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对艾滋病常规主动咨询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门诊由医务人员开展艾滋病主动咨询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系统抽样方式对1000例门诊患者自愿接受艾滋病常规主动咨询检测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就诊者求医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既往HIV主动咨询检测情况、HIV主动咨询检测认知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在门诊由医务人员开展艾滋病常规主动咨询检测的影响因素和可行性。结果1000例患者中共有564人听说过艾滋病常规主动咨询检测,32人曾经接受过HIV检测,但无HIV检测案例在检测前接受过常规主动咨询检测。经过对人群进行艾滋病常规主动咨询检测介绍后,861人同意接受检测。结论迫切需要在人群中进行艾滋病常规主动咨询检测宣教,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对提高HIV感染风险预防意识,增强HIV感染患者的生存信心和减少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艾滋病常规主动咨询检测服务 系统抽样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营养咨询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的作用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3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消化内科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营养咨询的护理方法,将试验组与对照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以及行为改变率对比分析。结果在3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每组各15例患者,试验组中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以及行为改变率。对比对照组的住院之前和出院都要显著的提高,二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营养咨询有利于提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知识以及住院转归。

  • 标签: 营养咨询 消化内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中药配方颗粒剂发展中应确立的法律地位。方法综合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剂发展中在各种法律法规规章中的法律地位,存在的问题。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剂在医疗机构的使用过程应该按照中药饮片管理。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剂 法律地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城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VCT工作质量。方法对2009-2010年主动到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2名求询者中男性165人,盐城本地172人,因有不安全性行为求询者136人;168人接受检测,确诊HIV阳性者7例,检出率为4.17%。结论求询者大多是有不安全性行为的中青年男性,VCT门诊可提供保密的咨询和检测,也是早期发现艾滋病疫情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连市高新区近5年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VCT工作质量,为制定高新区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2013年12月,对主动到大连市高新区2个VCT点进行艾滋病咨询及检测的求询者的咨询个案表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仅咨询未进行初筛检测的排除在外。结果997名求询者接受了艾滋病咨询服务及血清HIV抗体初筛,求询者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41;求询原因以发生危险性行为为主,占81.94%。发现初筛阳性者6名,阳性率为6.02‰。均为同性性行为感染。结论高新区自愿咨询检测求询者以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者、男男性行为者(MSM)居多,且在MSM人群中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

  • 标签: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患者家属心情急躁,医护人员的语言稍有不慎或处置不当,就容易引发各种法律纠纷,严重者牵扯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本文基于急救医学处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从急救人员实际工作出发,分析讨论了院前急救工作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和医患纠纷。提出了减低风险的措施和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为院前急救人员提供了相关法律指导,以期规范院前急救行为,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院前急救环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妇产专科门诊“一对一”高龄孕产妇的主动跟进咨询及宣教服务项目,使其规范化,促进高龄孕妇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提高分娩质量。方法将前来保健咨询的高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提供规范的“一对一”孕前保健门诊咨询,对照组按常规门诊产检,跟进调研两组孕妇孕期保健行为。结果两组对照,研究组孕妇332人,产检次数≥11次者高达(216人)65%,而对照组326人,仅有(19人)占5.6%,X2检验97.81,P<0.001,呈显著差异。孕妇自我监测胎动行为,研究组能坚持每天监测胎动达100%(332人),对照组仅有79.75%(260人),两者比较X2检验32.01,P<0.001,呈显著差异,而对照组不定时监测和未掌握如何监测人数在326人中有20.25%(66人),研究组中未发生这种情况。在孕期按嘱补充叶酸和多种维生素方面,研究组显示均存在,而对照组仅占85.9%(280人),两组比较(14.65,P<0.001)差异显著;在掌握入院时机和流程上,研究组达100%掌握,对照组仅有250人,占64.41%掌握,(37.16,P<0.001)差异显著;研究组孕妇具有明显的。主动咨询的意愿,两组比较(93.98和63.19),X2检验40.16,P<0.001,差异显著;对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孕期参加≥3次课程者,研究组占80.7%(268人),对照组仅有27.9%(91人),两组比较X2检验(112.1,P<0.001);丈夫参与孕妇学校听课(75,21.2),X2检验109.3,P<0.001,差异显著;两组孕妇孕期主动忌烟酒和注意增加营养,差异不明显,统计无区别。结论建立规范的“一对一”门诊保健咨询能有效促进咨询跟进对象的自我保健行为,十分必要,促进了母婴保健法的贯彻和实施,值得推广。

  • 标签: &ldquo 一对一&rdquo 保健咨询 高龄准 产序贯服务 保健意识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对一”孕前门诊口腔防治咨询降低早产低体重儿出生。方法在专科妇儿医院门诊开展“一对一”咨询和口腔疾病防治,并设立对照组,建立咨询档案和防治干预方案跟踪研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下降<11%,孕期口腔疾病牙石、牙周炎伴低热、牙菌斑、牙龈出血均减少,孕妇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一对一”孕前口腔疾病咨询和防治是降低早产低体重儿的重要举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孕前口腔保健咨询 一对一服务 早产低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计生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快捷高效开展人性化计生工作,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努力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确保言行亲切规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2、强化工作制度,规范术中计生手术行为;3、提高计生技术人员素质,杜绝计生技术差错发生。结果使计生站计生技术人员在维护手术对象合法权益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为避免计生技术纠纷的发生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论只要在工作中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能有效避免和减少计生技术差错事故的发生。快捷高效开展计生工作。

  • 标签: 计生站计生技术人员 人性化 计生技术纠纷 法律意识 快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