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封闭负吸引技术治疗疮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三期和四期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全身治疗相同或相似;局部伤口护理对照组单纯采用伤口湿性愈合敷料、观察组采用改良封闭负技术为主同时辅以湿性愈合敷料,比较两组伤口愈合速度。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疮是慢性难愈性伤口,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局部伤口换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压疮 改良式封闭负压技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负封闭引流术(VSD)在Ⅳ°疮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例Ⅳ°疮患者,创面行VSD覆盖联合皮瓣或者肌皮瓣转移治疗,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与方法。结果10例疮患者创面经过VSD敷料覆盖7-10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联合皮瓣或者肌皮瓣转移,创面完全愈合。结论VSD负引流技术能够充分引流创面坏死物质及渗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术后保持有效负吸引、做好体位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压疮 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管道。保持有效负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新方法,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流、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细菌数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1]。目前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而引流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 标签: 负压封闭 引流通畅 管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45例电烧伤清创后创面,培养创面肉芽组织,后期自体皮移植封闭创面。结果45例患者全部创面愈合出院,创面愈合时间最短17天,最长50天,平均29天,截肢5例。结论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减轻创面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电烧伤后组织渐进性坏死,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植皮成活率,对部分深度电烧伤可替代传统皮瓣移植,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电烧伤 VSD 自体皮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阴癌术后患者采用封闭负引流技术进行术后伤口引流的护理相关问题,从而使外阴癌术后患者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方法对11例外阴癌术后患者采取封闭负引流技术对术后伤口进行引流,从患者心理、负引流的观察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三方面对患者进行重点护理。结果11例在用电动吸引器持续负引流的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病人无一例发生感染,无皮下积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负引流操作简单,压力设置能够控制,并且经济实惠,提高了护理效果和质量,值得推广。应用电动吸引器对外阴癌术后患者行持续性创面封闭引流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 标签: 外阴癌 持续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蛇咬伤后急诊应用封闭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急诊治疗蛇咬伤39例,均行切开引流+封闭引流。结果39例患肢肿胀消退后伤口均二期缝合,未出现创面感染、皮肤坏死、骨筋膜间隔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急诊应用封闭引流治疗蛇咬伤部位可有效减少毒素吸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蛇咬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负吸引在胸腔闭引流中的应用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使用中心负吸引胸腔闭引流治疗的病例,回顾总结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过程注重规范护理操作,措施得当,有效减少和杜绝了护理风险。结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安全隐患,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中心负压吸引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监测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在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76例,入选48例。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P(v-a)CO2≤6;B组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P(v-a)CO2>6。监测患者入院0、6、12、24小时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乳酸、24小时液体总量、入住ICU的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结果A组、B组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原发感染灶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液体复苏T0时,MAP及Sc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乳酸及C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液体复苏T6、T12、T24时,MAP、CVP、血浆乳酸及Scv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每小时尿量、24小时液体总量及入住ICU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院内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CO2可以作为早期容量复苏后(ScvO2)≥70%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进一步容量复苏的指标。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容量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closure,VAC)系统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运用改良VAC系统治疗58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同时设立对照组58例,采用湿性疗法,观察两组平均换药时间、换药次数及继发切口感染的几率。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换药时间、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继发感染的几率有降低趋势(p=0.057)。结论改良VAC治疗切口脂肪液化具有疗效确切,方法简便,缩短换药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可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等特点。值得大范围推广。

  • 标签: 负压伤口治疗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 脂肪液化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外科护理中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骨外科创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橡皮管引流,并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引流技术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外科护理中应用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外科 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封闭引流(VSD)主要作用于伤口表面,通过增加创面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及修复因子生成,清除创面渗出物,减轻创面水肿,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本文就VSD在手足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创面 毁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压冲管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正压脉冲冲管法连接输液,观察组采用指压冲管法连接输液,比较两组小儿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指压冲管法能明显延长小儿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

  • 标签: 留置针 指压式负压冲管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引流+负吸引治疗气胸的优缺点。方法经随机分组,I组(观察组)30例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持续负胸腔闭引流;II组(对照组)28例患者用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引流。结果I组操作时间(5.3±2.80)min,引流管留置时间(4.42±1.80)d,并发症和不良反应10人.次;II组操作时间(20.42±6.3)min,引流管留置时间(6.52±3.25)d,并发症和不良反应38人.次。2组各项比较指标比较,微创引流组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持续负胸腔闭引流术治疗气胸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与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引流相比具有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 标签: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后缩病患中运用改良膜保持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以安氏Ⅱ类为主的下颌后缩患者实施固定矫正治疗措施,治疗完成后,给予患者经过改良后的透明膜保持器进行配戴,观察研究其配戴前后的效果。结果下颌后缩患者在配戴了12个月的改良透明模的保持器后,软硬组织均产生了生理方面的变化,通过治疗后的23例下颌后缩患者无复发现象,磨牙属中性关系,覆盖关系相对稳定且呈减小状态。结论经过使用改良后的膜保持器进行固定治疗的下颌后缩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促使下颌骨完全性的成长发育,有效的协调上颌骨与下颌骨的位置,促进Ⅱ类错牙咬合关系的改善。

  • 标签: 下颌后缩 改良式压膜保持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换敷料治疗,观察组给予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皮肤坏死与骨髓炎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换敷料持续的次数也少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敷料维持的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引流技术能促进骨折患者创面的愈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科 创面 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封闭吸引与常规换药在骨科创伤感染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在本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月间收治的患者当中进行筛选,选取68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换药的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的是封闭吸引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以及临床效果等等。结果在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之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仅仅为69.44%,治疗组达到了94.44%,χ2检验为6.2318,P<0.05,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当中,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在确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封闭吸引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创面,同时极大的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为患者临床效果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很强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吸引 常规换药 骨科创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4例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足外伤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伤手术中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手术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封闭式 负压引流 手足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