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25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内分泌科护理常规,治疗组在常规内分泌科护理基础上,将护理管理各环节系统化进行整体护理,监测空腹血糖、血糖的控制、合并神经病变、抑都指数等情况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水平和抑郁指数有明显改善。结论整体护理更有利于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

  • 标签: 糖尿病足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微囊化VEGF基因成肌细胞与非微囊化VEGF基因成肌细胞作为对照条件下,对裸鼠的致肿瘤性。方法应用带有6his-tag的VEGF基因成肌细胞进行微囊化,将微囊化组作为实验组,非微囊化组作为实验对照组,注射于裸鼠背部。对微囊降解情况,外源性VEGF分泌情况,裸鼠重要脏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检测到微囊,未检测到外源性VEGF,未发现重要脏器有肿瘤样变化。结论通过微囊化组和实验对照组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微囊崩解,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见外源性VEGF分泌,未见裸鼠肿瘤发生。

  • 标签: 微囊化 转VEGF基因 成肌细胞
  • 简介:摘要急性精神障碍用以描述一类起病急速、症状多变、病程短暂的一种精神障碍。病程不足1月,对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临床处理原则。若能依据患者的各种有用信息,对此类患者的进行预测,将对患者的早期治疗十分有利。本研究目的就是调查入院诊断为急性障碍患者的疾病发展、及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治。

  • 标签: 急性精神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转归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COPD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符合条件的老年COPD患者4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实验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各种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龄COPD特别是有合并症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龄COPD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长期高血压和脑卒中、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引起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等疾病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我社区在2009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一共跟踪了66例高血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患者有15例,占22.7%;并发脑卒中的患者有22例,占33.3%。结局良好的患者有29例,占44.0%。结论根据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比率。

  • 标签: 社区健康教育 高血压 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高钾血症病因、治疗、。方法对58例足月新生儿高钾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足月新生儿高钾血症常见病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感染、缺氧、酸中毒、溶血,少见的病因主要为遗传性疾病,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是否异常而不同,经治疗,52例新生儿血钾恢复正常,3例患儿家属放弃治疗,3例患儿死亡,死亡患儿均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结论病情危重新生儿,常合并高钾血症,如无严重心律失常,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应持续心电监护,有助于早期发现高钾血症及其所致的心律失常,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高钾血症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及症状评价。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综合组则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烦躁消失时间、心肌酶降低至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心室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综合组疾病疗效、烦躁消失时间、心肌酶降低至正常时间、心室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效果好。

  • 标签: 小儿重症心力衰竭 综合治疗 症状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碘(131I)治疗后早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临床。方法对34例131I治疗甲亢后1年内出现早发性甲减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甲亢131I治疗后出现早发性甲减的患者通过信件、门诊、外院复查等方式进行长达4~19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4年,以了解早发性甲减的。结果(1)早发性甲减恢复组3例,占9%,2例在1年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远期随访显示,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在4年及8年后出现甲减,1例甲减患者在6年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2)早发性甲减未恢复组31例,占91%,其中79%(26例)在131I治疗后3~6个月出现甲减,5例在7~12月出现甲减,这些在4~19年一直处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中。结论早发性甲减中91%为永久性甲低,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早发性甲减都会转变成为永久性甲减。

  • 标签: 131碘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医疗投诉的原因、处理、、并对此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整理某院2001年—2012年之间,到医务科办公室反映及投诉的记录,按照医疗投诉的原因1.医务的技术水平、2.医务人员服务水平、3.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4.病患缺乏医学知识对诊疗结果期望过高、法律意识增强或者过敏、5.恶意投诉;医疗投诉的处理及1.解释和加强沟通平息事件;2.减免费用平息事件;3.转为医疗纠纷处理期超过3个月的或者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被投诉的科室以外科最高,其次为门诊,医疗投诉中对医院医师医疗技术不信任、怀疑或者不满意的占多数,占到总投诉数量的29%,其次是对医院的服务不满意,占23%;通过和病患耐心沟通解释病情,并为我们的不足之处给病患的赔礼道歉的方法,可以平息47%的医疗投诉。结论医患沟通不良,是导致医疗投诉案件的重要原因。医院积极处理医疗投诉,即维护患者利益,又塑造医院良好形象,同时降低医疗纠纷处理难度与成本。在及时处理投诉的同时,医院应把医疗投诉作为以中国资源,作为改进医院工作的动力加强医院质量建设。

