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ICU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采用加强入科宣教、参加医师查房、新形式护理查房、角色扮演中施行操作演练、实习日记交流等策略,对NICU护生进行为期1年的培训,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在培训前后进行测评,以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NICU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该培训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护生 评判性思维 NICU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藏药产品的质量,确保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提高藏药炮制品的质量来达到提高藏药产品质量。结果通过源头思维、扬弃思维、传承思维、整合思维的方法来提高藏药炮制品的质量。结论本文为提高藏药品的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藏药炮制 质量控制 思维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各项领域当中的技术运用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完善,生物医学领域急需大量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对于解剖生理教学而言,教师们不但要培养学生们对于解剖生理学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只有二者兼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本文将对创造性思维如何在解剖生理学教学当中运用,以及其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的阐述。

  • 标签: 创造性思维 应用 解剖生理教学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8期
  • 机构: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生育与不孕》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从事体力工作、患高血压及经常服用多种药物或许会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这项研究首次对尝试生育的男性进行了工作场所用力、健康及精子质量之间关联的研究,相关研究或为改善男性不育提供新的研究线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综合能力。方法通过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对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评判性思维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制定与落实相应护理措施,观察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实施评判性思维培养后护士在处理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能力。结果通过对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使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可有效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不断的完善护士的分析思考能力,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强化了护士在执行医嘱和实施护理程序中对程序性知识和评判性思维的运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士 评判性思维
  • 简介:摘要妊娠和分娩是围产保健中最为关键及尤其重要的实践阶段。临床产科医生孕产期保健与健康教育的系统思维的目的是研究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知识需求,分析孕产期健康教育在孕产期保健中的主要作用。

  • 标签: 妊娠 分娩 孕产期保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病理生理学概念繁多凌乱,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机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抽象的内容较难理解与记忆,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对于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及效果尤为重要。我们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运用于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综合图片、文字及色彩等多种元素进而使知识条理化、具体化,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能力,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与比较相关知识点,有助于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病理生理学 思维导图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对策。方法对庄浪县人民医院九个科室的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临床护士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中自身的教育能力以及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护理健康教育深化了整体护理内涵,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但同时存在护士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教育内容局限,外出学习少,教材老化。结论从转变观念着手,护士应多渠道接受正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从理论培养人才,建立健康教育规范化程序,为病人提供真正有健康教育意义的优质服务。

  • 标签: 护理健康教育 意识 能力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救治急性心梗死病人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预见性的护理干预。结果50例患者救治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预见性护理是急诊救治急性心梗死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诊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综合病案演练提高ICU护士专业实践能力。方法对我院ICU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及能力的培训,包括全体护理人员共同进行专科业务学习,每一小组配合模拟综合病案演练等方式。结果通过护理综合病案演练后,护士专科知识考核分数提高,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能更迅速地进行心肺复苏,心律失常判断更准确,各种仪器操作更加熟练,家属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护理缺陷发生少,护理综合病案演练前后,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护理综合病案演练有助于提高ICU护士的实践能力

  • 标签: 护士 综合病案 合作性 ICU 实践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原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护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增加延续性护理后的自护能力总评分、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文采用的常规健康教育加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血液透析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德尔菲预测方法构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评价体系,并分析其应用情况。方法应用德尔菲预测方法构建该地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评价体系,并围绕该评价体系设计出一套综合的线性模型,与此同时对该评价体系的正确性、可靠性、可行性进行观察,并对该地区几个乡镇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展开评价。结果通过多数专家的咨询和研究,在众多相关指标中选取其中可行性与重要性相对较高的几个指标,设计出综合线性模型,从而进一步获取该地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将模型应用于该地区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评价中,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该地区实际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水平。结论将德尔菲预测法及相关模型应用于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研究和评估中,方法真实有效,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公共卫生 应急能力 评价体系 建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60例,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病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还对其采用了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对比,观察组病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功能评分值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值更加高。(P<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骨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折患者 术后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锻炼对老年脑梗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采用MMSE和LOTCA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MMS和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合理的认知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康复锻炼 老年脑梗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性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总结40只实验动物大鼠的相关实验资料及生化检验结果,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钙化组大鼠主动脉钙的含量均值为(1.55±0.24)mmol/g,碱性磷酸酶含量均值为(55.60±9.33)U/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组织学考察结果方面,对照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值分别为(240.5±11.38)U/ml和(13.05±6.11)U/g,均明显高于钙化组,而丙二醛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77±0.35)nmol/mlVS(21.33±7.12)nmol/ml(P<0.05)。结论组织内氧化与抗氧化功能的失调可能会促使血管钙化的形成,如果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会显著性改善血管的钙化现象。

  • 标签: 血管钙化 血浆 抗氧化能力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就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医学基础课程而言,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提问能力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医学基础课中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

  • 标签: 医学基础课 学生 提问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体检中心首诊护士职业素质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本文针对体验中心首诊护理人员进行各方面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随机选取体检人员进行护理满意度结果调查。结果有194人对本次体检服务工作满意,有4人觉得个别项目服务仍然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还有2人觉得本次体检服务不满意,需要在一些细节之处加强。本次调查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是97.00%。结论体检中心针对首诊护理人员开展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检中心 首诊护士 职业素质 沟通能力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