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辅食喂养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儿童保健医师在指导流动儿童家长正确的辅食喂养的工作中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辅食喂养对体格发育的影响。调查对象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儿童系统保健体检的0-12月龄流动儿童。调查方法采用广州市儿童系统保健体检项目及父母或抚养人问卷相结合方法。在对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评价采用Z评分法。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216名儿童,其中收到有效问卷181份。对调查对象进行Logistic相关性分析,按时添加蔬菜水果、蛋类、动物性食物与流动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呈负相关。每日添加1次以上蔬菜水果、蛋类、动物性食物对儿童的体格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谷类食物添加超过每日1次以上对儿童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流动儿童辅食添加存在不及时问题,不良的辅食添加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对儿童身体方面的影响可表现为体重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

  • 标签: 流动儿童 辅食添加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改修饰方法,以改善再造后的手指外形。方法对30例35指再造病例在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于踇第二趾腓侧设计并切取带血管蒂岛状皮瓣,将第二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狭窄部分。结果再造30例35指全部成活,嵌入的第二趾腓侧皮瓣也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21个月,再造的拇手指及的外形塑较为满意,外形的美观及逼真程度较传统的第二足趾移植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结论第二趾腓侧皮瓣移位嵌入第二足趾跖侧狭窄部分,能较好地改变第二足趾槌状外形,同时填充第二趾狭窄部分,使之更接近正常的拇手指外形。

  • 标签: 拇手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足趾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就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本辖区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居住的适龄外来儿童50例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选取50例当地儿童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同时给予两组儿童父母健康宣教,分别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观察组疫苗接种率以及知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通过相应的干预后,观察组在DPT(白百破疫苗)、BCG(卡介苗)、OPV(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全部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计划免疫工作当中,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应当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进而保证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企业医院人员流动情况的统计调查,分析该院人员流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该企业制定医院人力资源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本地区卫生人员的合理流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统计报表,完成2008-2012年5年间某企业医院职工进出活动情况的输入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综合流动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及科室分布5个方面的信息,通过专家访谈分析人力流动的特点及原因。结果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总数增加,但流入人员职称和业务素质偏低;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科室分布和专业结构发生变化;近年人员流动趋于活跃,尤其是年龄小于30岁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流失较严重,该院人员主要流向当地事业医院。结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畅通人员合理流动渠道;建立适于本院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提高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遏制成熟人才的流失。

  • 标签: 企业医院 人员流动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随着城乡人口流动性的逐渐增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已经成为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时期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分析了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实际研究和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管理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城镇流动儿童免疫工作在免疫规划工作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该群体接种水平低,成为易患人群,免疫屏障无法形成,造成疾病的爆发或流行1。为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传染病,使流动儿童享受到国家免费接种的政策,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把国家关于免疫规划的工作落到实处,在免疫规划工作中,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探讨 计划免疫 条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动采血的最佳护理方法以及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对献血者开展问卷调查,并在献血之前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其对于献血护理的需求,综合考虑流动采血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管理方案。结果通过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以及严格的护理技能培训,并针对采血护理服务质量开展定期评价,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促进其服务理念的更新,进而提升流动采血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及献血积极性。结论规范的护理培训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流动采血过程中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有效性的提高。

  • 标签: 流动采血 护理 服务质量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病房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是十分关键的,这既影响着术后的复健,也影响着医护人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于骨科病房中的病人而言,由于自身身体原因造成手脚不便,从而不能够及时向医护人员传达需求。为了提高骨科病房护理服务的质量、优化护理流程、为病患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务,在骨科病房护理中可以开展流动护士站的使用。而流动护士站主要是以多功能护理车为主要的工作工具,通过该种工具可以将治疗器具、护理文书、病人病历等必要务必放入其中,从而可以为病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而将流动护士站投入到骨科病房护理中可以提高病患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接生护士的体力,进而提高整个护理工作的效率。通过临床实践证实,该流动护士站确实能够帮助骨科病房中病患的康复过程。

  • 标签: 骨科病房护理 流动护士站 运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未婚流动女性生殖道感染求医行为。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在2009年3月-2010年3月接诊的1240名流动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未婚流动女性患生殖道感染有682例(55%),能坚持就诊规范治疗的185例(27.1%);己婚流动女性患生殖道感染有434例(35%),能坚持就诊规范治疗的270例(6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婚流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高于己婚流动女性,而未婚流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就诊率低于己婚流动女性。

  • 标签: 未婚流动女性 生殖道感染 求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模式分析与探索。方法研究对象共有300名,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到本院接受体检的流动人员中选出的,医务人员需对其进行体检,并将体检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此次研究共发放了300张调查问卷,回收300份,问卷有效率达100%。通过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做出相关分析后,发现大多数研究对象所在企业均具有粉尘类、化学类以及物理类等危害因素。而在职业病危害申报和是否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上来看,大多数研究对象所在企业都有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且研究对象大多均由接受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为了能够切实落实我国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完善监护模式,可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的监护工作,加强流动人员职员对自身的职业健康监护意识以及完善当地职业健康监护机构。

  • 标签: 流动人员 职业健康 监护模式 分析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方法研究基层免疫规划接种点工作现状、难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寻找一种有效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水平的策略。结果实施综合性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效率,从而做好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结论面对现阶段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提出几点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建议,制定正确的儿童免疫规划疾病防治管理方案,才能提高儿童内部疾病管理水平。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管理水平 有效策略 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流动儿童管理一直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这能够在计划免疫管理实践中充分体会到,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降低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保护儿童健康,我们只有多部门协作、大力宣传、进社区入户排查、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流动儿童的管理,才是促进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提供些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费避孕药具在流动育龄女性的使用情况。方法分别在两个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调查问卷发放了31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06份,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收入低。影响获取药具因素是年龄、职业、收入和婚姻状况。影响获取药具的阻碍是不好意思领取、不知道何处领取、对药具的质量产生怀疑等。结论加大宣传力度,让流动人口能对避孕有认知度,让流动人口主动获取药具,服务人员在流动人口领取药具时讲解相关的避孕知识和药具的使用方法,在发放过程中,寻求合理的免费避孕药具方法。

  • 标签: 育龄女性 流动 免费避孕药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宫颈癌术后进行三维适放疗同步化疗与适调强放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宫颈癌术后的急性不良反应及辅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有早期中高危宫颈癌术后患者行术后的辅助放疗联合化疗,26例患者行三维适放疗(3D-CRT),34例患者行IMRT,每周实行顺铂25mg/m²同步化疗,放疗剂量为45至50.4Gy。本文的两组患者FIGO分期和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果患者1、3年总生存率为100%与95.1%。IMRT和3D-CRT两组1年局部控制率为94%和92%(P=0.1),3D-CRT和IMRT组的1~2级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0.9%和42.9%(P=0.005)、1~2级不良泌尿系统发生率分别是57.7%、28.6%(P=0.034)。但从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来看,IMRT较3D-CRT组存在着较为明星的优势(P=0.0060)。结论与3D-CRT相比,IMRT急性不良反应得到明显降低。

  • 标签: 宫颈癌 三维适形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防止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是基层计划免疫工作有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BPH患者的意义,探讨检查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的价值以及检查所致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4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结果390例患者顺利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9例发生下尿路感染。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BPH患者病情诊断具有极高的价值,积极的心理干预对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严格操作规范对于避免感染、减少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尿流动力学 心理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