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4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扫描而进行冠血管成像(冠CTA)检查,同时进行冠造影检查,计算冠CTA与冠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结果120条冠发现不同程度的狭窄、钙化、软斑块、心肌桥,共计病变65处;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病变69处;冠CTA与冠造影诊断的符合率94%。结论冠CTA是一种无创、方便的检查方法,与冠造影诊断的符合率较高,是临床上筛查冠心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CTA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内经》将无病之人称为平人,平人之脉象即为“平”,或曰“常”、“缓”。平的基本形象为“三部有,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一息四到五至,不大不小,和缓舒畅。”其特征为“有胃、有神、有根”。依据中医学“取象比类”、“天人相应”和“同气相求”等思想,准确的掌握平的征象,有利于把握疾病的病机、病位、病性及判断其预后与转归。

  • 标签: 平脉 四时 脉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隔产前胎儿颅脑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二维超声我院1000例19周以上的胎儿进行CSP的测量及观察,分析CSP的大小与孕周的关系及CSP异常的胎儿及新生儿的声像图表现。结果CSP的胎儿检出率为96.6%,宽度0.34~0.97cm,与胎儿孕周无明显相关性。检出2例妊娠40周,CPS增大(宽度大于1.0cm且小于1.2cm),34例CSP未显示,其中孕足月胎儿6例,胼胝体缺失18例,全前脑8例,重度脑积水1例,缺血血氧性脑病1例。结论CPS的常规检测检出胎儿颅脑异常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胎儿 透明隔腔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智能追踪冻结平台(SSF)高心率患者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例疑似冠心病高心率患者,使用GEOptima680128层CT行冠CTA检查,每例患者图像均由SSF序列及标准(45%时相)序列(简称STD)两种方法重建,有两位副主任医师以Likert4分作为评分标准,共同给每例患者常规时相重建及SSF重建冠状动脉,在分支及其节段水平图像进行评分,取得一致意见。结果SSF重建冠图像在右冠、前降支、回旋支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时相序列重建图像,冠左主干及冠分支节段上两种重建方法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SSF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CT成像 SSF 高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内注入尿激酶结核性胸膜积液(包裹性)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30例结核性胸膜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膜内注入尿激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胸膜内注入尿激酶可显著提高结核性胸膜积液(包裹性)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尿激酶 胸膜腔内注入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超声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价值。方法4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比较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而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内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明显提高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率。

  • 标签: 腔内超声 剖宫产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蛛网膜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83%)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蛛网膜下出血有明显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蛛网膜下腔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麻醉老年人安全的应用。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逐渐增多,并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当然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例也随之增加,这样我们麻醉医生也是一种挑战老年人在生理和疾病上有自身的特点,如身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各疾病的产生等,都会对手术麻醉造成影响,需引起麻醉医师的高度重视,老年人手术麻醉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选用何麻醉方法均其生理功能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硬膜外 老年人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排CT冠成像与选择性冠造影在冠支架手术后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128排CT冠成像和选择性冠造影患者,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均为阳性345个节段,均为阴性354个节段,MSCTA阳性而SCA阴性12节段,SCA阳性而MSCTA阴性13节段(P<0.05)。DSCT与SCA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左冠主干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100%,左冠前降支近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6.15%,右冠远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1%和93.15%。结论128排CT冠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准确性和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优选的检查方式。

