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眩晕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减少眩晕发作的频次,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31日收治的45例眩晕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并在治疗的过程实施全方面的护理,主要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结论对于眩晕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精心的心理疏导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眩晕 心理疏导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艾滋病患者运用心理疏导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选取16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Ⅰ、Ⅱ组各80例,各接受常规护理与心理疏导,3个月后,评估该两种方案的实施情况。结果实施前,两组的HAMA、HAMD量表与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评测结果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实施后,Ⅱ组两项量表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显著降低,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相比Ⅰ组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积极规范的心理疏导,对缓解其负性情绪、增强其免疫功能均非常有帮助,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疏导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疏导应用于稽留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接收的140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分别施行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4.28%(66/7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5.71%(53/7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焦虑障碍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除重度焦虑组差异不显著,中度焦虑、轻度焦虑、正常组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稽留流产患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障碍,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稽留流产 心理疏导 心理焦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搞好军校学员心理疏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我们通过针对学员表现出的异常现象,运用综合分析的观点,同时从社会的、心理的和生物的各方面因素加以找出学员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 标签: 军校学员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将社区医院近3年接收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别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为(120.32±11.21)mmHg、(75.32±4.58)mmH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心理疏导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由于天气、环境等原因,献血者可能会发生献血反应。医护人员应运用专业心理知识,从献血前、献血中、出现献血反应后,对献血反应者进行心理疏导。调查显示,71.77%的献血反应者由心理紧张者引起,其中95.51%的人经心理疏导后,献血反应消除。

  • 标签: 心理疏导 减少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癫痫儿童家长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聊天询问等形式对168名癫痫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询问,详细情况予以记录,调查问卷回收。结果癫痫儿童的家长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怀疑,心理自卑,孤独无助,怨天尤人等,心理疏导后效果明显。结论除了对患儿积极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外,采取心病心治的方法,对患儿家长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可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或部分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癫痫儿童 患儿家长 心理问题 疏导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疏导在稽留流产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46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实验组患者实行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对照组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焦虑障碍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4.5%(69/7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9.4%(58/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稽留流产病人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对病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病人心理焦虑状况,并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心理疏导 稽留流产 心理焦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笔者在临床收治中风恢复期患者,因病程长,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这给临床治疗及患者自身恢复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运用中医辨治过程中如何假以心理疏导配合治疗,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思考及重视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中风 中医辨治配合心理疏导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疏导应用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治疗的136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4.12%;而对照组的临床总满意率为70.59%,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心理疏导应用在心内科护理中,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得到提升,并使患者治愈率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疏导 心内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术期患者在心理疏导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8例围术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实施围手术期心理疏导措施,对照组病人进行一般的护理方法,将两组病人的焦虑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和心理疏导护理以后,观察组病人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则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围术期的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其对手术产生的焦虑程度,让病人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术后护理,使临床疗效得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

  • 标签: 心理疏导 围术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孕不育女性的心理因素。方法对心理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论通过对不孕不育心理因素分析及疏导,有效缓解了不孕不育女性的心理压力,解决存在于不孕不育女性心中的心理问题,对于由心理障碍引起的女性不孕不育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孕不育 心理因素 疏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疏导在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内镜中心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心理疏导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操作,心理疏导组在常规护理操作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情绪的变化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理疏导组的生命体征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理疏导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更高,发生紧张、焦虑与恐惧程度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应用于气管镜检查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减少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气管镜检查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 标签: 气管镜 心理疏导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及其相关疏导策略。方法选取4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观察对象,比较疏导策略实施前后护士的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压力疏导策略实施后,护士的心里压力小于实施前。结论通过分析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实施相关疏导策略,有效地改善了护士的心理状态。

  • 标签: 急诊护士 心理压力 疏导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初产产妇产后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探讨其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方式的250例初产产妇进行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分析,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对产妇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26例(90.4%)初产妇存在焦虑依赖心理,183例(73.2%)产妇存在烦躁紧张心理,27例(10.8%)初产妇存在忧郁担心心理,4例(1.6%)初产妇存在猜想淡漠心理。246例(98.4%)产妇渴望亲情支持,202例(80.8%)产妇希望获得悉心护理,194例(77.64%)产妇希望获得孕产知识与技能,93例(37.2%)产妇希望改善住院环境。结论针对剖宫产初产产妇产后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提高产妇产后心理舒适度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剖宫产 初产妇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并进行相应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使老年病人获的满意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12年收治的156例长期卧床慢性病老人根据性格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56例老年病人经过护士的悉心护理,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在给老年人护理时要以病人的心理状态去理解病人,关心尊重让病人有在家的感觉,从而让老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使患者早日从病痛中解脱出来。

  • 标签: 老年人 长期卧床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对老年患者抑郁症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前后的评分,探讨老年患者抑郁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因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首先根据各自的原发病接受不同的专科疾病常规治疗,共随访4个月,此外给予口服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除接受上述药物治疗外,同时给予合适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治疗前后采用Zung抑郁(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所有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状况,比较治疗前后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Zung抑郁(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原发病和抑郁症状均减轻。两组患者对盐酸氟西汀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口干、便秘、食欲下降、头晕等,余无特殊。结论对于原发病引起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不仅要针对原发病采取专科治疗,更要从不同层次多方面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干预下手,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恢复,更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抑郁症 心理疏导 精神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疏导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在本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不孕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并对研究组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前后给予心理疏导。结果研究组心理疏导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心理疏导前低,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的显著低(P<0.01),研究组的妊娠率(47.83%)比对照组的(32.61%)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理疏导对焦虑抑郁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疗效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焦虑抑郁 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