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纤维酶的临床研究,为以后低温纤维酶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纤维弧菌作为研究材料,对纤维弧菌分泌的纤维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纤维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摄氏度,纤维酶的酶活性达到100%,纤维酶的活性的最佳酸性值是5,纤维酶在酸性值4-10的范围内有着很好的稳定性,酶活性一直都处于92%左右。结论纤维弧菌分泌的纤维酶是属于低温纤维酶,具有很强的高活性。

  • 标签: 低温纤维素酶 中温微生物 纤维弧茵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纳米纤维(NCC)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因其表面羟基较多,水溶性较差,在生物医药应用方面受到局限。将NCC表面的羟基进行衍生化,首先将NCC碱化,然后用醚化试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醚化生成季铵化NCC;并对其作为缓释载体进行了考察,将其与镇痛模型药物在适量的条件下孵育形成纳米粒子,对该纳米粒子进行体外释放及动物体内的镇痛活性实验。衍生的季铵化NCC由于表面的羟基减少,氢键作用减弱,水溶性增加;其形成的纳米粒子可在体外缓慢释放,释放率为80%左右;在动物体内具有镇痛活性,持续时间比模型药物长1h。本实验说明季铵化NCC不仅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将其作为药物载体拥有良好的缓释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麦纤维颗粒在剖宫产术后便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便秘患者50例,给予饮食、运动、心理、健康教育等进行干预。选取50例,在此基础干预上,给予小麦纤维颗粒口服作为对照组,两周内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的粪便症状积分进行比较,使用小麦纤维颗粒后便秘症状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麦纤维颗粒对剖宫产后产妇的便秘治疗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小麦纤维素 剖宫产 便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丙基甲基纤维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对角膜内皮保护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所行的126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631例患者术中仅使用透明质酸钠,第二组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结果第一组术后第一天、三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分别是76例(12%)、50例(8%)、13例(2%)、2例(0.32%)、1例(0.16%),第二组术后第一天、三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分别是25例(4%)、6例(1%)、4例(0.63%)、0例(0%)、0例(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羟丙基甲基纤维能有效的保护角膜内皮,降低角膜水肿的发生。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角膜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用苦参提取苦参碱,对其纤维酶提取法和传统提取法进行对比实验。方法纤维酶提取法(简称酶提取法),即每克生药加入50U(0.25g)纤维酶,充分搅拌,其他工艺同原工艺;传统提取法。结果酶提取法提高了苦参碱的收率,与传统提取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维酶的加入,提高了苦参碱的收率。

  • 标签: 纤维素酶 酶解技术 传统提取法 苦参碱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纤维饮食对老年功能性肠梗阻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肠梗阻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普通饮食,观察组出院后给予高纤维饮食,对两组出院后复发率、腹胀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肠梗阻复发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为15.00%,较对照组35.00%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纤维饮食能有效减少老年性肠梗阻患者腹胀,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高纤维素饮食 老年功能性肠梗阻 复发率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羧甲基纤维钠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后干眼症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共70例。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羧甲基纤维钠眼液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I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IT有明显改善,临床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羧甲基纤维钠眼液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干眼症。

  • 标签: 羧甲基纤维素钠 白内障患者 干眼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纤维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研究,予以患者止血、止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26例患者无患者死亡,其中显效的有8例,有效的有15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纤维性支气管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胸闷等,针对患者的病因予以患者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对一例放射性肠炎引起的顽固性肠道出血患者采用溶性纤维钠贴膏、金因肽、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过程中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时查大便常规;结果治疗两周后出血停止,大便1次/日,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可溶性纤维素钠贴膏 放射性肠炎 顽固性出血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和重症患者配合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86例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都给予常规静脉输液;同时给予纳洛酮治疗,重症患者配合气管插管改善通气治疗。结果86例乙醇中毒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重症患者配合气管插管改善通气,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乙醇中毒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rHuEPO)治疗慢粒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伴发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粒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羟基脲、牙酸、罗钙全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uEPO,评价2组治疗后第4周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变化。结果研究组化疗第4周Hb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治疗后第3周开始明显上升,与化疗第4周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粒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伴发贫血患者化疗期间适量给予rHuEPO,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 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 贫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乙醇冰袋与清水冰袋在脑外伤发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寻找切实有效的冰敷降温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40例脑外伤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清水冰袋进行冰敷降温,观察组患者采用乙醇冰袋进行冰敷降温,冰敷持续3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降温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降温效果明显较好,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醇冰袋较为松软,易于操作。结论乙醇冰袋的临床降温效果显著优于清水冰袋,材料易取、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且冰袋可以重复使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乙醇 清水 冰袋 降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与机制分析。方法把58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依据患者从就诊到意识清醒的时间评判疗效。结果治疗组4h内苏醒27例,4h后苏醒2例;对照组4h内苏醒22例,4h后苏醒7例;2组患者不同时间内的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纳洛酮 急性乙醇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阿奇霉素注射液中乙醇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PolyethyleneGlyco30m×320μm×0.5μm)起始温度为50℃,维持7分钟,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10℃;进样口温度为190℃,检测器温度为220℃;进样量1μl。结果乙醇与内标物正丙醇分离度符合要求,其他辅料无干扰;乙醇浓度在2×10-4~8×10-4ml/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实验RSD为0.8%;平均回收率99.3%。结论气相色谱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阿奇霉素注射液中的乙醇含量。

  • 标签: 阿奇霉素注射液气相色谱法乙醇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急救运用于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诊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38例,分为两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9例试验组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轻型、中型及重型乙醇中毒患者症状舒缓时长及神智清醒时长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治疗后轻型、中型及重型乙醇中毒患者症状舒缓时长及神智清醒时长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急救运用于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临床急救 急性乙醇中毒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30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一次成功,术后进行随访,硬化总有效率为90%,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囊肿采用在CT引导下穿刺抽吸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肯定,康复快、经济等明显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首选方法,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肝囊肿 CT 无水乙醇 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的乙醇冰袋的降温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00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自制乙醇冰袋与普通冰袋进行大动脉冰敷降温效果对比。结果自制乙醇冰袋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冰袋。结论液态乙醇的冰点低,在-117℃才可以凝固,根据一定溶剂中溶有一定量的溶质时则形成溶液沸点上升,冰点下降,将盐融入冰水中可获得冰点为-21℃的低温,使得自制的乙醇盐水冰袋低温持续时间显著延长,降温效果优于普通冰袋降温。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