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年轻肝癌患者反复住院的真实感受,为制订针对性的照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反复住院的年轻肝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访谈内容整理分析。结果年轻肝癌患者反复住院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症状负担严重;心理情绪复杂;缺乏参与治疗决策;信息指导需求强烈。结论年轻肝癌患者反复住院期间会出现多种身心困扰,护理人员应加强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与患者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整体护理,改善护理结局。

  • 标签: 肝癌 住院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病治疗仪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护理体验。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62例医院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并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总结临床护理体验。结果提高患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认知水平、提高穴位的定位精确度、适当调整治疗仪的各项参数、做好皮肤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是应用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重点。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病治疗仪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验式教学在血液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内科接受护理临床学习的护生46名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体验式教学和常规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实践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以及识记型题目、理解型题目和病例分析题目得分。结果观察组护生实践考核成绩90.1±1.6分,理论考试成绩87.4±1.6分,识记型题得分17.8±1.5分,理解型题25.4±1.6分,病例分析题44.5±1.9分;对照组护生实践考核成绩79.9±1.3分,理论考试成绩79.7±1.8分,识记型题得分16.5±1.8分,理解型题24.2±1.4分,病例分析题38.3±1.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在血液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体验式教学 血液内科护理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模拟分娩体验对提高孕产妇阴道分娩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孕产妇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产检护理,实验组开展产前模拟分娩体验。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程度、平均产程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指标和评分;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分娩知识的了解程度、平均产程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模拟分娩体验在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产妇分娩认知,加速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和母婴并发症,阴道分娩率高。

  • 标签: 产前模拟分娩体验 提高孕产妇阴道分娩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医院构建门诊志愿服务体系对于患者就诊体验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依照门诊志愿者服务的根本性准则,创建门诊志愿服务管理制度,进行志愿者招募,对门诊就诊患者提供志愿服务,例如陪同体检、帮助查询、提供轮椅、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等。观察实施志愿服务前后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就诊体验的变化。结果在实施志愿服务之前,患者满意度为81.1%(438/540),实施志愿服务后提升为95.2%(514/540),且实施后患者平均就诊时间、挂号排队时间和取药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结论构建完善的医院门诊志愿服务体系,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门诊志愿服务 就诊体验 满意度 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