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癌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最常见和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近年来肺癌的发病及死亡率也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对于我国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我国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室内空气污染、职业接触、家族遗传等。云南省宣威县和富源县均为我国肺癌的高发地区,甚至是发病最高的地区之一,发病均以女性肺癌高发为主要发病特点。本文全面收集近年来针对云南省宣威县和富源县肺癌发病发病危险因素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宣威县和富源县发病危险因素可能都和生活燃煤导致的煤烟室内空气污染有一定关系。目前对宣威市开展了较多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并已采取相应措施(改炉改灶等)来干预发病并取得一定效果,但针对富源县肺癌发病尚未开展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也未能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控制发病。有必要对富源肺癌发病进行动态监测,探索病因来寻找到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云南富源肺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垂体腺瘤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基因和多种病理因素控制。由于因素众多,各种调控机制复杂多变,所以尽管近年来医学界对垂体瘤分子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且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但其确切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阐明。随着分子生物及基因技术的发展,新的基因和蛋白还会被发现,这将会为垂体腺瘤的诊断及治疗开创新的天地。

  • 标签: 垂体瘤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医治疗中几种常用且混淆的中药饮片开展鉴别,从而在提高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性以及保障中医治疗效果。方法在充分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从来源、性状以及科属等方面对几种混淆的中药饮片开展鉴别。结果在中医治疗中诸如半夏与水半夏、大血藤与鸡血藤以及山豆根与北豆根等几种常用中药饮片虽然极易出现混淆的情况,但通过一定的鉴别要点仍是能够将其很好区分出来。结论通过论述笔者在几种混淆的中药饮片鉴别的经验,以期能够在切实有效地提升中药饮片鉴别水平基础上,为提高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性以及保障中医治疗效果做出积极的贡献。

  • 标签: 中药饮片 混淆品种 比较 鉴别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显示,睡眠与身体质量指数(BMI)息息相关,青少年时期如果是“夜游神”,比起他们较早就寝的同龄人来说更容易肥胖。该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睡眠》月刊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党参与其混伪品间的性状区别,以供人民参考,保障用药安全。方法本研究选取党参药材以及其混伪品共60份药材为研究对象,其中以3种中党参正品为对照组,3种混伪品为观察组,每种药材各10份,统计分析两组植物间的形状差异,并讨论其简单的鉴定方法。结果党参及其混伪品性状虽有相似之处,但仔细观察其形状、表面特征、药材大小(直径与长度等)、质地、截面特征、口感等,可鉴定区分。结论党参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它的真伪关系着人民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 标签: 党参 易混伪品 性状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发病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及临床特点。结果(1)年龄与性别8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61例,男女比例为1.003.21;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5.23±6.54)岁,其中20~30岁者3例,30~40岁者10例,40~50岁者18例,50~60岁者22例,60~70岁者19例,70~80岁者6例,80岁以上者2例;(2)既往史与家族史30例患者伴有系统性疾病,比例为37.50%,其中消化系统疾病11例,高血压5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5例,类风湿性疾病1例,甲状腺癌术后2例。家族史4对8例(母女、姐妹、兄妹),比例为10.00%。药物过敏史7例,比例为8.75%。结论口腔扁平苔藓病程迁延,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可避免疾病进展,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 标签: 口腔扁平苔藓 临床特点 发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1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起病4d到2周,与大面积梗死、合并冠心病、心房纤颤、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关。本组110例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证实,经治疗后95例预后良好,13例预后较差,2例因同时并发心衰、肾衰等死亡。结论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严重并发症,应动态观察血压、血糖、CT/MRI,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预后。

  • 标签: 出血性脑梗死 发病机理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肠激综合征患者的门诊及住院病例14例,14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情志论治,通过14例患者的发病特点、症状、体征、治疗方法、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情志论治,从而认为中西医结合情志论治肠激综合征可为治疗肠激综合征提供思路及方法。

  • 标签: 情志论治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对婴幼儿血管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于对血管瘤发病机制的认识不够彻底。为了更有效彻底的治疗该疾病,有必要开发研究新的血管瘤动物模型,以期阐明血管瘤发生、发展及消退的确切机制,为血管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开辟新思路。本文回顾分析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阐述了血管瘤发生、发展及消退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婴幼儿 血管瘤 发病机制 进展
  • 简介:摘要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属于常见的皮肤疾病。引致原因较为复杂,医学界对其发病机制依旧存在争议。当前关于该疾病发病机制,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重点研究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就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的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探究。

  • 标签: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发病机制 相关探究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90%。目前DPN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认为与糖代谢异常有关,同时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C肽缺乏及雪旺细胞损伤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本文综述了DPN的相关发病机制。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压及其他因素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3例,分别对其临床资料和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统计,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引入交叉相乘积项进行血压等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发病率的影响分析。结果1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者的空腹GLU水平明显低于未达标者,而HDL-C水平则高于血压未达标者(P<0.05),高血压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的升高而逐渐提高。结论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逐渐提高,因此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应以合理控制血压为主。

  • 标签: 高血压 脑卒中 发病风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90昏迷患者,并对患者展开有效的诊断和救治,分析昏迷发生的原因和救治的结果。结果经过临床检查,90例患者中38例(42.2%)为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22例(24.4%),脑血管疾病19例(21.1%),糖尿病11例(12.1%)。开展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35例(92.1%),心血管疾病抢救成功13例(59.1%),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14例(73.7%),糖尿病抢救成功9例(81.8%),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最高。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比较复杂,常见的原因为急性中毒和心血管疾病等,及时有效进行诊断和急救后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要对昏迷的患者及时开展相应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急救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急诊内科 昏迷 急救治疗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对胆囊切除与结肠癌发病的相关性提出了种种思考,无论是从免疫学机制,还是从分子生物学机制和基因突变的角度,不同学者给予了肯定或否定。因此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今扑朔迷离,成为当今临床医学重点研究议题。笔者现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厘清正反双方争论的焦点所在。

  • 标签: 结肠癌 胆囊切除手术 机制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现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多种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感者,在肠道菌丛的参与下,启动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和炎症反应,从而出现临床症状。现就近年来免疫因素在UC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免疫因素
  • 简介:摘要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对于怎样定义患者的最佳血糖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高血糖可从多方面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择期进行手术,将血糖水平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有益的。本文综述了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 标签: 应激性高血糖 发病机制 手术
  • 简介:摘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局部的病变的一种表现,是由于稳定性心绞痛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下,使患者的疼痛频率及程度发生变化所形成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的发生率在近年来,呈持续上升,同时也增加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为了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并采取对应的药物治疗,来减少患者的缺血及心肌损伤。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病因素,探讨防治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1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病因及转归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病在冬春两季;以现代化程度程度比较低的农村高发;中毒原因以燃煤炉为主;一氧化碳中毒防治知识缺乏;发病年龄以55岁以上老年为主;天气骤冷,初次燃燃气炉,未安装排烟装置,或气密性差排烟装置为主。对策加大宣传一氧化碳中毒防护及救治知识,指导正确使用燃煤燃具,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关注,加强院前急救救治力量。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病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总结护理工作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7月78例腹部外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全面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部外伤患者开展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对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标签: 腹部外伤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