  • 标签: 医疗投诉 处理方式 转归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类型肝衰竭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肝衰竭患者预后受到患者年龄、凝血酶原活动度、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结论不同类型肝衰竭的病因差异显著,其预后也不同。急性肝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肝性脑病。其他两种类型的主要并发症为腹水。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判断肝衰竭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在亚急性与慢性肝衰竭判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不同类型肝衰竭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院联动社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行为干预达到血糖恢复正常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糖尿病前期人群100例,通过团队知识讲座、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进行生活行为干预9个月。对患者自身前后进行对照研究,比较糖尿病前期人群在空腹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BMI)以及运动水平、吸烟饮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空腹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BMI)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水平、吸烟饮酒情况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院联动社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空腹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BMI)以及运动水平、吸烟饮酒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医院 社区 生活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药“妇科排毒汤剂”对宫颈高危型HPV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我科门诊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宫颈HR-HPV检测中显示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自拟中药“妇科排毒汤剂”的治疗,治疗方式为隔日一剂、分两次煎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HR-HPV病毒感染变化,以进行中药“妇科排毒汤剂”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影响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的干预治疗下,观察组患者的宫颈HR-HPV病毒含量下降约81%,对照组患者的宫颈HR-HPV病毒含量下降约为61%,观察组患者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妇科排毒汤剂”进行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妇科排毒汤剂 宫颈 高危型 HPV感染 转归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血管TGF-β1与动静脉内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9月间377例建立动静脉内瘘(AVF)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AVF吻合过程中或修补时截取少量用于建立AVF的动脉残端及外周血用以测定TGF-β1水平,并通过远期观察评估AVF创建时的血管TGF-β1蛋白水平与AVF使用寿命的相关性。结果AAVF未成熟组中,72例结构AVF修补的患者在AVF修补时的血管TGF-β1水平(1897.56±443.39pg/ml)均较AVF创建时明显增高(1108.61±306.90pg/ml),215例AVF成熟的患者,AVF使用寿命与AVF创建时的血管TGF-β1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2,P<0.05。且中位使用天数随AVF创建时血管TGF-β1水平的增加而呈进行性降低。结论TGF-β1与AVF的临床密切相关,且AVF创建时的血管TGF-β1水平可用于对AVF临床结果的早期预测。

  • 标签: TGF-&beta 1水平 动静脉内瘘成熟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当前医学模逐渐发生改变,护理工作从原来的疾病护理转变为患者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要做好心理护理,就需要医护人员有较高的医德修养。患者进入医院,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态度等对于患者的心理、情绪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心理护理过程中,应科学的处理医患关系,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依据肝病患者的心理需要以及形态,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强化医护人员的护理道德,实现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文就护理道德与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临床的影响进行阐述分析。

  • 标签: 护理道德 心理护理 肝病患者 临床转归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诊断胎儿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及情况时,应用超声心动图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择我院确诊的25例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的胎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胎儿25例作为对照组;均对其实施超声心动图诊断,并观察其差异后实施组间对比。结果两组入选对象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出生后对新生儿进行随访和超声心动图复查,可见其存在左心较小而右心较大现象,但经过对症处理均有改善。结论对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胎儿应用超声心动图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卵圆孔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 胎儿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患者出血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均于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并入组,在入院时1、2、3、7、14d各留取血液标本1次,检测CRP水平;另40例健康对照组来自本院体检中心。将两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血清CRP水平与脑出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发病后明显升高,并在发病后第2天升高至峰值,其程度与患者脑出血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呈正相关,CRP水平的测定对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22例因糖尿病足坏疽而实施截肢手术,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应用血糖监控、护理指导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合理应用、合理膳食护理、术后幻肢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糖尿病坏疽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稳定良好,无感染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结论护理干预对促进DIGF截肢术后切口愈合和消除幻肢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用。

  • 标签: 糖尿病坏疽 围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不同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于我科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共75例,均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测定NT-proBNP、MMP-2和hsCRP。再将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分为两个组,探讨上述3种指标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不同归中的变化。结果维持窦律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MMP-2、hsCRP、NT-proBNP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复发组患者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MMP-2、hsCRP、NT-proBNP均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之间相比,MMP-2、hsCRP、NT-proBN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安全有效,维持窦律患者在心功能、炎症反应及胶原代谢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 标签: 炎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 脑钠肽 心房纤颤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性选择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抽取常规间隙性血液透析(IHD)患者25例并设为对照组,选择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IHD)治疗患者25例(观察组),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肝功能并评价临床。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与对着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病死率24.00%,差异存在鲜明的对比性P<0.05。结论HP联合IHD治疗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中毒 急性肾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活血化瘀法结合综合干预对葡萄糖调节受损者的血糖影响。方法选取社区131例葡萄糖调节受损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67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干预指导,治疗组除给予综合干预指导外,给予三七粉3g/日,顿服,随访1年,分析。结果干预12个月后,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为4.68%(3/64),糖尿病前期逆转率为46.88%(30/64);治疗组糖尿病发生率为3.33%(2/60),糖尿病前期逆转逆转率为61.67%(37/6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逆转率有显著性差异。相比治疗前,治疗组干预后血流变指标有明显下降(P<0.05)。讨论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显著,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粘度来达到的。

  • 标签: 活血化瘀 综合干预 葡萄糖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