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踇趾甲床断层游离移植在修复外伤手指甲床缺损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应用踇趾甲床断层游离移植修复外伤手指甲床缺损25例28指,其中有8例修复10指拇指甲床缺损、其中2例是双拇指甲床缺损;4例修复4指示指甲床缺损;6例修复6指中指甲床缺损;1例修复示中指甲床缺损;4例修复4指环指甲床缺损;2例修复2指小指甲床缺损。结果25例28指甲床移植全部成活,无发生甲床坏死及感染情况,指骨无外露,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以最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28指疗效评定,优19指,良6指,可2指,差1指,总优良率89.28%。结论应用踇趾甲床断层游离移植修复外伤手指甲床缺损具有切取方便、安全、对供区无明显影响、成活率高等优点并可恢复伤指的美观和功能,是修复甲床缺损的有效方法,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床缺损 断层甲床 游离移植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4月至8月就诊于我院的46例溃疡结肠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对患者的病情及心态均做了调整,再配以有效的治疗,可提高疗效。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慢性化脓骨髓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脓骨髓炎患者22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22例患者全部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骨髓炎病灶情况和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可有效治疗骨髓炎。

  • 标签: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病(COPD)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COPD患者经综合治疗,显效46例、有效28例、其中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总有效率97.4%。结论慢性阻塞肺病多为老年患者,其病程长且并发症多,早发现、早治疗可减缓其发病进程;治疗的过程中根据临床表现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糖皮质激素或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同时根据病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对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将在我院接受44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观察组均受到感染,对照组均未受到感染。回顾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感染者经病原菌检测,阳性率34.88%。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CRP以及AOPP。结论引起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白蛋白等。针对感染因素积极实施相应解决策略,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健康生活。

  • 标签: 维持性 血液透析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氏正骨膏外敷治疗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氏正骨膏组(50例)和对照组云南白药膏组(40例),治疗组外敷氏正骨膏,对照组外用云南白药膏,治疗7天。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的总显效率为86.8%,对照组的总显效率为75%,统计学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3天的肿胀、疼痛、瘀斑、功能障碍总积分均显出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氏正骨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急性软组织损伤 中医药疗法 张氏正骨膏 治疗应用 外治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检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体检人员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尿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检结果显示相比于健康人而言更容易产生尿路感染,定期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检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患者病情,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老年性2型糖尿病 尿检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硫酸镁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呼气峰速度以及呼吸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呼气峰速度明显要比治疗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应用硫酸镁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呼气峰速度以及呼吸频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硫酸镁 小儿哮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二维断层图像的三维模型重建是一个跨多学科的应用领域,研究者需要既懂医学解剖又精通三维重建概念算法,往往还能了解运用各类建模分析工具。本文初步总结了骨科断层图像三维重建的建模流程,并分别从工具的接口、适用领域和用户群体等多方面对比了目前常见的三维重建工具的优缺点,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骨科 三维重建 工具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反复发作的治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03月我科就诊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因素、治疗手段及预后。结果23例患者经个性化手法复位、前庭训练和药物治疗后,眩晕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未再发作。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反复发作可能与残余碎片、内耳缺血有关,采用手法巩固复位、前庭康复锻炼并结合药物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科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防范。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加用替普瑞酮,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Hp转阴率、复发率等临床评价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普瑞酮,能够巩固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有效率和Hp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 替普瑞酮 有效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直肠癌永久结肠造口的最佳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永久结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式方法,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永久结肠造口手术均顺利进行。经全方位综合的护理干预之后,52例患者中出现一例造口狭窄,经扩张治疗康复;一例患者出现造口周围皮炎,经消炎抗菌治疗康复,其余所有患者均无显著的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达到98.1%。结论对直肠癌永久结肠造口的护理有助于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助于重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综合全方位的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伪影对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2年7月~2010年12月3210例(运动心肌灌注显像1950例、静息心肌灌注显像126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出伪影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质量影响的因素①检测仪器有关的伪影。②放射性药物有关的伪影。③患者因素有关的伪影。④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有关的伪影。结论断层床对射线的吸收衰减可造成下壁的放射稀疏,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可弥补其影响,放射性药物标记不好影响图像质量,膈肌、胸壁软组织衰减、位移伪影影响图像判断,工作人员注射显像剂时发生外漏使得心肌摄取放射减少,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对结果判断造成影响。

  • 标签: 伪影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英简DCG)在患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英简SMI)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起到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6名,均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密切检测,分析临床特征以及SMI的发生规律,做以总结。结果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其中有54名SMI患者以及26名PMI患者;在DCG检测当中一共检测出MI反应761阵次,SMI患者占到612阵次,PMI患者占到149阵次,P<0.05;另外,在发生缺血的时候,SMI患者ST段的下降幅度和HR次数均高于PMI患者,存在P<0.05,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诊断 动态心电图 价值分析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理性近视患者黄斑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病理性近视临床患者病例38例(56只眼),对其采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患者黄斑区的图像特征。结果本组56只眼中黄斑区OCT图像显示为继发性视网膜劈裂、脉络膜新生血管25只眼,黄斑裂孔5只眼,单纯视网膜下出血4只眼,玻璃体黄斑牵引4只眼,黄斑萎缩14只眼。不同表现者的年龄、屈光度以及最佳矫正视力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取OCT对病理性近视者黄斑区进行扫描可获得具有典型特征的图像,这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新生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颌曲面断层对茎突过长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86例茎突过长患者分为常规方法摄片组(A组)和全颌曲面断层组(B组),每组各43例,分别对每位患者的茎突长度进行测量。结果A组患者茎突显示38例,未显示5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2.5cm者32例,伴末端分叉3例,长度小于2.5cm者6例,其中2例见分叉。B组患者茎突显示者42例,未显示1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3cm者40例,伴末端分叉者6例,伴周围人带不规则钙化4例,2例长度小于3cm但其形态不规则。结论全颌曲面断层摄影茎突的显示率较常规茎突摄影显示率高,其图像为上下颌平展、拉伸和放大图像,避免了下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重叠,清晰直观的显示茎突的全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块式教学法在人体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级五年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2个班共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同时,对照班采用普通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学期结束后对比两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班理论考试的总平均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体断层解剖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明显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模块式教学法 断层解剖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过敏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反复发作过敏紫癜患儿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33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抗血小板凝聚、抗过敏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81.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反复发作过敏紫癜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安全高,依从强,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反复发作 过敏性紫癜 孟鲁司特钠 效果