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空肠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术预防胰漏的疗效。方法本组7例,肿瘤部位胰头癌2例,壶腹部癌3例,胆总管下端癌2例,病理类型导管细胞腺癌2例,粘液癌2例,乳头状癌3例,7例病人均采用Child术式,空肠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术。结果7例病人术后9~12天拆线,无胰漏及内出血,胆瘘,腹腔内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和胃肠吻合口溃疡,结论采用双捆绑式胰肠吻合方法,无针孔,不影响血液供应,有效防止胰液溢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空肠套入式双捆胰肠吻合术,具有明显减少胰漏的发生。术后效果较满意。

  • 标签: 胰漏 空肠抽芯 胰肠吻合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腔积液是许多病症发生时表现出的一种疾病,而胸腔穿刺术是临床治疗胸腔积液的手术。在施行穿刺术时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故预防、减少并发症积极有效进行处理非常重要。

  • 标签: 胸腔穿刺术 并发症及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运用网塞和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和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2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手术后各种比较参数均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式,随访1年亦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部麻醉下运用网塞和补片作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成本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无张力修补术 网塞和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2010年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10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讨论。结果106例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均获治愈。结论腹股沟疝治疗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方式。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外环横小切口 腹膜前间隙 合成纤维网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主要包含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随访复发率、住院并发症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实施修补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生术后复发、并发症的几率,减少治疗的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4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医疗管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临床路径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小儿腹股沟斜疝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腹股沟疝行耻骨上横切口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6岁以下小儿在基础加局麻下行耻骨上横切口手术的资料。结果本组均为6岁以下的男性患儿,最小年龄40天,最大年龄6岁。31例为可复性疝,3例为嵌顿性疝,本组34例均为耻骨上小横切口不切开腹外肌腱膜和外环,行高位疝囊结扎术,术后无复发。结论耻骨上横切口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小儿腹股沟斜疝 耻骨上切口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针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高度怀疑乳腺癌病例的乳房肿块行空针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结果52例患者中,乳腺癌45例(86.5%),良性病变7例(13.5%);诊断准确率为96.2%(50/52),假阴性率3.8%(2/52),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100%(43/43),无假阳性0%(0/43)。结论空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明确一些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乳腺病变,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逆结合大隐静脉剥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大隐静曲张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大隐静脉传统剥术,观察组22例采用顺逆结合的大隐静脉剥离,就两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22例中,全程剥离20例,对照组为17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人均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彻底剥除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剥术采用顺逆剥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切口数,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彻底剥除率,促进了术后康复,并最大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大隐静脉抽剥术 顺逆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股沟疝治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腹股沟小横切口治疗)和对照组24例(传统腹股沟斜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瘢痕小,不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大幅缩短治疗周期等优点,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与腹腔镜手术相比,综合疗效上基本相同,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小横切口 小儿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巴西尼氏法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巴西尼氏法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使用止痛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使用止痛药次数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巴西尼氏法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不同术式 腹股沟斜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当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宫腔以外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1。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移位症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痛经和持续性下腹痛,以往临床多以药物或手术治疗为主,但均不理想,效果很不确切,由于巧克力囊肿易于周围的卵巢、输卵管、肠管粘连,因此手术治疗容易引起损伤,且巧克力囊肿有种植的能力,所以在临床上己形成一难题。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巧克力囊肿治疗开辟了新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微创、无严重并发症、价格便宜、无需住院,随治随走等优点。本文对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巧克力囊肿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巧克力囊肿 介入 超声引导下
  • 简介:摘要我院在传统阑尾切除术基础上,采用左侧卧位的方法,减少了切口感染及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左侧斜卧位 减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内污染手术合并腹股沟疝的治疗观察。方法2008年至2013年我科行腹腔污染手术合并腹股沟疝粘连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例因未能提供腹股沟疝病史未行清洗缝扎疝囊患者均与术后3-5天出现患侧阴囊肿大,查体可触及肿大睾丸,伴有触痛,局部皮温高,B超提示鞘膜积液、睾丸炎可能;后经局部热敷、穿刺引流及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余14例病例术后未出现阴囊肿大或睾丸炎现象,随访两年,复发8例,择日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发现局部无明显治疗,解剖清楚,愈后良好。结论腹腔污染手术合并腹股沟疝行手术治疗时同时进行内荷包缝扎可有效预防睾丸炎及附睾炎的发生。

  • 标签: 腹腔污染手术 合并腹股沟斜疝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位片在急诊胸部外伤中诊断肋骨骨折的意义。方法90例121根肋骨147处骨折分为正位组、位组和正位组,并对各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位组比正位组诊断准确率提高8%。结论在急诊外伤肋骨骨折诊断中,在胸部正位片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加拍位片,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正位片 斜位片 肋骨 肋弓 骨折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不缝合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1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患者,治疗组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形式,治疗组采用小切口不缝合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显效人数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中显效人数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实践证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小儿腹股沟疝的特殊性,应用小切口不缝合手术形式进行治疗,其治疗形式其效果明显,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切口不缝合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点穴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点穴扳法治疗。结果44例患者经治疗痊愈率72.3%,总有效率100%。结论点穴扳法适用于腰椎小关节错缝型(Ⅰ型)及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型(Ⅱ型)患者,该法疗效较快,简便易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点穴斜扳法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手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