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门诊与住院治疗热性惊厥最小成本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首次出现热性惊厥患儿165例,随机分为急门诊治疗组和住院治疗组,对比二组治疗效果,并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急门诊治疗热性惊厥与住院治疗同样有效,且急门诊治疗组人均总成本为498.47±265.15元,住院组为1275.89±475.45元,t=12.9074,急门诊治疗组成本显著低于住院组(P<0.05),故急门诊方案优于住院方案。结论热性惊厥的急门诊治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热性惊厥 治疗 最小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的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小成本。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Hp阳性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使用泮托拉唑+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A组)、泮托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B组)、泮托拉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C组)治疗,对三组用药方案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三组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相近,无统计学差异,最小成本分析表明A组成本低。结论我院Hp阳性感染患者首选泮托拉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本最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三联疗法 最小成本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防治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最小有效剂量,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n=120)、B(n=120)、C(n=120)、D(n=122)四组分别采用0.1-0.4μg/(kg·h)水平术中持续静脉泵入Dex,对比寒战持续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寒战持续时间低于B组,B组低于C组、D组,A组防治寒战有效率61.66%、低于B组95.00%、C组100.00%、D组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33%、B组43.33%、C组40.00%低于D组53.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μg/(kg·h)水平泵入Dex防治寒战效果好,有效率可达到100.00%,且有助于降低麻醉不良反应。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寒战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5例实体肿瘤脑膜转移的分析,探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5例经临床、脑脊液细胞学、MR检查明确诊断的实体肿瘤患者,采取全脑放疗30Gy,联合鞘内注射化疗药物MTX15mg每周一次。结果治疗后症状改善患者7例(46.7%),其中复查头颅MR好转患者6例(40.0%),稳定患者3例(20.0%),进展5例(33.3%),疾病控制率66.7%。中位生存期4.2个月。结论全脑放疗联合鞘内化疗可使脑膜转移患者症状改善。

  • 标签: 实体肿瘤 脑膜转移 放射治疗 鞘内化疗
  • 简介:摘要胸苷激酶1(Thymidinekinase1,TK1)是一种国际公认的细胞增殖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筛查、疗效监控、预后与复发评估中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TK在人类细胞中以两种同工酶形式存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和线粒体胸苷激酶(TK2),而只有TK1是DNA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其在ATP和Mg2+参与下,催化脱氧胸苷(TdR)为脱氧1-磷酸胸苷酸(dTMP),由于TK1的含量与DNA的合成呈正相关,因此TK1也被称为S期特殊标志激酶。大量临床研究显示,TK1在实体恶性肿瘤早期发生发展中都有升高,检测组织和血清中TK1活性及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水平的监控指标,故就目前TK1在各实体瘤中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TK1 实体肿瘤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Immunotherapy,CAR-T)其除了被用来治疗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外,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从事于实体肿瘤治疗的研究,并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全文将简要综述CAR-T在治疗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未来实体肿瘤治疗的发展加以展望。

  • 标签: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 实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时瑞芬太尼最小有效剂量情况,以便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均接受全身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处理,根据瑞芬太尼应用剂量不同分为0.02组(n=40例)、0.042组(n=35例)、0.062组(n=29例),即分别予以0.02μg/(kg·min)、0.042μg/(kg·min)、0.062μg/(kg·min)瑞芬太尼处理。比较三组麻醉前、麻醉后、术时、甲状腺分离、术后五个时点MAP、SpO2、HR情况。结果0.02组与0.042组在五个时点MAP、SpO2、HR差异不显著,但甲状腺分离、术后0.02组与0.042组两组与0.06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下瑞芬太尼最小有效剂量为0.02~0.04μg/(kg·min),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值得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全身麻醉 颈丛神经阻滞 瑞芬太尼 最小有效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治疗复发难治实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肿瘤内科收治的35例复发难治实体瘤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均给予NAB-P治疗,静脉滴注剂量为130mg/m2,第1d、8d给药,21d/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肿瘤缓解效果、不良反应。结果35例患者治疗结果为CR0例,PR8例,SD15例,PD12例,有效缓解率RR为22.86%,病情有效稳定率为65.71%;无死亡和严重感染病例,仅表现为轻度的恶心呕吐、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症状,但血液学毒性症状发生率54.29%较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28.57%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NAB-P治疗复发难治实体瘤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高,临床治疗时应预防和及时处理血液学毒性症状。

  • 标签: NAB-P 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实体肿瘤化疗PICC管理患者中的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所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治疗的80例实体肿瘤化疗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PICC管理,而观察组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实体肿瘤化疗PICC管理患者中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实体肿瘤 化疗 PICC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