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DR等先进数字X线影像设备逐步应用于各级医院放射科,改变了放射科传统的工作模式。DR是一种智能化程度很高的设备,在常规摄影、胆囊和静脉肾盂造影中显示了独特的价值,对影像质量的提高和操作的方便性有很深层的意义,大大加速了普通X线摄影数字化的进程。其摄取数字影像的快捷方便及图像的临床诊断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字化摄影已成为影像领域的发展方向。本文着重讨论数字化摄影的优点和缺点及在临床的应用。

  • 标签: DR X线 诊断综述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数字化摄影的临床应用,研究数字化X光机在临床诊断工作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通过分析26个月来,用数字化摄影的患者资料,与另一组患者传统X光片进行对照。结果数字化摄影对婴幼儿患者及重症、外伤患者的检查效果,无论图像质量或诊断价值及诊断符合率,都比传统X光机有明显提高。结论数字化摄影具有组织具有组织显示对比好,投照剂量低,信息量大,返工率低,能缩短检查时间,图像高存取,节省胶片,有利教学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摄影 临床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医学教学的创新在于方法和教具,“数字人”的诞生,对医学教学创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数字人”的研究成功,将越来越精确模拟人体的各种功能和行为,尤其是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展示了全新的人体立体空间。“数字人”教学系统是医学教学中最新的、最方便的教学工具。

  • 标签: 数字人 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采用数字化音乐电胃肠起搏治疗仪型号CGP-I、CGP-II对10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进行治疗,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数字化音乐电胃肠起搏仪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通过治疗前全面的护理评估,治疗过程中起搏频率、幅度的正确选择及皮肤护理,治疗后的健康指导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6%。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胃肠起搏 功能性胃肠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对影像学资料的储存和处理进行数字化管理。方法整理和积累影像科数字X线成像系统即CR进行检查的病人案例资料,使用现代计算机功能对病人案例资料按分类进行处理以及储存刻录。结果通过采取数字化处理后的影像科资料比较全面和清晰,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查阅和便捷调出进行使用1。在科学研究、医学教学和临床急诊的使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科资料数字化管理将会不断得到运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为信息数字化的管理做好了铺垫。

  • 标签: 影像科资料 数字化管理 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四川省数字化医院评审是依据卫生部“三五二一”框架规划中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规范并促进我省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展的专项评审工作。本工作由四川省卫生厅组织牵头,下设四川省卫生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委托四川省卫生信息中心和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开展了首次评审工作,2012年对全省126所医院进行了评审,是推进我省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起步和探索。本项工作结合我省医疗机构信息化实际情况,遵循初期重规划化、中期重建设、后期重应用的原则进行。为保证评审工作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评审依据《四川省数字化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分,同时将评审结果对应《卫生部三级医院等评审标准》信息化部分内容进行了对应评级,并纳入等级评审成绩,从而加强了医院重视度,也算是合理整合了技术资源的一种探索。本文将对开展首届四川省进行数字化医院评审工作的得失和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 标签: 数字 医院 评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造影及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收治的42名已确诊的胃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数字化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胃癌诊治的价值。结果数字化造影所示粘膜破坏、中断或消失38例,充盈缺损13例,龛影20例,皮革状2例,伴幽门梗阻6例。螺旋CT所示胃壁增厚36例,黏膜表面凹凸不平34例,癌性溃疡6例,周围等淋巴结转移10例,肝脏、胰腺等器官转移转移8例,腹水、幽门梗阻4例。结论胃肠道数字造影优势是可以观察胃蠕动情况及胃壁柔软度,因而更能检出早期胃癌。CT优势在显现肿瘤大小、定位、对周围侵害及转移。对胃癌诊治需两者结合。

