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的临床表现、诊治及护理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诊治的39例缺血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房颤、冠心病等相关疾病;所有患者均有腹痛症状,13例患者有便血情况。结论缺血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临床护理也缺乏特异性,主要是对症护理,早期应严密观察病人腹痛情况,做好护理评估。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临床表现 诊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缺氧性肝炎的生化、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认识。方法对17例缺血肝炎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缺血肝炎患者血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测值明显升高,总胆红素(TBIL)水平轻度升高。缺血肝炎的诱因主要为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后等。结论缺血肝炎患者生化改变多以ALT、AST、LDH为主,呈显著升高趋势,病因纠正后可快速下降。缺血肝炎死亡率较高,应提高临床认识,及早诊断与治疗。经积极治疗,存活患者的肝功能常能快速恢复。

  • 标签: 缺血性肝炎 乳酸脱氢酶 转氨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脑卒中多由颅内大血管出现急性闭塞引起,且具有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高等特点,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加重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在患者出现不可逆神经损伤之前,应快速对于血管再通,促进其血流的恢复,对患者缺血半暗带组织挽救,以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缺血脑血管疾病为常见,本文对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脑血管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选取我院160例病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讨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建立假侧支循环控制病灶的进展,对患者缺血损伤进行多个环节有效的阻断,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自理能力,在临床上使用丁苯酞软胶囊总体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软胶囊 脑血管病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替辅酶对缺血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60例AIS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0例,给予阿替辅酶0.6mg/kg,最大用量60mg;其中,药物剂量的10%在1min内静脉注射,90%加入0.9%NS液40ml在微泵下静脉注射>1h。对照组30例用依达拉奉等静滴治疗,其疗程为14天。结果溶栓后溶栓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1W后,溶栓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49%,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具有特异性局部溶栓作用,微泵下静脉注射安全有效。

  • 标签: 阿替辅酶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脑血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5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检出率。结果缺血脑血管病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86.9%)显著高于对照组(8.2%),A组及B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缺血脑血管病患者中显著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脑血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急性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闭环管理,缩短患者从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DNT)。方法对溶栓流程中导致延误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失效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流程优化后,DNT由改善前(63.52±15.092)分钟缩短至(53.75±16.220)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闭环管理的建立,可有效缩短DNT。

  • 标签: 脑卒中 静脉溶栓 时间 院内延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0例急性缺血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使患者具备良好的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0例急性缺血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使患者具备良好的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曲美他嗪在缺血心肌心力衰竭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缺血心肌心力衰竭患者作对照组,给予基础支持治疗;另选取24例缺血心肌心力衰竭患者作研究组,在基础支持治疗基础上另予以曲美他嗪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心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各自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6%、66.6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缺血心肌心力衰竭辅助治疗中可实现心功能的改善,更利于疾病预后,减轻患者痛苦,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曲美他嗪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缺血心肌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缺血心肌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冠脉介入治疗,观察1年,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心功能状态、心超变化等。结果①随访观察1年,观察组1年后心绞痛发作率17.3%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Ⅰ~Ⅱ级率34.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1年后LVEF(48.9±2.1)%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50.1±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缺血心肌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 左心功能不全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脑血管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1月期间诊治的缺血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取102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将应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1),将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1),就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研究组主要有效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5%,与对照组的3.8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血脑血管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新发缺血卒中、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小剂量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脑血管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1月期间诊治的缺血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取102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将应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1),将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1),就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研究组主要有效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5%,与对照组的3.8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血脑血管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新发缺血卒中、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小剂量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脑卒中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防治高血压的方法及防治效果。方法选取近3年我院收治的46例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分析,问卷调查、电话随访以及上门访查的方式对患者防治高血压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较差,只有43.5%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和方法有一定的认识;高血压患病率为60.9%,虽然有部分患者成功防治了高血压,但整体防治效果仍然不理想。结论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对缺血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防治还有待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加强用药规范,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对高血压的防范意识,降低缺血脑卒中的发病率。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防治 基层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olitaire支架联合Navien导管在急性缺血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前者采用Solitaire支架治疗,后者采用Solitaire支架联合Navien导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为76.67%,术后出血率为13.33%,预后良好(mRS≤2)比例为70.00%,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研究组患者术后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联合Navien导管能够达到更好的取栓效果,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安全性更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Solitaire支架 Navien导管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进展性缺血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阿司匹林抵抗。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10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每组5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分析阿司匹林抵抗影响因素。结果进展组早期不合理降压比非进展组高(P<0.05);进展组早期发热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AR占比比非进展组高(P<0.05);进展组实验室指标均比非进展组高(P<0.05)。结论早期不合理降压、GLU、CRP、WBC、发热为进展性个缺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吸烟史、性别及PLT为阿司匹林的抵抗相应因素。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4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2人。常规组实施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共治疗2周。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98.08%比常规组80.77%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临床价值高,即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缺血脑梗死(AIS)患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化原则将本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AIS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n=44)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n=44)采用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参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联合采用尼莫地平、阿司匹林治疗,既能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又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尼莫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9年1月收治的83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应用阿司匹林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疗效确切。

  • 标签: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脑卒中(AIS)支架取栓术后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卒中单元纳入的3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支架取栓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支架取栓术后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结果30例患者均为颈内动脉系统AIS,且30例患者支架取栓手术均成功,3例患者术后出现了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为10%(3/30)。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抗凝治疗更容易发生sICH。结论高龄、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抗凝治疗者更容易发生sICH。因此临床应当做好病情评估、相关并发症风险控制。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支架取栓术 颅内出血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