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把消毒供应室服务前移到手术室,以保障腔镜器械消毒、清洗、灭菌质量以及手术的接台需要。方法把全部腔镜器械交由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把消毒室建立在手术室由专业人员进行消毒、清洗、包装灭菌。对比处理前后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腔镜清洗、消毒工作站成立后的满意度调查和清洗质量合格率较成立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成立后优于成立前。结论消毒供应室在手术室成立腔镜清洗、消毒工作站处理腔镜器械,不但让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提高,还能满足手术接台需要,即保障了患者安全,也让手术护士和医生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 标签: 集中管理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站 服务前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前措施在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筛查出贫血患儿529例,依据健康教育措施的差异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家长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将健康教育措施前移至孕期展开,对比健康教育实施效果、实施后小儿贫血发病率、小儿末梢血中铁、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观察组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认知评分(8.55±1.03)、贫血注意事项了解(8.12±1.11)分、小儿缺铁性贫血综合征了解程度(8.98±0.11)分、缺铁性贫血并发症及护理措施(7.85±1.11)分;健康教育实施项目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施教育后小儿贫血发病率仅为7.5%,末梢血中铁、锌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8.06±0.57)mmol/Lmmol/L、(78.95±9.19)μmol/L;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措施前,提前实施,对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前移 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位分管护理站前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肿瘤内科患者共8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到97.62%,而对照组仅为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位分管护理站前能够有效提高肿瘤内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床位分管 护理站前移 肿瘤内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下鼻甲骨折外术在鼻中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制定更佳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5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单纯行鼻中隔矫正术的24例患者作为A组,采用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治疗的29例作为B组,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术后鼻腔通气改善总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B组的9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1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联合下鼻甲骨折外术治疗鼻中隔偏曲能够更好地改善鼻腔通气状况,联合手术并未增加术中损伤,安全性良好,可以作为首选的手术方案。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矫正术 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改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方法依托一站式服务岗设立各种服务平台,将其前移至距离患者最近、最方便患者寻找的地方。结果提高了门诊患者综合满意度,减少了患者办事时间,提高了护士办事效率。结论前服务平台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得到优质、安全、多方位的服务,使患者自始至终都能享受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前移服务平台 人性化护理 实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60例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病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程度为96.67%,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70%,经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76.67%,有效率为16.67%,无效率为6.6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显效率为20%,有效率为40%,无效率为40%,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慢阻肺疾病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希望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辅助药物。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对某院2014年7月的全院申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汇总统计与分析。结果和2013年7月的情况相比,某院2014年7月的申使用总量下降了18.3%,申使用量排名前十的科室,其用量总和占全院总量的84.1%,和2013年7月的87.8%相比也有所下降。但依然存在无适应证用药、应用范围过于广泛等问题。结论针对某院申用药依然存在的问题,应当将申使用情况反馈到临床科室,督促临床科室规范用药目的与用药疗程,并组织专家制定申临床合理使用细则,规范申的使用。

  • 标签: 申捷 临床用药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治疗慢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0例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资料。结果恢复快,无粘连、无鼻甲萎缩及空鼻症的情况发生。结论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骨折外治疗慢性鼻炎,具有术中出血很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肥厚性鼻炎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 下鼻甲骨折外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一磨牙缺失后以第二磨牙前替代的正畸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第一磨牙缺失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第二磨牙前替代的正畸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矫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拔除第一磨牙的矫治完成时间在20~40个月之间,平均矫治完成时间为(25.6±3.3)个月。矫治后,患者前后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牙列中线对齐,拔牙间隙关闭,第二磨牙牙根平行于第二前磨牙牙根,上下颌牙齿尖窝关系较好。全颌曲面断层片显示,患者治疗后无明显第二磨牙牙根及齿槽骨吸收等。结论对于第一磨牙缺失患者来说,采取第二磨牙前代替的方式进行矫治,即可保证功能性,又可改善患者的美观性,效果显著。

  • 标签: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前移代替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申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即分为观察组(申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4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呕吐1例,腹泻1例,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皮疹1例。结论申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申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液压垫预防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平卧病床后压力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手法皮肤按摩,实验组除定时翻身,采用规律液压垫按摩。分别予入院前,入院后1天,入院后3天,入院后7天,进行Braden评分并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的Braden压疮评分、压疮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舒适度、干预后VAS评分及对护士操作满意度方法,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液压垫对于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皮肤损伤起到预防作用,并降低褥疮风险,提高了患者的卧床舒适度。

  • 标签: 液压垫 卧床 压力性皮肤损伤 Braden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期肩周炎患者,运用针刀配合肩关节内液压扩张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按要求完成治疗和随访的单肩患病的病人6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方位松解理念的指导下,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采取针刀松解肩周关键粘连部位、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进行液压扩张松解,术后配合手法推拿松解等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本方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有起效快、疗程短、疗效好、不易复发等特点,这可能与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各种方法起协同作用有关,是粘连期肩周炎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粘连期肩周炎 针刀治疗 液压扩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第一恒磨牙严重龋坏或缺失后利用正畸前第二、三恒磨牙替换修复治疗的临床过程和效果。方法第一恒磨牙缺失或拔除严重龋坏的第一恒磨牙,用正畸方法前第二、三恒磨牙代替第一、二恒磨牙位置。结果正畸治疗后,原第一恒磨牙位置缺隙消失,牙列整齐,磨牙呈“尖窝交错”咬合关系,牙列功能恢复,患者免于镶牙。结论第一恒磨牙缺失后,正畸治疗替换修复治疗,其疗效可靠,患者满意。

  • 标签: 恒磨牙 严重龋坏或缺失 正畸治疗 替换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