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肺气肿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选择50例于2010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进行慢肺气肿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对于全部50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辅之以必要的康复护理,分析和总结该手术的术后康复护理经验。结果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结论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辅之以必要的康复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康复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具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4例脊柱侧弯内固定术后应用外固定具的患者均进行具佩戴前宣教和下肢活动训练,同时讲解佩戴和卸取的具体方法,佩戴具的注意事项等。结果正确使用脊柱外固定具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稳定脊柱,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巩固手术疗效。

  • 标签: 脊柱侧弯 支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指动脉背侧皮皮瓣的临床解剖与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与效血管网,并与指背侧动脉终末相交通成网。皮瓣一般设计在手指中节背侧,两侧中线之间。蒂部保留宽约0.3cm筋膜蒂,转移覆盖指端缺损创面。结果19例皮瓣均成活,2例术后轻度肿胀,予拆线处理。结论指动脉背侧皮皮瓣是一种安全、稳定、简单的修复指端缺损的良好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指端缺损 动脉皮支 指固有动脉皮支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纤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护理配合。方法对80例重症肺炎患儿行肺泡灌洗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80例重症肺炎患儿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治疗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床旁纤镜肺泡灌洗是治疗重症肺炎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段,护理配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肺炎 纤支镜 肺泡灌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雾化吸入+对症处理,实验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局部给药,术前协助病史询问、心理护理,术中医护配合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7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纤维支气管镜术前、术中、术后的医护配合和护理,有助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恢复。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颗粒联合沙丁氨醇治疗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炎、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儿例数均为50;给予对照组患儿沙丁氨醇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利用地氯雷他定颗粒联合沙丁氨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哮喘、气管炎患儿地氯雷他定颗粒联合沙丁氨醇治疗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地氯雷他定颗粒 沙丁氨醇 喘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镜在呼吸系统急重症中的临床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呼吸系统急重症患者,对其实施纤镜检查与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重度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镜治疗,16例有效;12例肺不张患者经纤镜治疗,9例有效;3例支气管异物及1例大咯血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纤镜在呼吸系统急重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纤支镜 呼吸系统急重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运用经纤镜治疗的内膜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分析其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录出于2010年元月到2013年元月间就本院住院部中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50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纤镜进行化疗,每周1次,一个疗程为2个月,而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就治疗后的显效率为20.00%,研究组则为36.00%;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8.00%,研究组的为88.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胸部X线、血沉、痰抗酸杆菌、纤镜检查结果治疗前后均得到显著改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运用经纤镜治疗的内膜结核患者实施其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纤支镜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镜)灌洗(bronchoalveolarlavage,BAL)在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2例ICU机械通气(MV)的患者随机分为BAL组和对照组。BAL组予纤镜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常规吸痰治疗。BAL组行BAL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比较,两组进行治疗疗效比较。结果BAL组BAL后的PaO2和SaO2;较BAL前升高显著(P<0.01),BAL组BAL后PaCO2,较BAL前有下降显著(P<0.01),BAL组BAL后PCT前下降显著(P<0.01),BAL前后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BAL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AL组显效(81.3%),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显效(50.0%),总有效率为80.9%,BAL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行BAL可改善通气、换气功能,控制肺部感染,缩短MV时间,是安全、有效的,是救治重症肺炎患者重要技术。

  • 标签: ICU 支气管肺泡灌洗 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意识到,加强体检中心的护理工作,提高体检护理服务水平,对提高体检护理服务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体检中心 护理工作 加强护理 采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的子宫中心体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疾患(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难治性功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子宫体良性疾病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的子宫中心体切除术35例为研究组,同期同样疾病行传统子宫次全切除术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性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以及术前和术后3、6月、1年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月经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和性生活质量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比较E2明显降低(P<0.05),FSH明显升高(P<0.05),HL无明显变化。结论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易行,不影响卵巢功能、能满足患者既去除疾病又保留子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子宫良性疾病无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的首选。

  • 标签: 子宫动脉上行支 子宫中心体切除术 卵巢功能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穿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近端软组织缺损伴胫骨外露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8年6月-2012年4月,收治34例小腿近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胫骨外露患者。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18岁~66岁,平均年龄4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机器伤8例,重物压砸伤6例。其中新鲜创面2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小时~8小时h;陈旧创面10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7天~20天。创面范围10cm×5cm~27cm×10cm,均合并胫骨外露。切取股前外侧穿皮瓣后,通过端端或端侧血管吻合方式移植于受区,吻合血管包括胫前血管、胫后血管及对侧胫后血管。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33例皮瓣存活,1例皮瓣坏死。随访12个月~18个月,34例创面中,27例创面术后6周内愈合。7例创面出现慢性窦道,经反复清创,6个月后创面愈合。骨折愈合良好,无骨髓炎形成。结论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穿皮瓣是修复小腿近端骨外露创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导致老年人的视力障碍和眼盲的主要眼疾是老年白内障,现在这种病例大多是用手术治疗。但是大部分的初期、中期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则更重视药外调理。本文通过探讨老年白内障和代谢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和其制定的方案,分析这两种白内障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措施。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代谢性白内障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肺穿病灶直接注药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方法将188例复治肺结核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研究组采用CT定位下经皮肺部空洞内注入抗结核药。对照组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在空洞相应支气管滴入抗结核药。分别观察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结果疗程结束时研究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肺部空洞内注入抗结核药明显提高抗结核疗效。

  • 标签: 肺结核 穿刺术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例穿血管蒂螺旋桨皮瓣应用于胫前及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及排泄指导;术后对穿血管蒂螺旋桨皮瓣的蒂部血管旋转点的掌握,疼痛管理,皮瓣的血供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中,2例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换药、皮瓣边缘放血后皮瓣成活,1例皮瓣皮瓣远端浅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皮瓣静脉回流明显改善。

  • 标签: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 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性别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一病房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85例早发严重冠脉三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与114例冠脉正常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女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在高血压、肥胖、DM、TG、早发CHD家族史、LDL-C、HDL-C、WBC、BMI及CRP等方面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在高血压、吸烟史、DM、肥胖、早发CHD家族史、HDL-C、WBC、BMI、Fbg及CRP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不同性别对比,各因素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危险因素高于3个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结论不同性别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只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存在差异。

  • 标签: 性别差异 早发 三支病变 冠心病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