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俯卧矫正枕后与枕横转至枕前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妇产科收治的枕后和枕横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自由体位,观察组患者62例通过侧俯卧指导改变孕妇的体位来纠正胎儿的胎位,对比两组患者的胎位纠正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胎位矫正率为72.58%,对照组产妇的胎位异常的矫正率为54.84%,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12.9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0.32%,观察组产妇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枕后和枕横的产妇来说采用侧俯卧合理的指导方式能有效的纠正其胎方位,减少难产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分娩中推荐使用。

  • 标签: 侧俯卧位 枕横位 校正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胃管经改良管方法、固定方法后置管成功率和留置胃管后固定的成功率。方法对70例需要置入胃管和留置胃管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使用压舌板辅助置入胃管,用棉纱绳固定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置入及固定胃管,对比分析两组胃管管的成功率及留置胃管后固定成功率等,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一次管成功率为65.7﹪,胃管固定成功率为60﹪,观察组一次管成功率为94.3﹪,胃管固定成功率为96﹪,统计学分析P<0.05,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压舌板辅助置入管一次成功率优于传统的管方法,棉纱绳固定留置胃管固定的成功率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

  • 标签: 难置胃管 压舌板 棉纱绳 置管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外周中心静脉管(PICC)和中心静脉管(CVC)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鉴定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处理,计算两组相关研究指标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24个随机对照试验(RCT),总样本量2900例次。PICC组在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血气胸发生率、血肿发生率等共8项指标方面优于CVC组;在脉管炎发生率、血栓发生率方面CVC组则较优。结论临床应用中PICC较CVC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PICC管前系统评估对管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行PICC管患者,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最基础的常规评估,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评估,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管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评估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PICC管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管患者实施系统评估可以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PICC置管 系统评估 置管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ICC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科对46例癌症患者使用PICC管,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经精心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ICC 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中心静脉管时运用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实施中心静脉管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运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观察组50例患者则实施腋静脉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成功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0%(45/50),对照组为92.00%(46/50),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χ2=0.1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vs16.00%)(χ2=4.00,P<0.05)。结论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但与传统的锁骨下静脉管方式相比,腋静脉穿刺管,可有效降低穿刺意外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鼻饲管管法在鼻饲管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饲管难患者38例,分别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进行鼻饲管管,比较两种方法的管成功率。结果改良法的一次管成功率(76.3%)显著高于常规法(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饲管管法在鼻饲管难患者中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饲管置入 改良法 鼻饲管难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PICC管的优越性。方法将130例行PICC管的患者分为65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对患者行PICC管,观察组则在视锐5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行PICC管。结果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管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视锐5超声引导下行PICC管比常规管更能准确定位靶向血管,降低局部组织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等。

  • 标签: PICC置管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卧分娩对盆底功能发生的相关变化及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107例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平卧分娩组(55例),实验组采用俯卧分娩组(52例);分别于产前38周及产后1周行各项检查。结果两组妊娠晚期盆底各项目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U-PCL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1周SUI发生率及提肛肌、内外扩约肌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1周LH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平卧分娩相比,俯卧分娩会阴的损伤率下降,对盆底的影响更小。

  • 标签: 卧位分娩 骨盆低 盆底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舟骨骨折治疗过程中不同固定位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腕舟骨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功能石膏固定;观察组患者32例采用掌屈尺偏石膏固定,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90.63%,骨折愈合时间为(9.6±3.4)d;对照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75.0%,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4)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腕舟骨骨折时石膏固定位置选掌屈尺偏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腕舟骨骨折 功能位 掌屈尺偏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位置切口白内障术后散光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及评价。方法根据切口位置将院方收治的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白内障患者69例(72只眼)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Ⅰ组为对照组,上方切口组,共35只眼,Ⅱ组为实验组,左眼切口或右眼切口,共37只眼,在角巩膜缘后用钻石刀做切口,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两组术后一周裸眼视力、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平均角膜散光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一周Ⅰ组平均裸眼视力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明显;平均角膜散光度Ⅰ组显著大于Ⅱ组,差异明显。结论左侧或右侧切口可使患者早期获得稳定、良好的裸眼视力,有效减少切口的扩张力,无缝线角巩膜缘切口可靠、安全。

  • 标签: 切口 手术源性散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管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应用WHOQOL-BRIEF自评量表(中文版)评价患者使用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采用等级尺度法(RatingScale,RS)将生存质量转化为RS效用值,据此计算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对比PICC管和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成本-效用间的差距。结果PICC管单项护理实际成本为(2259.99±30.99)元,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护理实际成本(1432.23±18.45)元。PICC管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51,成本效用值为44313.53,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22和成本效用值65101.36。结论PICC管成本虽高,但其效用值也高,其获得一个完整的QALY花费较少,成本效用相对较高。

  • 标签: PICC置管 成本效用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管在儿科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分析100例心静脉穿刺管患儿的护理、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中心静脉管留置时间为5—7天,平均7天,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中心静脉管安全可靠,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进行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输液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管以其安全性、连续性、舒适性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接受,逐渐成为手术后患儿静脉输液的重要途径。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采用中心静脉输液的100例患儿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患儿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探讨深静脉管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熟悉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时更换输液装置、敷贴,妥善固定导管,保持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与胎盘着附着位置的关系。方法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72例孕妇,结合二维超声图像分析。结果脐带绕颈发生率与胎盘附着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脐带绕颈 胎盘位置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