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包括梅毒性脑膜炎1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麻痹性痴呆4例。6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或正常,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脑电图呈轻~重度异常;神经梅毒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脑膜血管梅毒的影像表现为脑梗死、软脑膜增强等;麻痹性痴呆表现为脑萎缩、双侧颞叶及海马区异常信号。头颅磁共振(MRI)分别表现为脑白质病变、脑萎缩等;麻痹性痴呆MMSE和MoCA分值均低于正常值。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改善神经梅毒的预后。

  • 标签: 神经梅毒 梅毒血清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职业病的发病流行性特征,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某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登记的职业病报告病例资料,系统分析职业病种类、行业分布及其病例性别、工龄、从事企业规模等。结果职业病种类集中于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77.47%)、职业性化学中毒(12.87%)、职业性皮肤病(4.1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5%),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07%);分布行业前三名为国防施工类(48.97%)、化工行业(12.64%)、煤炭开采行业(6.90%);职业病病例男性占比87.13%,女性占比12.87%,工龄为4个月~42年,10年内病例占比71.03%;企业规模主要为中小型(54.25%),国有经济类病例占比46.44%。结论分析并总结不同职业病发病流行性特征能够指导职业病监管工作,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可靠参考资料,从而减少职业病发病可能。

  • 标签: 职业病 流行性特征 防治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预后。方法针对矽肺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矽肺患者在护理干预下,心态改善良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结论针对矽肺患者心理问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矽肺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当地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50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肾动脉PSV、R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肾动脉内经低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指标方面通过高血压、血管杂音等症状判断肾动脉狭窄阳性值90.3%,阴性预测值为90.2%。结论血压、血管杂音在判断肾动脉在中老年患者鉴定肾动脉狭窄上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血流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骨髓坏死临床少见,预后凶险。总结分析骨髓坏死(BoneMarrowNecrosisBMN)的实验室特征及临床,以提高对骨髓坏死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对9例确诊BMN患者实验室特征和临床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确诊的患者中,其中原发病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为骨髓转移癌,1例为骨髓转移癌并溶血性贫血,1例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骨髓坏死。本文病例主要以骨痛、发热、贫血及出血倾向为主,可合并感染、肝脾肿大、溶血性损害,同时伴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医学检验细胞形态学及临床工作者应加强对BMN的认识,掌握其特点,对异常的骨髓形态学特征及异常的实验室结果及临床加以综合分析,使BMN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确诊,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骨髓坏死 实验室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为了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相关问题,选取了45例患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以及45例正常体检儿童进行研究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为90例,其中患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45例患儿为观察组,45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热率与症状体征发生情况。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发热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说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热率,在比较两组的喘息、咳嗽、固定干湿罗音、肺外并发症、呼吸困难等体征方面,观察组也要差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影响患儿的发育及成长,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 标签: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肺栓塞的3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肺栓塞合并肺结核的17例患者作为结核组,其余382例肺栓塞患者作为非结核组。结果结核组较非结核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更低,咳嗽、咳痰发生几率增高,白细胞计数更高,血浆D-二聚体计数更高,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的简化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评分、在肺栓塞相关的院内死亡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年龄较非结核组高,BMI值更低,容易合并咳嗽、咳痰症状,当抗凝治疗不缓解,cTNI、BNP等持续增高,需要警惕合并肺结核可能。

  • 标签: 肺栓塞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科昏迷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68例脑外科昏迷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死亡3例,重残18例,良好47例。结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加强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并做到细致正确的护理。