  • 标签: 128层CT冠脉成像 选择性冠脉造影 冠脉支架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护心、护、护痛”肿瘤患者有着较大的影响,包括心理护理、静脉护理、疼痛护理。方法自我科室开展“护心、护、护痛”行动以来,针对106例患者从患者的心理、静脉、疼痛方面进行专业护理。结果消除了患者的恐惧感,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结论护士利用“护心、护、护痛”的专业知识较少了患者的痛苦,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ldquo 护心 护脉 护痛&rdquo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冠综合征患者高血糖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院后根据随机血糖分3组Ⅰ组,血糖小于7.8mmol/L;Ⅱ组,血糖在7.8-11.1mmol/L;Ⅲ组,血糖大于11.1mmol/L。Ⅰ组为血糖正常组,Ⅱ组,Ⅲ组为高血糖组,观察24小时血糖平均水平。结果Ⅱ,Ⅲ组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显著高于Ⅰ组,Ⅱ,Ⅲ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Ⅰ组,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住院病死率无显著差异。无糖尿病病史者与死亡率呈线型关系,有糖尿病病史者死亡率呈U型关系。结论入院时即刻血糖水平和24小时平均血糖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糖尿病是影响急性冠综合征患者住院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血糖 预后
  • 简介:摘要对我院收治的118例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患者行双源CTA与冠造影检查,两次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冠CTA与冠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冠造影技术,双源CTA由于其具备强大的处理程序,病变评估的准确性与冠造影相比差异不显著,且安全可靠,费用相对低廉,在诊断冠心病方面意义重大。

  • 标签: 双源CTA 冠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水平急性冠综合征(ACS)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72例ACS病人(其中71例伴2型糖尿病),观察血糖水平与ACS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病人在ACS的病死率及半年随访期内ACS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半年随访期内因ACS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越高,病死率及ACS的再发率越高,预后越差。

  • 标签: 血糖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肢体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无药物治疗,试验组予通活血方治疗,终点时间为14天。在术后第1、7、14天分别检测血浆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试验终点,D-Dimer两组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终点,PT、APTT两组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延长,FIB两组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PT、APTT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活血方可以降低髋部手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标签: 上肢骨折 骨折术后 通脉活血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急性冠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评定并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患者健康问卷(PHQ),心科抑郁量表(CDS)。结果第二次评定干预组患者健康问卷(PHQ),心科抑郁量表(C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急性冠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理障碍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B超肝硬化门高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50例肝硬化门高压患者,本组患者均接受腹部B超诊断及电子胃镜相关检查。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诊断情况。结果腹部B超脾静脉内径增大检出率为60.0%,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大检出率为64.0%,脾脏增厚检出率为70.0%;以胃镜检查结果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部B超诊断脾静脉内径增大、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大、脾脏增厚与其诊断情况与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门高压,效果显著,其诊断情况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硬化门脉高压 腹部B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sLOX-1、MMP-9水平变化,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性质提供理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3例,男性34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2.7士9.6)岁。根据造影结果分为3组AMI组23例,UAP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sLOX-1和MMP-9水平。分别在入院时测定sLOX-1、MMP-9水平,通过180d的随访,观察比较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CS患者血清sLOX-1、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血清sLOX-1、MMP-9水平高于UAP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0d,高于均值sLOX-1和MMP-9水平组者180d再缺血事件发生率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于均值sLOX-1和MMP-9水平组者180d预后的预测作用高于低于均值水平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OX-1、MMP-9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AS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并参与AS斑块由静止状态向活动状态转化继而斑块破裂的过程,其水平可能成为预测近期再缺血事件指标之一。

  • 标签: 易损斑块 LOX-1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隆注射液治疗冠三支病变合并心衰(C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冠造影三支病变合并心衰的住院64例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按照《慢性心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酌情使用硝酸脂类、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隆注射液8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天,连用14天。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B型脑钠(BNP)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两组治疗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隆注射液可降低冠三支病变患者心脏负荷,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冠心病 三支病变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碎石联合枸橼酸钾钠颗粒肾结石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89例)及对照组(B组,89例),予B组体外碎石术,在此基础上予A组枸橼酸钾钠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排石效果及腹痛、小便带血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B组相比,A组排石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A组腹痛、小便带血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体外碎石联合枸橼酸钾钠颗粒治疗肾结石可显著提高排石有效率,显著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 标签: 体外碎石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综合症,判断其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冠综合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不同。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综合症,不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对于急性冠综合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价值,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国产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