  • 标签: 数字胃肠造影 多层螺旋CT 胃癌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35例,分析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塑形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5例患者较使用普通钛网手术难度大大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外观满意,且术后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皮瓣下积液及钛网外露等情况。结论使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钦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塑形外观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成型 三维钛网 颅骨修补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憩室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十二指肠局部病理性囊袋样膨出,最早由CHOMEL于1710年描述,多见于中老年人。总结近两年我科经X线钡餐造影中发现3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X表现特点进行讨论并得到可靠结果。十二指肠是消化道憩室的好发部位。30例患者中共检出憩室数41个,其中单发21例,占70﹪,多数患者无特异症状,容易误诊。结论;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十二指肠憩室临床表现隐蔽,易并发憩室炎及其他疾病,X线钡餐造影检查为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可靠手段。

  • 标签: 十二指肠憩室 诊断 X线钡餐数字化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应用数字乳腺X线机与传统乳腺X线机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乳腺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1月在我院临床触诊乳房疑似乳腺癌的女性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31)采用数字乳腺X线机摄影,对照组(n=31)采用传统乳腺X线机摄影。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检查时间及平均曝光次数,并通过手术后的活检病理报告结果,观察两种乳腺X线机在手术前对疑似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5.62±1.03min/人,平均曝光次数4.53±0.54次/人,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7.10%;对照组平均检查时间14.48±1.12min/人,平均曝光次数5.71±0.59次/人,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0.65%,两组患者平均检查时间、平均曝光时间及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乳腺X线机与传统乳腺X线机的临床效果相比,具有平均检测时间短,平均曝光次数少,乳腺癌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数字乳腺X线机 传统乳腺X线机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糖尿病离诊病人数字化离诊健康教育与传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18-50岁有条件接触网络的糖尿病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为传统健康教育,B组为传统健康教育加数字化离诊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根据提高病人依从性、心里治疗、消除致病因素、密切医患关系、降低医疗成本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A、B两组病人问卷调查显示,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网络开展门诊糖尿病病人的离诊健康教育,使病人在院外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健康医学知识,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促进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 标签: 门诊 数字化 糖尿病 离诊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DR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631例因乳腺疾病及参加乳腺普查的女性采用数字化DR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31名妇女乳腺检查中,总患病人数为561例占88.9%,其中乳腺增生症438例,占69.41%,纤维腺瘤58例,占9.19%,乳腺癌49例占7.76%。结论数字化DR钼靶乳腺X线摄影作为无创、相对低辐射的影像检查方法操作简单、影像清晰、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明确诊断各种乳腺疾病,应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在乳腺疾病的普查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钼靶 DR 乳腺疾病 普查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技术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颅骨缺损需要进行修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把40例患者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工塑形钛进行颅骨修补,观察组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对两组手术全过程的钛钉使用量以及临床并发症、塑形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使用的钛钉数量较少,手术后的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使用钛钉少,修补效果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颅骨修补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和数字化钼靶X线在早期不典型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不典型乳腺癌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彩超和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结果彩超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合的概率69.2%,数字化钼靶X线符合率71.3%,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86.1%,与单纯的一种诊断方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和数字化钼靶X线联合对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有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彩超 数字化钼靶X线 不典型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胸部数字X线摄影的婴幼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摄影和固定控制曝光摄影,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采用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摄影技术所得的50张胸部X线片中甲片34张,乙片12张,丙片4张;采用固定控制曝光摄影技术所得的50张胸部X线片中甲片24张,乙片19张,丙片6张,废片1张。结论采取数字X线摄影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进行婴幼儿患者胸部摄影,伪影少、图像质量佳,还可明显减少婴幼儿所受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 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 婴幼儿胸部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与钛合金相结合,制作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假体。方法(1)应用数字化技术获得下颌骨缺损的三维重建模型;(2)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假体的钛合金置换。结果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准确地获得与下颌骨缺损相匹配的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结论三维重建技术与钛合金相结合可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这种技术可以满足下颌骨缺损的外形和功能重建的需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医学相结合及医学与工科相结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被用于下颌骨的重建,其中数字化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我们中心于2010年起,将数字化技术结合钛合金应用于下颌骨缺损个体化修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