  • 标签: 脑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所占比例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观察近五年来在本院接受诊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HAAA所占比例,并将其与非肝炎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液常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诊疗及干预等进行对照。结果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占SAA的比例为3.33%。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进行临床治疗前均进行检查,并确定其血常规、骨髓象等均无异常;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24例(92.4%)三种(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经检查后呈阴性,2例(7.6%)乙型肝炎病毒,并按抗原种类此病毒又分为HBsAg、HbeAg,它们均成阳性;24例(92.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易在急性黄疽型肝炎后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降低时患病;经过6个月临床治疗后内,再次与非肝炎相关的SAA比较,早期发病率与感染相关病死率均显著增高;但HAAA组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 标签: 肝炎 再生障碍性 贫血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麻疹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院诊治麻疹的77例儿童患者,回顾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麻疹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探讨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特征77例麻疹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发热、急性喉炎、眼结膜炎、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发热4~5d后开始出疹;经对症治疗,治愈率100%,无死亡病例,平均治疗时间(7.4±0.6)d。讨论通过观察麻疹儿童的临床特征,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减轻麻疹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麻疹 临床特征 治疗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4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T细胞计数亚群的检测结果。结果4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平均44.5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胸闷气促、体重下降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较单纯肺结核患者在影像方面表现相对不典型。患者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0.067×109/L。PPD试验仅1例患者阳性。绝大多数患者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抗结核治疗有效,但病死率仍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情复杂且较危重,病死率高。及时抗结核治疗,以及适时开展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改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影像学 CD4+T淋巴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畸可控的笑容特征指标对微笑美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男女微笑时的照片各一张,截取面下1/3的微笑时的照片,使用修图软件将正畸可控的笑容指标(正畸可控笑容指标有上切牙下唇间距、上颌牙合平面斜度、切牙暴露量、露龈量、颊廊面积、以及笑弧)进行改动,再随机选取150名18~24岁之间的志愿者对改动的照片进行比较打分,满分为100分,最后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切牙暴露量与笑弧的弧度两个变量跟笑容图的得分成正比,露龈量、颊廊的大小、上切牙下唇间距以及上颌牙合平面倾斜度与笑容图的得分成反比。结论正畸可控的笑容指标对微笑的美观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面下部的唇齿龈的位置,在对患者进行正畸调整时需对唇齿龈的相关位置进行把控。

  • 标签: 笑容特征指标 微笑美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血管肉瘤和血管瘤的CT影像特征。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病理检查证实8例血肝脏血管肉瘤和24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CT检查情况和影像学特征。结果肝血管瘤和肝血管肉瘤的瘤周动静脉短路、CT值和早期强化位置出现几率比较,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延迟期肝血管肉瘤与肝血管瘤可见明显等密度或是高密度患者比例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血管肉瘤和血管瘤均存在明确的CT影像特征,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血管肉瘤 血管瘤 CT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完全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川崎病治疗的28例患儿进行研究,将其根据疾病种类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全部患有典型川崎病,观察组患儿全部患有不完全型川崎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研究得出,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生率分别为发热(100%)、淋巴结肿大(85.71%)、口腔黏膜充血(64.29%)、眼结膜充血(50%)、多形性皮疹(14.29%)。对照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和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相比,不完全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医生要着重对淋巴结肿大以及口腔黏膜充血进行检查,提高确诊率。

  • 标签: 不完全型川崎病 小儿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征,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巨检、低倍镜、高倍镜观察以及抗酸染色、PAS霉菌染色发现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向外扩展,呈结节状多灶性分布组织慢性炎症。结论该病容易误诊为乳腺癌,因此在诊断时,避免误诊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风险管理的医院感染特征及其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某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特点。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为7.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无菌操作不严格、病房环境微生物超标等风险因素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医院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后,能够显著降低该医院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确保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奠定基础。

  • 标签: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特征 防控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98例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9人,对临床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关医护人员要能够严格把握急症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尽可能减低患者手术以及术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 标签: 产科急症 剖宫产 择期剖宫产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探究发病原因,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保护患者视功能。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五官科接诊的110例(110眼)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总结。结果不同眼损伤患者经过治疗平均眼压从(55.89±13.46)mmHg改善到(17.76±4.66)mmHg,眼压恢复正常;出院时大多数患者视力基本都有提升;在出院时视力基础上随访两年少数病例视力有下降。结论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保守药物法、手术疗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尽全力保护患者视功能,降低致盲率,改善预后。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心房颤动(房颤)相关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提升房颤相关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65例(住院)心房颤动相关脑栓塞患者设置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65例(住院)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表征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头颅MRI与外周血小板各项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在发病年龄上,脑栓塞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中女性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比率相对较高(P<0.05);大面积脑梗死及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通常会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相关脑卒中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和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相对较高,种种因素的叠加使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致残率、死亡率相对较高。

  • 标签: 心房颤动 脑卒中 临床特征 临床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特征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患者20例,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其中手术组患者采取喉返神经探查,非手术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喉返神经损伤原因,瘢痕粘连压迫占10.0%,缝线结扎占50.0%,断离占40.0%;神经损伤部位,环甲关节70.0%,甲状腺中下部30.0%。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大都可有效地恢复声带的正常功能。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特征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