • 标签: 肝胆手术 胆瘘 心理护理 生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应用。方法通过全程护理的方式对我院肝胆外科住院80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和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79例顺利康复出院,1例出现大出血,因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而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可提高肝胆外科患者康复的效果。

  • 标签: 全程护理 肝胆外科 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探讨其对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疾病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和费用等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肝胆管结石患者12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在常规进行手术前后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术前后准备。结果实验组无一例因术前紧张焦虑不良心理情绪导致手术延误,减少出现术后腹胀、尿潴留、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运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细致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提高了患者手术耐受力,减少出现术后腹胀、尿潴留、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期康复,缩短了住院日,减轻了患者负担,达到了社会、患者、医院三方满意的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